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惠民

作品数:264 被引量:978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62篇专利
  • 5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8篇金属学及工艺
  • 50篇化学工程
  • 3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理学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电气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冶金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涂层
  • 50篇纳米
  • 49篇合金
  • 40篇电极
  • 33篇喷涂
  • 23篇耐蚀
  • 21篇非晶
  • 20篇电化学
  • 20篇电解
  • 19篇催化
  • 18篇等离子
  • 18篇耐蚀性
  • 17篇耐磨
  • 16篇镀层
  • 15篇电镀
  • 13篇电催化
  • 13篇阳极
  • 12篇热喷涂
  • 11篇耐磨性
  • 10篇化学镀

机构

  • 26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石化集团
  • 10篇北京表面纳米...
  • 6篇北京首创纳米...
  • 4篇浙江大学
  • 3篇钢铁研究总院
  • 3篇燕山大学
  • 3篇九州工业大学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航天二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华北电力科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东方汽轮机有...

作者

  • 264篇孟惠民
  • 167篇俞宏英
  • 162篇孙冬柏
  • 92篇樊自拴
  • 49篇王旭东
  • 45篇李辉勤
  • 41篇王旭东
  • 22篇樊自栓
  • 17篇史艳华
  • 17篇吴继勋
  • 16篇王国刚
  • 14篇杨德钧
  • 13篇卢燕平
  • 12篇马光
  • 11篇王勇
  • 10篇黄亮亮
  • 8篇胡吉明
  • 8篇潘继岗
  • 8篇刘胜林
  • 8篇咸才军

传媒

  • 18篇北京科技大学...
  • 12篇材料保护
  • 10篇材料工程
  • 8篇材料热处理学...
  • 8篇第七届海峡两...
  • 7篇功能材料
  • 7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物理化学学报
  • 6篇装备环境工程
  • 5篇电镀与涂饰
  • 4篇油气储运
  • 4篇中国表面工程
  • 3篇电化学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新技术新工艺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表面技术
  • 2篇金属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31篇2010
  • 15篇2009
  • 26篇2008
  • 38篇2007
  • 20篇2006
  • 21篇2005
  • 12篇2004
  • 7篇2003
  • 4篇2002
2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厚膜镍导电浆料研究被引量:24
2004年
研究了厚膜镍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烧结工艺,讨论了浆料中玻璃粉含量、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及烧结气氛对烧结膜的附着力、方阻和可焊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镍粉与玻璃粉的相对质量比100/8的厚膜镍导电浆料,在烧结温度750℃、保温时间10~15 min并有氮气保护的低氧分压烧结气氛时,可获得具有良好附着力、导电性和可焊性的膜层.
张俊兵樊自拴孙冬柏俞宏英孟惠民李辉勤
关键词:镍粉厚膜导电浆料
一种旋转式摩擦电化学测试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摩擦电化学测试装置,属于摩擦电化学测试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摩擦磨损试验机、电化学测试系统(电化学工作站、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导电滑环、摩擦电化学反应槽(电解槽及其端盖)、夹具及传动机构(底...
孟惠民任鹏伟何明涛王宇超俞宏英
文献传递
块状非晶态镍磷合金的电化学沉积制备与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制备块状非晶态N i-P合金,并研究了工艺条件和磷含量对块状N i-P合金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制备块状非晶态N i-P合金的方法是可行的,较低的pH值、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阴极电流密度更有利于非晶态结构的形成.试验中还发现,磷含量是决定块状N i-P合金结构的主要因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块状N i-P合金由晶态向非晶态结构转变.
王旭东俞宏英孙冬柏孟惠民樊自拴
关键词:电化学沉积镍磷合金
球墨铸铁轧辊电火花沉积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电火花沉积方法将YG8电极材料沉积在球墨铸铁轧辊材料上,制备了WC沉积涂层,研究了其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沉积层主要由Fe3W3C、Co3W3C、W2C和Fe7W6等相组成,沉积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Fe7W6、W2C等硬质相弥散分布于沉积层中,部分区域硬质相达到了纳米颗粒尺寸;沉积层硬度分布不均匀,平均硬度为1759HV0.3;沉积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其磨损性能是基体的3.7倍;沉积层的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为主,细小的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是沉积层硬度以及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王建升孟惠民俞宏英樊自栓孙冬柏
关键词:电火花沉积球墨铸铁轧辊微观结构耐磨性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68﹪硝酸中的腐蚀行为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68﹪硝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磷含量为14.9wt﹪的镍磷合金镀层在68﹪硝酸溶液中发生点蚀,且表面无腐蚀产物附着;而磷含量为11.9wt﹪的镍磷合金镀层在...
俞宏英孙冬柏孟惠民李辉勤杨德钧
关键词:硝酸化学镀镍磷合金耐蚀性
文献传递
清洁生产用DSA电极
A电极稳定性好、电化学催化性能高、无二次污染,在电镀、电解等行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正不断扩大,可以替代铅、石墨等传统电极,形成新技术。
孟惠民
文献传递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Nano Ti/IrO2/MnO2 Electrode by Anodic Deposition for Oxygen Evolution
Nano MnO2 coating was electrochemically deposited on Ti/IrO2 substrate in 1M MnSO4 +0.5M H2SO4 solution of 98 ...
叶志国孟惠民孙冬柏
关键词:NANOMNO2ANODE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方法
一种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方法,涉及镁合金表面镀覆镍磷合金镀层,包括镀液配制和镀覆工艺。该镀覆方法所提供的镀液稳定性好,沉积速度高,使用周期长。由于其中加入了抑制镁合金基体腐蚀的组分,因此,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性小...
孙冬柏俞宏英孟惠民王旭东
文献传递
Fe基非晶纳米晶喷涂粉末及其氩气雾化制备方法
一种Fe基非晶纳米晶喷涂粉末及其氩气雾化制备方法,属于非晶纳米晶粉末技术领域。Fe基非晶纳米晶喷涂粉末在Fe-TM-B非晶合金系的基础上,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15%wt Cr、8~16%wt Ni、2.8~5.7%...
樊自拴王勇张丽娜孙冬柏孟惠民俞宏英王旭东
文献传递
电解制备二氧化锰强酸性电解液中气体扩散电极的稳定性与失效行为
2013年
采用气体扩散电极(GDE)代替传统析氢阴极电解制备二氧化锰(EMD),重点研究了气体扩散电极在强酸性MnSO4-H2SO4电解液中的稳定性、寿命及失效行为.结果表明:气体扩散电极在MnSO4-H2SO4电解液中重现性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寿命可达400 h;平行实验表明,阳极沉积一定厚度的EMD是槽电压第一次升高的主要原因;电流密度为100 A m-2时,气体扩散电极失效前阴极过程的速度由氧的离子化反应和氧的扩散混合控制,失效后阴极过程由氧去极化和氢去极化共同组成,主要发生析氢反应;催化层聚四氟乙烯(PTFE)网络结构的破坏和镍网层的溶解是电极失效的原因之一;Pt的团聚降低了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是电极失效的主要原因;阴极失效是槽电压再次升高的主要原因.
张慧孟惠民
关键词:气体扩散电极电解二氧化锰稳定性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