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松 作品数:73 被引量:628 H指数:16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喷施草甘膦对抗草甘膦油菜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喷施草甘膦对抗草甘膦油菜物质生产的影响。[方法]以抗草甘膦油菜品种N07为试验材料,在施用氮、磷、钾和不施肥条件下,设置喷施草甘膦和不喷施草甘膦2个处理,测定油菜的产量、产量构成等。[结果]抽薹期喷施草甘膦,降低了抗草甘膦油菜初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重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籽粒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角果数的减少所致,受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抽薹期喷施草甘膦降低了抗草甘膦油菜抽薹后7d、初花期和盛花期叶片中以及结角中期角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抗草甘膦油菜的生产提供指导。 袁权 左青松 杨光 冷锁虎关键词:油菜 草甘膦 智龙活性复合肥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在油菜上施用智龙活性复合肥(T)与普通肥料按传统的施肥方式(CK2)和一次性基施(CK1)相比较研究该种复合肥的功效。研究结果表明,T处理与CK2和CK1相比,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9.31%和25.46%,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根颈直径显著增加。T处理促进根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其中根干重增加幅度更大,因此根冠比增加。T处理显著增加了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CK2和CK1相比,氮素积累量增加幅度分别为6.40%和16.67%,氮肥利用效率增加幅度与产量增加幅度相等。 杨阳 曹石 左青松 叶卫 周广生关键词:复合肥 油菜 根冠比 氮肥利用效率 播种密度和烯效唑浓度对羊草秧苗质量的影响 2023年 旱地机械移栽技术和装备已日益成熟,但羊草育苗技术的滞后阻碍其机械化移栽种植的发展。为初步确定羊草育苗的播种密度以及调控方法,以中科1号羊草为材料,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播种密度2000、4000、6000粒/盘以及烯效唑浓度0、2.5、5.0、7.5 mg/L处理,探究播种密度和烯效唑浓度对羊草秧苗表型和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移栽后群体密度和干草产量的比较,确定播种密度和烯效唑用量。结果表明:烯效唑有效地抑制羊草株高增加,延缓叶片衰老,增加绿叶数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充实度、壮苗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使得秧苗矮壮,同时促进分蘖,提高栽后群体密度以及干草产量。增加播种密度虽然会降低秧苗质量,但其是提高根系盘结强度和降低空格率的关键途径。由于烯效唑会降低羊草出苗率,因此浓度应不超过2.5 mg/L,基于秧苗质量、育苗成本以及移栽质量的考虑,建议播种密度为6000粒/盘。 张宇 冷锁虎 周祥宇 王泽宇 龚陈虎 左青松 左青松关键词:烯效唑 干草产量 机械移栽 人工草场 江苏中部地区迟直播油菜低产原因的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直播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及干物质生产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直播油菜的籽粒产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江苏中部地区直播油菜最适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3日,最迟播种期为10月16日~10月24日;迟直播条件下油菜产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单株角果数较少,其次是千粒重较小;迟直播油菜单株角果数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开花前植株的生长量较少。 杨光 石剑飞 冷锁虎 左青松关键词:油菜 通径分析 稻茬直播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以扬油6号和苏油211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素水平,通过测定成熟期各器官干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氮条件对稻茬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研究条件下,施氮量为225~315kg/hm2时,适宜种植密度为30.0万~37.5万hm2。施氮量与子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达到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78kg/hm2。 刘荣 晋晨 朱庆洋 李苗苗 左青松 冷锁虎关键词:种植密度 子粒产量 种植密度对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2年 以苏油211为材料,测定不同密度水平下油菜初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和氮素含量,研究了密度对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吸收量和利用率与密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最大氮素吸收量和最大氮素利用率的密度分别为35.1万、27.3万株/hm2。在本研究条件下,密度为33.7万株/hm2能较好地协调油菜对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关系并取得最高的籽粒产量。 