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平键

作品数:107 被引量:524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5篇细胞
  • 42篇星状细胞
  • 41篇肝星状细胞
  • 24篇纤维化
  • 22篇肝纤维化
  • 20篇鼠肝
  • 20篇姜黄素
  • 20篇大鼠肝
  • 18篇肝硬化
  • 17篇活化
  • 16篇增殖
  • 14篇信号
  • 13篇增殖因子
  • 13篇受体
  • 13篇过氧化
  • 13篇酚酸
  • 11篇丹参
  • 11篇丹参酚酸
  • 9篇自噬
  • 8篇蛋白

机构

  • 9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0篇教育部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浙江省医学科...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杭州市红十字...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 1篇济南市传染病...

作者

  • 106篇平键
  • 62篇徐列明
  • 42篇成扬
  • 21篇周扬
  • 18篇陈高峰
  • 15篇赵长青
  • 12篇张晶
  • 10篇徐虹
  • 9篇谭英姿
  • 9篇刘成
  • 7篇汪美凤
  • 7篇陈建杰
  • 7篇卢超
  • 6篇姜娜
  • 5篇麦静愔
  • 5篇陈红云
  • 5篇胡义扬
  • 4篇陈天阳
  • 3篇朱鸣
  • 3篇张展

传媒

  • 11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上海中医药杂...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第二十三次全...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肝脏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
  • 2篇全国第四次肝...
  • 2篇第二十一次全...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7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精神医学量表评估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候肝硬化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精神心理状态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他评量表的方式,对符合研究要求的肝硬化患者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计算评分,进行精神心理状态的评估;同时采集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肝气郁结、脾虚湿盛、湿热蕴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6个证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候肝硬化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差异。结果:共有208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各证型HAMA评分依次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气郁结型最高,与脾虚湿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依次为肝气郁结>湿热蕴结>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肝气郁结型最高,与其他5型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评分依次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脾虚湿盛,肝气郁结型最高,与湿热蕴结型、脾虚湿盛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均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P<0.05,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与中医肝气郁结的病机关系密切,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马亚丽周扬柯方圆张晶平键赵长青徐列明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证型睡眠障碍
姜黄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
姜黄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一味活血药物,临床应用历史悠久,能行气滞、散风活血而止痛,有利胆、消炎、抗菌等作用.目前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或因毒性较大或因疗效欠佳,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寻找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显得十分迫切.由于肝...
成扬平键谭英姿陈高峰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细胞增殖细胞活化肝脏纤维化
文献传递
丹酚酸B和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表达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丹酚酸B和姜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活化和合成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作用,以及药物作用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之间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T6肝星状细胞,使用丹酚酸B和姜黄素对细胞进行处理,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
成扬平键
文献传递
姜黄素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姜黄素对高脂肪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以高脂饮食12周诱导大鼠脂肪肝,同时姜黄素组予姜黄素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助溶剂灌胃。至12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样本。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水平,肝组织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三酰甘油(TG)含量。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肝组织总蛋白,运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水平和肝组织TG、γ-GT含量均明显升高,姜黄素干预后能明显降低各指标水平。双向凝胶电泳后各组蛋白质组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鉴定得到差异蛋白点30个,经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共获得有意义蛋白质20个,主要是线粒体功能相关酶类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结论:姜黄素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学指标,其机制与调节线粒体功能和维持肝细胞正常结构有关。
麦静愔平键刘玉莉成扬陈高峰汪美凤周扬
关键词:姜黄素非酒精性脂肪肝蛋白质组学
