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青

作品数:187 被引量:96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46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2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饲料
  • 31篇养殖
  • 25篇星鲽
  • 25篇圆斑星鲽
  • 24篇半滑舌鳎
  • 19篇稚鱼
  • 19篇非特异性免疫
  • 17篇对虾
  • 15篇幼鱼
  • 15篇绿鳍马面鲀
  • 15篇马面
  • 15篇马面鲀
  • 14篇配合饲料
  • 13篇营养
  • 13篇水产
  • 13篇消化酶
  • 12篇养殖技术
  • 12篇添加剂
  • 11篇凡纳滨对虾
  • 10篇牙鲆

机构

  • 177篇中国水产科学...
  • 60篇上海海洋大学
  • 19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高技术有限公...
  • 4篇大连海洋大学
  • 4篇黄海水产研究...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江苏海洋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北京桑普生物...
  • 2篇国家质检总局
  • 2篇辽宁省海洋与...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威海正明海洋...
  • 2篇烟台开发区天...
  • 2篇烟台市海洋经...

作者

  • 185篇常青
  • 78篇陈四清
  • 77篇梁萌青
  • 39篇王家林
  • 35篇刘长琳
  • 33篇边力
  • 24篇李凤辉
  • 20篇郑珂珂
  • 13篇于朝磊
  • 12篇胡建成
  • 11篇王印庚
  • 11篇刘志鸿
  • 9篇吕云云
  • 9篇王新星
  • 9篇严俊丽
  • 9篇王贞杰
  • 8篇吴彪
  • 7篇秦搏
  • 7篇马静
  • 7篇吴新颖

