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小玲

作品数:122 被引量:484H指数:14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理学
  • 88篇机械工程
  • 37篇电子电信
  • 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6篇光束
  • 32篇激光
  • 28篇高斯光束
  • 27篇大气湍流
  • 21篇光学
  • 20篇光束质量
  • 19篇相干
  • 15篇矩阵
  • 14篇湍流
  • 14篇光阑
  • 13篇大气光学
  • 11篇湍流大气
  • 10篇高功率
  • 9篇透镜
  • 9篇激光光学
  • 9篇光束控制
  • 9篇传输特性
  • 8篇球差
  • 8篇热效应
  • 8篇高功率激光

机构

  • 90篇四川师范大学
  • 51篇四川大学
  • 11篇重庆师范学院
  • 3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琼州大学
  • 1篇宜宾学院
  • 1篇西南技术物理...

作者

  • 122篇季小玲
  • 41篇吕百达
  • 23篇李晓庆
  • 7篇陈晓文
  • 5篇陶向阳
  • 5篇汤明玥
  • 5篇刘飞
  • 5篇刘雅静
  • 4篇郑宇龙
  • 4篇黄太星
  • 3篇张涛
  • 3篇蒲政才
  • 3篇肖希
  • 3篇邵晓利
  • 3篇罗时荣
  • 3篇杨婷
  • 2篇周兴灵
  • 2篇马媛
  • 2篇戴特力
  • 2篇邓金平

