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荷丽
- 作品数:25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Bacillus subtilis S37沼液发酵物对棉花生长产量及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研究了沼液与生防菌配比发酵液滴施对棉花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采用马丁氏培养基、NA培养基和高氏一号培养基来测量;过氧化氢酶采用高锰酸钾容量法,脲酶采用NH4+释放量法,蔗糖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蛋白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结果表明:随着滴灌次数的增加,不同处理的棉花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沼液生防菌发酵液、沼液和生防菌单独发酵液处理后棉花产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4.16%、5.62%和7.42%。沼液生防菌发酵液比生防拮抗菌单一施用能最大程度改善土壤质量,并提高了棉花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的活性,增加棉花产量。
- 杜娟屈荷丽赵思峰
- 关键词:沼液土壤酶活性
- 甘薯茎线虫“活虫”的保存方法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甘薯在实验室里的保存时间和温度对甘薯内茎线虫“活虫”的影响.以方便实验教学的分析观察。[方法]采集回来新鲜、表皮无伤的病薯置于干燥的房屋内晾上24小时后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个大小不等病薯,用洁净的保鲜膜将薯块裹严.置于4℃、10℃、16℃三个温度下.在保存到2个月、4个月、5个月和6个月时用显微镜观察病薯内茎线虫活虫状态。[结果]在2个月时观察薯块及其茎线虫。发现处于3种温度下的薯块内茎线虫保存完好,虫体活跃。在第4至6个月时,处于3种温度下的甘薯表皮上都有不同大小的白色及浅粉色病菌孢子堆,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甘薯腐烂严重,腐烂的甘薯内有线虫,已死亡;无腐烂的甘薯内茎线虫保存完好。[结论]甘薯茎线虫病薯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保存时间为6个月以上。
- 杜娟屈荷丽
-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
- 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枣树Zizyphus jujube目前为新疆种植面积最大果树,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为枣树危害最为严重的有害生物。运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的m*-m回归方程对截形叶螨在枣树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截形叶螨在枣树上呈聚集分布,聚集度对密度有依赖性,个体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通过Blac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λ)分析得出,聚集原因是由害虫自身聚集行为和周围环境共同影响所致。同时利用Iwao回归分析中的参数α、β确定了截形叶螨的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28.673/m+0.451)。
- 夏伟王立生吴雪海屈荷丽焦旭东王鑫张建萍
- 关键词:枣树截形叶螨空间分布型理论抽样数
- 苯唑草酮对苣荬菜叶片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苣荬菜是新疆地区玉米地、棉田等农田中主要杂草之一,为评价新型除草剂30%苯唑草酮对苣荬菜的防治效果,测定了不同施药量处理对苣荬菜叶片中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量112.50 g/hm2处理的苣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低,MDA、可溶性糖含量最大;施药后3~5 d,苣荬菜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MDA、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7 d后达最高值;施药量22.50 g/hm2处理的叶绿素含量降幅较小,MDA含量增幅较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明显;从防治效果上来说,试验中苯唑草酮112.50 g/hm2处理最好,但基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选择低于推荐用量的苯唑草酮,或与其他除草剂复配,减少除草剂用量,降低杂草抗药性风险,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 李亦松孙艳王俊刚雷永辉屈荷丽
- 关键词:苣荬菜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
- 玉米三点斑叶蝉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应用聚集度指标检验法,以及Iwao的回归模型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对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成虫、若虫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程度随着密度增大而增高。成虫的聚集是由环境条件所引起;若虫单株密度低于5.08头时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单株密度高于5.08头聚集是由昆虫行为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建立了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虫、若虫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数模型。调查期间,玉米三点斑叶蝉成、若虫在玉米植株下部数量多于中部,中部数量又多于上部。
- 屈荷丽杜娟雷勇辉赵冰梅张建萍李亦松王少山
- 关键词:玉米三点斑叶蝉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
- 化控对棉铃虫发育和危害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网室接虫、室内饲养等方法,研究了化控药剂缩节胺(DPC)和多效唑(PP333)对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卵孵化率、幼虫生长发育及危害的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相比,化控使棉铃虫卵孵化推迟,孵化率降低17.7%~36.4%,幼虫发育历期缩短0.1~1.7d,死亡率增加2.0%~28.6%,蛹历期延长0.3—3.0d。在棉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缩节胺和多效唑对其的影响电有所不同。多效唑对棉铃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比缩节胺强,而缩节胺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及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较大。室内外试验中缩节胺、多效唑对棉铃虫危害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喷施后都使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危害减轻。
- 屈荷丽张建华马文婧
- 关键词:化控棉铃虫发育
- 粘虫板对玉米三点斑叶蝉的诱集作用试验初报被引量:3
- 2014年
- 用黄、蓝粘虫板诱集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a salina Mit)成虫,与田间定点调查发生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黄色粘虫板平均单板3d诱虫量94.29头,是蓝色粘虫板诱集量的7.55倍,玉米三点斑叶蝉田间种群的消长与黄色粘虫板上粘虫量相比滞后10~15 d.黄色粘虫板诱虫数量消长变化显著,能够起到诱集和监测的作用.
- 屈荷丽赵冰梅张建萍李亦松王俊刚王佩玲王少山
- 关键词:粘虫板玉米三点斑叶蝉诱集
-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铃虫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网室内接虫实验,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与沟灌对棉铃虫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沟灌相比,滴灌棉花上的落卵量是沟灌棉花的3.76倍,棉铃虫卵的孵化率比沟灌高43.25%,幼虫存活率较高,蕾铃受害率比沟灌高35.30%。
- 屈荷丽张建华娄书楠
- 关键词:滴灌沟灌棉铃虫
- 新疆葡萄新害虫——绿长突叶蝉主要生物学特性
- 2017年
- 【目的】绿长突叶蝉是中国新纪录种,是危害新疆葡萄生产的新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田间定点调查,悬挂粘虫板、糖醋液诱集,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结果】室内饲养表明,若虫共5龄,各龄期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3.88、6.31、5.16、5.28、7.00 d;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9.5和6.4 d。田间观察表明,绿长突叶蝉以卵在寄主葡萄上越冬,在新疆玛纳斯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卵于4月底开始孵化,5月下旬越冬代开始孵化为成虫;第1代卵从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中旬若虫开始羽化;第2代从8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底;成虫主要在夜晚21点至23点及凌晨6点至8点活动。【结论】绿长突叶蝉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若虫共5龄,具有较强的趋嫩性;成虫有较强的趋黄性,一定的趋光性,趋蓝性较弱,对糖醋液无趋性。试验结果可为葡萄安全生产,防治绿长突叶蝉提供理论依据。
- 周天跃王少山屈荷丽陈刘生王俊刚
- 关键词:葡萄生活习性生活史
-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发育和危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新疆棉花抗虫育种及害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室内饲养与室外接虫的方法,研究棉铃虫对石河子地区12个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12、13、21、23、28、33、36号和中棉42、ZM-1、标杂A1、新炮台1号)的危害情况。[结果]各棉花品种田间2代棉铃虫卵量为(9.2~35.7)粒/100株;田间落卵量与棉花叶片茸毛密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室外网室鉴定结果表明,各棉花品种的平均蕾铃受害率为15.75%~28.50%,其中标杂A1受害最轻,新陆早21、33、36号受害较重。室内饲养结果表明,用新陆早36号和ZM-1饲养的棉铃虫死亡率最低,均为5%,用标杂A1饲养的棉铃虫死亡率最高,为55%。[结论]石河子地区棉花主栽品种对棉铃虫的耐害性均不高。
- 屈荷丽张建华
- 关键词:棉花品种棉铃虫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