传媒

  • 38篇渔业科学进展
  • 17篇海洋水产研究
  • 6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海洋科学
  • 5篇渔业现代化
  • 5篇饲料工业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齐鲁渔业
  • 3篇水产学报
  • 3篇第九届世界华...
  • 2篇饲料研究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河北渔业
  • 2篇2007年全...
  • 1篇现代渔业信息
  • 1篇海洋渔业
  • 1篇饲料博览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8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3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12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12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磷虾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南极磷虾不但资源量巨大,而且营养价值丰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磷虾在水产饲料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磷虾产品的一个最重要的市场,也是触发投资磷虾资源开发的一个主要诱因。本文综述了南极磷虾的生物学特征、资源状况和营养学特性以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南极磷虾产品的开发和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常青秦帮勇孔繁华于朝磊
关键词:南极磷虾水产动物安全性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及牛磺酸对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RT-PCR及RACE技术首次获得总长为1667bp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α-淀粉酶(Amy)基因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为1539bp,编码512个氨基酸,已录入GenBank(登录号:KC122678)。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斑点绿河豚(Tetraodon nigroviridis)、美洲拟鲽(Pseudopleuronectes americanus)等同源性较高(86%、83%)。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半滑舌鳎与点带石斑、鳜鱼等聚为一支。用分别添加0%、0.5%、1%、2%牛磺酸的微颗粒饲料投喂23日龄半滑舌鳎稚鱼28天,采用相对定量法检测Amy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组和0.5%组显著高于0%组(P<0.05),1%组与0%组差异极显著(P<0.01);2%组与0%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稚鱼Amy基因表达受饲料中牛磺酸含量影响,1%添加量作用显著。
秦帮勇常青于朝磊柳淑芳马骞郑珂珂
关键词:半滑舌鳎Α-淀粉酶克隆牛磺酸
柠檬酸对鱼饲料鱼粉中矿物元素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27
1999年
鱼粉是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尤其在肉食性鱼类饲料中所占比例更大。鱼料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但是由于鱼类对其利用率不高,这就需要一方面再补充矿物质,另一方面要减少鱼粉中不被利用的矿物质随粪便排入水中所造成的水体污染。因此,在以鱼粉为主的饲料中添...
常青
关键词:柠檬酸鱼粉鱼饲料矿物质元素饵料添加剂
对虾非特异免疫增强剂寡肽的制备与应用
一种对虾非特异免疫增强剂寡肽的制备与应用,利用太平洋狭鳕鱼碎肉,经绞肉机绞碎后投入酶反应器加温灭菌,绞碎后升温至90℃保温、恒温水浴20min灭菌,再加水和蛋白酶酶制剂混合,在优化的酶解工艺参数条件下酶解,然后酶解液升温...
梁萌青常青郑珂珂
文献传递
真蛸早期发育形态特征及生长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探究真蛸(Octopus vulgaris)早期幼体生长发育特征,在室内水泥池育苗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1~100日龄真蛸的形态变化特征,并对1~49日龄真蛸的全长、腕长、胴长、胴宽、体重及最长腕的吸盘个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32,水温为18.6℃~26.0℃条件下,初孵仔蛸平均全长为(3.05±0.11)mm,大部分初孵仔蛸外卵黄囊在出膜前已吸收完毕,1日龄仔蛸已开口摄食,17日龄稚蛸开始摄食糠虾,35日龄稚蛸开始营底栖生活,60日龄体色由透明发育为乳白色,80日龄体色已与成体相同,100日龄除性腺外,各器官发育成熟,形态特征与成体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真蛸早期(1~49日龄)发育过程中,体重与全长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5×10^–5x^3–0.0009x^2+0.0072x–0.0132;全长与腕长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0.0012x^3+0.0492x^2+0.0243x+0.2179;全长、体重、腕长、胴长、胴宽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为y=–0.0001x^3+0.0105x^2–0.0122x+3.0562、y=–2×10^–7x^3+4×10^–5x^2–0.0004x+0.0034、y=–0.0004x^3+0.0247x^2–0.1037x+0.8214、y=–0.0004x^3+0.0124x^2+0.0749x+1.4757、y=–3×10^–5x^3+0.0025x^2+0.0354x+1.4026。依据营养类型、形态和生物学特征等参数,将真蛸早期发育分为仔蛸期、稚蛸浮游期、稚蛸底栖期和幼蛸期4个时期。
徐大凤刘永胜常青陈四清陈四清边力葛建龙边力
关键词:真蛸早期发育
饲料中硒的添加水平对鲈鱼生长性能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9
2006年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硒至0.0mg·kg^-1、0.2mg·kg^-1、0.4mg·kg^-1、0.6mg·kg^-1、0.8mg·kg^-1和1.0mg·kg^-1,分别饲喂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10周,观察其对鲈鱼生长性能、肝脏及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肝脏谷胱甘肽还原酶(GR)、肝脏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实验鲈鱼初始体质量为(26.5±1.02)g,实验结束后饥饿24h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GR的最大值及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硒水平0.4mg·kg^-1饲料组,该组鱼体蛋白质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硒水平为0-0.4mg·kg^-1饲料组鲈鱼的肝脏、血清中GSH-Px活性随着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硒水平为0.4mg·kg^-1时达到最高,当硒的添加水平继续提高到0.8~1.0mg·kg^-1时,鲈鱼的肝脏、血清中GSH-Px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GR活性在饲料硒水平达到0.4mg·kg^-1时达到最高值,饲料硒水平为0.6mg·kg^-1时,GR的活性显著下降(P〈0.05)。建议鲈鱼饲料硒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mg·kg^-1。
梁萌青王家林常青柳旭东麦康森
关键词:鲈鱼酶活性
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以体重为338.32–445.98 g的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及其正反杂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44%,显著高于其他3种鱼(P<0.05);反交种粗脂肪含量最低,为0.43%,与星突江鲽差异显著(P<0.05),与石鲽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反交种(P<0.05),与星突江鲽、石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交种的水分含量最高。4种鱼的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正交种的液体、水分、脂质流失率均显著低于星突江鲽和石鲽(P<0.05),其熟肉率显著高于反交种(P<0.05)。正交种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鱼,且支/芳值接近人体正常水平。4种鱼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标准,尤其是正交种,还高于鸡蛋蛋白质标准。正交种的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也均为最高,而反交种均为最低。研究表明,正交种(星突江鲽♀×石鲽♂)营养价值较高,其肌肉品质更优于星突江鲽和石鲽,在营养物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反交种(石鲽♀×星突江鲽♂)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这为星突江鲽和石鲽杂交育种性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曹栋正张小忠陈四清秦搏常青刘长琳柳茜吕云云
关键词:星突江鲽石鲽杂交种肌肉营养成分
鱼类细胞多孔性与肌肉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鱼类肉品品质与肌肉组织学特性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因素包括肌纤维直径、数量、密度等(即肌肉细胞多孔性参数)。本文综述了鱼类肉的品质与肌纤维数量、密度、胶原蛋白及肉pH等之间的一些研究状况。肌肉细胞多孔性受品种、营养状况、运动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了解可能影响肌肉细胞多孔性的因素可以为实践中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因素来改善鱼肉品质提供有益参考。
吴新颖梁萌青薛长湖常青王家林
关键词:肌纤维肉质
一种绿鳍马面鲀幼鱼分苗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鳍马面鲀幼鱼分苗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浮漂、分苗筛网、饵料网袋和收集网兜,浮漂连接在分苗筛网的上方,分苗筛网成倒扣的空心半球型,饵料网袋通过绳状物连接在分苗筛网内部,分苗筛网下方连接收集网兜,收...
边力陈四清李凤辉常青
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圆斑星鲽幼鱼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污染物,因此提高鱼体抗污染应激能力至关重要。本试验采用不同维生素C含量的饲料饲喂圆斑星鲽幼鱼,探究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圆斑星鲽幼鱼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试验在(12.5±1.5)℃的水温下进行,选择体重为(38.0±0.8)g的健康圆斑星鲽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10.2(对照)、249.1、402.8、616.2、769.5、909.4和1 177.8 mg/kg的试验饲料8周。投喂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取10尾鱼,用20 mg/L的氨氮胁迫24 h。结果表明: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在饲料维生素C含量达到769.5 mg/kg时,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积累达到饱和,再继续升高饲料维生素C含量,肝脏、肌肉中维生素C含量不再显著升高(P〉0.05)。除1 177.8 mg/kg维生素C组外,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各维生素C添加组圆斑星鲽幼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616.2 mg/kg维生素C组血清中CAT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外,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添加维生素C可以减少降低的幅度。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各维生素C添加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使对照组及909.4和1 177.8 mg/kg维生素C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此外,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总铁结合力显著降低(P〈0.05)。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圆斑星鲽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402.8~616.2 mg/kg时可有效提高机体抗氨氮胁迫能力。
王贞杰叶保民常青陈四清刘长琳胡建成严俊丽卢斌
关键词:维生素C应激反应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