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芳桐

作品数:64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7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主题

  • 15篇学派
  • 13篇泰州学派
  • 9篇儒家
  • 8篇伊斯兰
  • 8篇伊斯兰教
  • 7篇心性
  • 7篇修养
  • 7篇王岱舆
  • 4篇道德
  • 3篇哲学
  • 3篇清真
  • 3篇宗教
  • 3篇文化
  • 3篇侠义
  • 3篇乡村
  • 3篇乡村建设
  • 3篇伦理
  • 3篇毛泽东
  • 3篇穆斯林
  • 3篇黄宗羲

机构

  • 58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共江西省委...

作者

  • 61篇季芳桐
  • 2篇王虎
  • 2篇丁新农
  • 2篇朱新光
  • 2篇聂鑫
  • 2篇王慧
  • 1篇李林
  • 1篇蒋民
  • 1篇钟海连
  • 1篇崔海涛
  • 1篇张风雷
  • 1篇朱美芬
  • 1篇赵婧怡
  • 1篇周姗珊
  • 1篇刘斐
  • 1篇邹姗姗

传媒

  • 12篇南京理工大学...
  • 7篇中国穆斯林
  • 4篇西北民族研究
  • 3篇学海
  • 3篇宁夏社会科学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回族研究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东南学术
  • 1篇党史文苑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西北第二民族...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贽义利思想辨析被引量:4
2006年
李贽的名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并非探讨民众物质利益,而是通过对佛教义理“色”与“空”的论述,探讨道德修养问题,以往学者不注意全文,断章取义故有上述误读。李贽重视社会功利,并以此作为评判人物的重要标准,其结论多与儒家的主流意识相异,且构成挑战。李贽又崇尚道义,提倡真心为人。在他理论体系里,功利与道义非但没有矛盾,而且彼此包含圆融无碍。他的思想理论不仅有创新,而且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
季芳桐
关键词:功利道义真心启蒙
《大乘起信论》证伪与支那内学院的学术志趣变迁
2019年
近代佛教复兴代表人物杨仁山先生创立金陵刻经处,一方面刻印经书,一方面培养人才,其学术志趣是兼顾各宗而归于净土。由于人生转折的契机在于阅读《大乘起信论》,故极其推崇此部著作。而接班人欧阳竟无则偏好有宗,并不惜余力地证明《大乘起信论》是伪作,引发了教界、学界的争鸣,也改变了内学院办学的志趣。其中原委大致与当时中日学界的讨论形势以及个人名利心相关。
季芳桐王虎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证伪
关于建设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的思考被引量:4
2019年
近来教界、学界乃至政府都在关注建设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的问题。作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学者,我们拋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季芳桐丁钰梅
关键词:中国伊斯兰教经学
明代思想家王栋修养理论初探
2006年
儒家经典《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宋明儒学家修养理论主要依据,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王栋也此有较为独特的诠释,不仅丰富了儒家的修养理论,而且对于指导道德实践以及纠正泰州学派“越轨”人物的言行都有积极意义。
季芳桐
关键词:修养功夫良知诚意
学者笔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看点与解读
2022年
2021年12月3日至4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就如何学习、领会和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风雷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季芳桐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任李林研究员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张风雷季芳桐李林
关键词:伊斯兰教
梁漱溟对孔子伦理思想的体认被引量:3
2002年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拓者,他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并借助西方心理学观念,对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仁”、“礼”、“乐”,做了独特的体认。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孔子的理解以及阐述其思想的基本方法。
季芳桐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儒家
教化民众与修养心性——泰州学派与浙中学派、江右学派之比较
2014年
泰州、浙中、江右,这三个学派都是王门中的杰出代表,彼此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泰州学派是儒家民间化的学派,讲学主旨在于教化民众,其修养理论则重事、主敬;浙中、江右学派皆为士大夫学派,讲学主旨在于启发士大夫,其修养理论或重心,或主静。其差异并无高低之分,也无对错之别,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儒家的修养理论,都为儒家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季芳桐聂鑫
关键词:泰州学派
刘智《天方性理》的主旨及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天方性理》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心性问题,即人如何通过心性之功修而复归真主的问题。《天方性理》自刊行不久,便从学者群传至普通穆斯林大众,从穆斯林社会传至主流社会。《天方性理》之所以能在全国获得普遍认同,在于其理论的精深性、动态性、通俗性,也在于其体现了明清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的最高成就。
季芳桐
关键词:《天方性理》心性回儒
论王岱舆对回儒佛三教报应思想的探讨
2012年
在《正教真诠》中,王岱舆较全面地述评了回儒佛三教的报应思想,并依据有关理论和生活常识,对儒佛报应观作了批评。他认为:儒家一世生命的报应思想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其体系也不甚严谨,具有佛教色彩的三世轮回报应文化不合常理,唯有伊斯兰教的两世报应理论最为周密、合理。历史上,不同文化比较、交流,既包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包含彼此批评、质疑。王岱舆对回儒佛三教报应观的阐述、批评、质疑,也是一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其观点或可以再商榷,但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季芳桐
关键词:伊斯兰教儒家佛教报应
论明代泰州学派的“大成之学”被引量:2
2004年
大成学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关于“外王”的思想学说,该学说的创立,使其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为泰州学派以及士大夫服务社会,普及儒学,提供了新途径。其主要内容是尊身尊道和立师道等,它体现了王艮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英雄精神与保身思想的结合。该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对于社会向近代转型亦有积极意义。
季芳桐
关键词:启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