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树伟

作品数:250 被引量:1,414H指数:17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0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5篇城市
  • 23篇京津
  • 23篇京津冀
  • 18篇区域经济
  • 18篇经济发展
  • 17篇都市
  • 14篇城市群
  • 11篇西部大
  • 11篇西部大开
  • 11篇西部大开发
  • 11篇大开发
  • 10篇都市圈
  • 10篇贫困
  • 10篇城市化
  • 9篇生态
  • 8篇功能区
  • 7篇主体功能区
  • 6篇行政区
  • 6篇面板数据
  • 6篇反贫困

机构

  • 95篇首都经济贸易...
  • 84篇西北大学
  • 69篇山西师范大学
  • 17篇南开大学
  • 12篇河北经贸大学
  • 6篇国家发展和改...
  • 5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中共晋城市委
  • 4篇山西财经大学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内蒙古财经学...
  • 3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邯郸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内蒙古财经大...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38篇安树伟
  • 12篇昝国江
  • 11篇母爱英
  • 8篇肖金成
  • 7篇张素娥
  • 7篇吉新峰
  • 7篇闫程莉
  • 7篇季任钧
  • 7篇张晋晋
  • 7篇常瑞祥
  • 6篇王思薇
  • 6篇李琪
  • 6篇郁鹏
  • 5篇任媛
  • 4篇王宇光
  • 3篇赵春雨
  • 3篇邬晓霞
  • 3篇张建肖
  • 3篇李旭红
  • 3篇李鹏

传媒

  • 18篇区域经济评论
  • 11篇中国软科学
  • 10篇城市
  • 8篇经济问题
  • 8篇山西师范大学...
  • 6篇经济问题探索
  • 6篇改革
  • 6篇兰州商学院学...
  • 6篇西部论丛
  • 5篇改革与战略
  • 5篇西安财经学院...
  • 4篇山西师大学报...
  • 4篇广东社会科学
  • 4篇河北学刊
  • 4篇前线
  • 4篇生产力研究
  • 4篇甘肃社会科学
  • 3篇经济纵横
  • 3篇未来与发展
  • 3篇经济管理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0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16篇2016
  • 8篇2015
  • 12篇2014
  • 5篇2013
  • 18篇2012
  • 15篇2011
  • 12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14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2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巴山区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被引量:4
1999年
本文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分析了秦巴山区贫困的原因,提出了反贫困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
安树伟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
京津冀都市圈管治模式与协调机制研究
武建奇母爱英安树伟刘志勇王月华张子麟
简要技术说明: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现状及其管治特征分析,其现行管治方式属于松散单层大都市区管治,一般而言,该管治方式适应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完善、城市等级和功能相匹配的大都市区。而京津冀都市圈,无论从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而言还是...
关键词:
关键词:都市圈京津冀城市
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与晋陕豫接壤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兼论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的“二次创业”
2003年
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为晋陕豫接壤地区乃至山西省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文章对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晋陕豫接壤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从经济学角度对大桥的建设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提出自己的看法。
安树伟
关键词:二次创业经济发展
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举措,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关制度环境的变化,然后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的原则、探讨了其应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从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与途径、协调程序等几个方面构建完善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
吉新峰安树伟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新特点被引量:11
2009年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态势和新特点,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严重,东部地区在全国地位继续下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效果明显;西部地区经济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东北地区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区域经济开始向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城乡收入差距从东到西逐步扩大。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要更加关注区域不同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协调,重视问题区域的发展;完善区域政策调控手段;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
安树伟任媛
关键词:区域经济
跨世纪中国反贫困战略研究被引量:12
1999年
反贫困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投入力度不足、资金使用效益差、富民与富县矛盾突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迟缓等。要到本世纪末如期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以保证下个世纪顺利进入反贫困的第二个阶段。
安树伟崔宏义
关键词:反贫困战略研究反贫困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格局变动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用人均GDP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σ系数及经济增长率的标准差分别测算了1999年至2007年西部地区12省内部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内部差距逐渐拉大,这不但表现在西部12省(市、区)的总体差异,而且表现在地理位置相近的西南地区各省份之间、西北地区各省份之间,以及收入水平相当的高收入省份之间、低收入省份之间。借用马尔可夫链方法考察单个省份的经济发展行为变化,发现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两个分别向高水平和低水平演进的趋同集团,且稳定性很高。
吉新峰安树伟
关键词:经济发展
新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形成、发展与展望被引量:25
2019年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可以分为资源型城市、复合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三种类型。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主要经历了奠定基础、蓬勃发展、危机初现、转型与振兴四个阶段,发展轨迹符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复合型城市发展总体优于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演进路径不同,但最终发展方向都是新型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依然任重道远,资源型城市要强化分类指导,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聚,通过完善城市功能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条件;复合型城市要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向新型工业基地迈进;老工业基地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创新突破向新型工业基地迈进。
安树伟张双悦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
中国区域发展理论创新论坛综述被引量:1
2008年
安树伟
关键词:区域发展理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传递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省际传递现象,不同时期带动经济增长的省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省际经济增长传递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均衡带动阶段(1978-1985年),第二个阶段为东部地区持续带动阶段(1986-2000年),第三个阶段为以东部地区带动为主向以中西部地区带动为主的过渡阶段(2001-2005年),第四个阶段为以中西部地区省份带动为主阶段(2006-)。政府作用、需求条件、生产要素、经济集聚与扩散是形成省际经济增长传递机制的四个关键要素,它们分别影响省际经济增长传递的过程,又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经济增长传递的结果。
安树伟常瑞祥
关键词:省际经济增长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