人体测量学指标在肝硬化病人营养风险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人体测量学指标在肝硬化病人营养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39例肝硬化病人为肝硬化组,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使用营养风险2002(NRS 2002)评分对入组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肩胛下皮皱厚度(SFT)、上臂围(AC)和手握力(HGS)等,根据所得数据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上臂中部肌肉围(AMC)。使用t检验、皮尔森相关、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结果:两组AC、AMC、SFT和双手握力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有营养风险的肝硬化病人BMI、AC、TSF、AMC、SFT和HGS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和AMC是肝硬化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而BMI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1肝硬化病人有无营养风险者在人体测量学指标存在差异,其中AMC和BMI是病人存在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2综合人体测量学、血生化检查和其他评估方法可以提高营养风险评估的准确率。
朱鸣赵长青平键周扬徐列明
关键词:肝硬化人体测量学
Mdr2基因敲除小鼠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Mdr2基因敲除小鼠是因胆汁中磷脂缺乏而导致胆汁淤积的一种肝病模型。目前不仅用于其人类同源基因MDR3的研究,同时还作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纤维化、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瘀积症、肝癌等多种肝病的动物模型而被广泛使用。在此我们对Mdr2基因敲除小鼠的生理特点及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李萌平键徐列明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动物模型
基于均匀设计的抗肝纤维化中药单体成分组方筛选与验证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以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和青蒿琥酯3种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机制明确的中药单体成分组方,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筛选最佳配伍剂量,并进行验证。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15%四氯化碳(CCl4)6周,诱导肝纤维化模型。①筛选实验:采用均匀设计法"三因素八水平"分组,共设8种配比组方。造模第2周起,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配比的组方溶液,连续5周。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和肝脏羟脯胺酸(Hyp)含量,天狼猩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以肝脏Hyp含量为主要指标,采用NOMEN法分析最优组方配比;综合ALT、Hyp和病理学变化,筛选药效最佳的配比组方。②验证实验:以扶正化瘀方为阳性对照药,验证筛选的成分组方。组方1为均匀设计分析得到的最优配比组方;组方2为课题组前期研究的经验配比组方,即丹参酚酸B(17.5 mg/kg)+红景天苷(610 mg/kg)+青蒿琥酯(79 mg/kg);组方3为筛选实验得到的药效最佳的配比组方。造模和干预方法同前。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脏Hyp含量,HE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各组肝纤维化程度。结果:①筛选实验:均匀设计筛选的最优组方配比为红景天苷(610 mg/kg)+青蒿琥酯(79 mg/kg);丹参酚酸B(14 mg/kg)+红景天苷(610 mg/kg)+青蒿琥酯(46 mg/kg)的配比组方抗肝纤维化效应最为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和肝脏Hyp含量(P<0.01),明显减轻胶原沉积。②验证实验:丹参酚酸B(14 mg/kg)+红景天苷(610 mg/kg)+青蒿琥酯(46 mg/kg)配比的组方3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Hy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纤维增生、胶原沉积、炎症浸润等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且胶原沉积程度分期显著改善,胶原阳性染色面积占比明显减少(P<0.01),其作用与扶正化瘀方相当。结
朱慧平键徐列明
关键词:丹参酚酸B红景天苷青蒿琥酯肝纤维化均匀设计
姜黄素激活PPARγ下调肝星状细胞α-SMA和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作用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关系。[方法]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并使用姜黄素对细胞进行相应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收集裂解细胞并抽提细胞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姜黄素处理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姜黄素在10-50μmol/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体外培养大鼠传代HSC的增殖,且能在基因水平显著降低α-SMA(P〈0.05)和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这些作用均可以被PPARγ特异性阻断剂GW9662阻断。[结论]姜黄素抑制HSC增殖、活化和合成Ⅰ型胶原的作用依赖于PPARγ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
平键成扬徐列明刘成谭英姿
关键词:姜黄素肝星状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淫羊藿苷干预核因子NF-κB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ICA)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作用,及其对HSC活化过程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方法: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Alamar blue法观察10^-4-10^-8M浓度ICA对4d的HSC增殖的作用;传代培养的HSC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刺激组,ICA组,TGFβ1加ICA组,药物孵育24h后,Alamar blue法检测HSC增殖,real—time PCR及蛋白印记法检测淫羊藿苷对TGFβ1刺激的HSC内I型胶原(Collagen I,Col I)、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NF-κB表达的变化,高内涵药物筛选系统检测HSC内NF-κB核转位的变化特点。结果:10^-4~10^-8MICA可一定程度抑制HSC的增殖,并且无明显细胞毒作用;10^-6MICA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SC增殖,减少HSC内Col I mRNA表达和α—SMA蛋白表达的增加,抑制NF-κB的蛋白表达;减少TGFβ1刺激的HSC内NF-κB核转位。结论:淫羊藿苷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及核转位有关。
平键陈红云张晶周扬徐列明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淫羊藿苷核因子ΚB体外研究
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表达的动态变化
2007年
目的 研究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e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体外分离大鼠HSC,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SC体外培养过程中,出现与体内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相似的活化过程。在静止、中间活化、活化的HSC中,PPARγ达水平不断下降。结论PPARγ表达水平随着HSC活化程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可能在维持HSC静止表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陈高峰平键成扬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