传媒

  • 27篇物理学报
  • 15篇激光技术
  • 1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2篇光学学报
  • 1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1篇中国激光
  • 7篇激光杂志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重庆师范学院...
  • 2篇光子学报
  • 2篇光电工程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应用激光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红外与激光技...
  • 1篇量子电子学
  • 1篇2002年全...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4年全...
  • 1篇第六届全国光...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 13篇2004
  • 9篇2003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通过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传输光束扩展区间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激光通过大气湍流传输,光束扩展主要由空间衍射和大气湍流两个物理机制确定,而大气湍流对光束扩展的影响又与光束空间衍射特性相关。研究了部分相干厄米-高斯(H-G)光束通过非Kolmogorov大气湍流传输光束扩展区间问题,把光束扩展按传输距离划分为三个区间,造成这三个区间的光束扩展的主要物理机制依次是:空间衍射、空间衍射和大气湍流、大气湍流。详细研究了部分相干H-G光束参数和大气湍流参数对这三个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以及第一个光束扩展区间与光束瑞利区间的关系,并对主要结果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解释。
杨婷季小玲
关键词:大气光学
部分相干环状偏心光束通过海洋湍流的传输特性被引量:10
2015年
推导出了部分相干环状偏心光束在海洋湍流中传输的平均光强和光束质心位置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最大光强位置满足的传输方程.研究发现:经足够长距离传输后,在自由空间中最大光强位置比光束质心更靠近传输z轴,并且其位置随着光束相干参数的增大而靠近传输z轴,随着光束偏心参数和遮拦比的增大而远离传输z轴.但是,在海洋湍流中最大光强位置趋于质心位置,并且海洋湍流的增强会加速最大光强位置趋于质心位置的进程.在海洋湍流中光束的相干性对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明显减小.另一方面,光束质心位置与光束的相干性、光束传输距离以及海洋湍流均无关系,并且光束质心位置随着光束偏心参数和遮拦比的增大而远离传输z轴.所得结果对工作于水下湍流环境中的部分相干环状偏心光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婷季小玲李晓庆
关键词:海洋湍流
大气湍流对径向分布的高斯-谢尔模型列阵光束角扩展的影响
2010年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出了径向分布的高斯-谢尔模型(GSM)列阵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角扩展(θsp)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湍流对列阵光束角扩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交叉谱密度叠加时的径向分布的GSM列阵光束的θsp总比光强叠加时的θsp小,但交叉谱密度叠加时θsp受湍流影响较光强叠加时大.交叉谱密度叠加时,相干长度、束腰半径、光束数越小和径向分布半径越大的径向分布的GSM光束的θsp受大气湍流的影响越小;光强叠加时θsp则与光束数和径向分布半径无关.
李晓庆刘飞郑宇龙季小玲
关键词:大气湍流
聚焦贝塞尔-高斯光束的焦开关效应被引量:12
2005年
详细研究了贝塞尔高斯光束被无光阑透镜聚焦后的焦开关效应。推导出了轴上最大光强位置满足的一元三次方程和相对跃迁量公式,并用数值计算对理论结果作了说明。研究表明,当光束参数大于2时,聚焦贝塞尔高斯光束会有焦开关现象出现。相对跃迁量随着光束参数的增大而增大,轴上归一化光强最小值随着光束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当光束参数大于3.9时,轴上归一化光强最小值为零。
季小玲吕百达
关键词:焦开关光束参数
高功率激光在非均匀大气中传输的自聚焦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地基激光空间碎片清除和利用激光辐射把转换的太阳能从空间轨道输运到地面等应用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高功率激光在非均匀大气中的传输问题。由于激光功率已远远超过大气非线性自聚焦临界功率,大气自聚焦效应是影响光束质量的一个重要物理因素。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功率激光在非均匀大气中上行或下行传输的自聚焦效应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高功率激光在非均匀大气中的传输模型、理论基础、数值和解析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自聚焦效应对激光传输特性和光束质量的影响,并总结了优化靶面光束质量的方案。此外,还介绍了大气群速度色散效应和大气湍流效应等物理因素对激光光束质量的影响。最后,还提出了该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
季小玲邓宇
关键词:高功率激光光束质量
部分相干平顶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的等效曲率半径被引量:9
2010年
推导出了部分相干平顶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等效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式,详细地研究了湍流对其等效曲率半径的影响.研究表明,湍流使得等效曲率半径R减小,但是只有当湍流足够强时等效曲率半径极小值出现的位置zmin才会改变.在弱湍流中,R随着光束相干长度β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在强湍流中,R随着β的增大而减小.R随着光束阶数M(N)的增大而缓慢减小.若β越大、M(N)越小,则R受湍流的影响越大.此外,部分相干平顶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时远场均可以看作球面波,这一结果与光束参数无关.但是,在湍流大气中不论是近场还是远场等效曲率半径均与光束参数有关.
季小玲
关键词:湍流
列阵平顶光束大气传输的热晕效应被引量:4
2019年
研究了热晕效应对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的列阵平顶光束在大气中传输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列阵平顶光束在大气中传输且存在横向风时,光斑呈月牙状;相干合成时,光斑内存在多个光强峰值;非相干合成时,光斑内始终保持一个峰值;相对于列阵平顶光束的相干合成,非相干合成受热晕的影响较小;光束阶数N越大的列阵平顶光束受热晕的影响越小,即相对于列阵平顶光束,列阵高斯光束(N=1)受热晕的影响更大;光束传输效率在自由空间中随着N的增大而减小,在大气中则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在大气中且功率相同时,列阵平顶光束的传输效率优于列阵高斯光束的传输效率。
李晓庆曹建勇丁洲林季小玲
关键词:热晕效应相干合成非相干合成
高斯-谢尔模型列阵光束的远场发散角和远场辐射强度被引量:4
2009年
推导出了高斯-谢尔模型(GSM)列阵光束通过自由空间传输其二阶矩束宽、远场发散角和远场辐射强度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GSM列阵光束与高斯光束具有相同远场发散角的条件.研究表明,具有相同远场发散角的GSM列阵光束与对应的高斯光束并不具有相同的远场辐射强度分布,这一特性与单束GSM光束的差异很大.
季小玲李晓庆
关键词:远场发散角
高斯光束通过复杂光学系统的变换被引量:3
1991年
使用矩阵光学技巧和方法详细研究了高斯光束通过复杂光学系统的传插问题。将结果推广于:(1)物像空间析射率不相等(n_1≠n_2);(2)光学系统矩阵元为复数或C元素为零的情况。就高斯限模光阑对光束传输的影响作了讨论。经典光学和高斯激光束光学(n_1≠n_2,n_1=n_2)的比较,清楚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吕百达季小玲周兴泉
关键词:高斯光束矩阵光学激光光学
部分相干电磁厄米-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的偏振特性被引量:31
2008年
采用相干性和偏振性统一理论,推导出了部分相干电磁厄米-高斯(E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偏振度的解析式,并给出了偏振度保持传输不变的条件。研究表明,部分相干电磁厄米-高斯光束的偏振度由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光束相关长度、厄米多项式阶数、光束初始偏振度相关常数和观察点位置共同决定。经过足够长的传输距离后,光束的偏振度将趋于源平面处的初始值,并与光束相关长度、厄米多项式阶数以及湍流的强弱均无关系。电磁高斯-谢尔模型(EGSM)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时光束偏振度的变化作为所得结果的特例给出。
季小玲陈森会李晓庆
关键词:大气光学偏振特性大气湍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