唐瑶 冷锁虎 左青松 葛云龙 晋晨关键词:油菜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率 不同氮肥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冠层结构及群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4 2015年 以华油杂62为材料,10月5日机械直播,在中氮(180 kg N hm–2)和高氮(270 kg N hm–2)2个水平下设置5个密度(15×10^4、30×10^4、45×104、60×10^4和75×10^4株hm^–2)处理的裂区试验,研究产量、冠层结构、农艺和光合特征等指标。结果表明,2个氮水平下,分枝起点高度和冠层倒伏角度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根颈粗和冠层高度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在45×10^4株hm–2密度范围内,低效分枝比例随密度增加而减少。中氮水平下,45×10^4株hm–2和60×10^4株hm^–2处理产量较高,在2921.2~3109.8 kg hm^–2之间。高氮水平下,30×10^4株hm–2和45×10^4株hm^–2处理产量较高,在3607.2~3772.4 kg hm^–2之间,与其对应的初花期叶面积指数和结实期角果皮面积指数分别为3.72~3.94和4.21~4.34;初花期和结实期的透光率分别为6.1%~7.4%和16.4%~18.1%;群体有效角果数为65.5×106~68.7×10^6 hm^–2。与传统的移栽油菜相比,直播油菜通过"减氮增密"栽培措施,在纯氮用量270 kg hm^–2条件下,2种密度(30×10^4和45×104株hm^–2)均可获得3600 kg hm^–2以上产量,且适度密植可降低根颈粗,冠层相对集中,利于机械收获。 左青松 蒯婕 杨士芬 曹石 杨阳 吴莲蓉 孙盈盈 周广生 吴江生关键词:冬油菜 直播 冠层 光合特征 长江流域直播油菜密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2018年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主产区,面积与总产均约占我国油菜总面积与总产的90%左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长期存在着"密度低、单产低、机械化程度低、肥料用量高、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三低两高"的现状,导致油菜生产成本高,效益低,农户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面积与总产长期徘徊,阻碍了该产区油菜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各地生产实践均表明,合理密植是提高我国长江流域直播油菜生产效益,提高农户种植油菜积极性,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项核心技术。本文根据相关研究,综述了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后,油菜的籽粒产量、籽粒品质、茎秆抗倒性、角果抗裂角性、肥料利用效率、光能利用率以及菌核病、杂草发生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提出了直播油菜"以密增产、以密补迟、以密省肥、以密控草、以密适机"的"五密"栽培技术,为建立适宜油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抗倒油菜群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油菜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蒯婕 王积军 左青松 陈红琳 高建芹 汪波 周广生 傅廷栋关键词:长江流域 油菜 油菜籽粒中钾素积累过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定期测定甘蓝型双低油菜扬油6号籽粒的钾素含量,研究了籽粒中钾素积累动态,结果表明;(1)籽粒含钾率前期较高,随着籽粒的充实逐渐减小。(2)籽粒中钾素积累动态可用Richards方程拟合(R^2=0.9963^**~0.9981^**)。(3)前期钾素积累的持续时间最长,约占55%;中期钾素积累速率最大,积累量最大,所占比例也最大,均在50%以上,前期积累比例略少于40%,后期13%左右。(4)施用钾肥籽粒钾素积累时间和最终积累量有所增加,但总体影响不大。 孙家刚 左青松 石剑飞 冷锁虎 董召娣 孙统庆关键词:油菜 籽粒 RICHARDS方程 不同施氮条件下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和利用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试验以扬油6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测定初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重和氮素含量,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稻茬直播油菜氮素吸收和利用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素利用率随氮素吸收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氮素吸收量与初花期、成熟期生物产量以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利用率则相反,但未达显著水平。(3)氮素吸收量与角果数和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氮素利用效率与各产量构成因素均相关不显著。(4)籽粒产量随氮素吸收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随氮素利用率的提高呈下降趋势,但相关不显著。(5)增加氮素吸收量对提高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增加库容量也都是通过增加油菜对氮素的吸收量而提高产量;提高氮素利用率对提高产量也有一定的正效应,但其负效应更大。 唐瑶 左青松 冷锁虎 刘荣 葛云龙 晋晨 惠蕙关键词:油菜 氮素吸收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产量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