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勐

作品数:1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再工业化
  • 2篇增长动力
  • 2篇债务
  • 2篇生产率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主权债务
  • 2篇美国再工业化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技术创新
  • 2篇技术效率
  • 2篇工业化
  • 2篇公共
  • 2篇后发优势
  • 1篇担保
  • 1篇信贷
  • 1篇信贷风险
  • 1篇信贷机构
  • 1篇信用
  • 1篇信用担保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作者

  • 11篇孟勐
  • 6篇李俊江
  • 4篇谢地

传媒

  • 1篇经济纵横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全国高校社会...

年份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增长被引量:7
2016年
美国"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将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强美国创新型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着力点在于,推动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机制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发生配置结构的不断投入和革新,在高级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创造重组中发挥创新优势能够助力美国抢占并保持高端制造业的技术领先、研发领先和制造领先地位,实现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我国"高增长、低创新"的制造业要实现"创新驱动增长"之路仍然漫长,这意味着我国当前更应着力对高级生产要素这一类创新资源的投入配置,并调整制造业内部市场结构,为期待来临的大规模高技术创新做好充足筹谋,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体系发展水平。
李俊江孟勐
关键词:再工业化高级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市场结构
论后发追赶进程中的供给侧增长动力转换被引量:4
2017年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心是以推进全要素生产率来寻求新的增长动力。经济增长动力既可在需求端发力,亦可在供给端发力,二者的区别在于需求侧增长动力更注重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供给侧增长动力更注重于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相应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创新,并配以资本的协同互动,这符合于供给侧增长动力特征。对于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供给侧增长无非是资本与技术二者协同转换的结果,亟待将供给侧增长与后发理论相结合,强调资本与技术在供给侧的后发动力效应和路径机理,以期对中国的后发增长和供给侧动力转换提供启示。
李俊江孟勐
关键词:技术效率技术创新资本
技术前沿、技术追赶与经济赶超——从美国、日本两种典型后发增长模式谈起被引量:5
2017年
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经济赶超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赶超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适时地将技术进步推进模式由技术追赶转换为技术前沿扩张。文章从美国、日本两国典型的后发经济增长历程谈起,认为后发国家在对先发国家技术差距收敛的过程中,即使能够无限趋近于前沿技术水平,但也无法通过技术追赶模式跨越后发经济赶超的"最后最小距离",技术前沿扩张才能够使后发国家实现真正的赶超。技术追赶和技术前沿是后发国家在经济赶超不同阶段中的两种技术进步推进模式,两者的转换和取舍都是为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增长。研究技术进步的推进过程也是为了更好地探寻后发国家经济赶超的实现路径,因而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法,结合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因,来构建基于技术前沿和技术追赶的经济赶超路径。
李俊江孟勐
关键词:后发优势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赶超
后发经济体技术赶超研究
历史上不时出现先发经济体与后发经济体之间的赶超与被赶超,即原本默默无闻的国家或地区有可能后来居上,原本兴繁昌盛的国家或地区有可能逐渐衰落。从内生增长理论来看,经济差距可以归因为技术水平的差距,因而后发经济体对先发经济体的...
孟勐
关键词:技术效率后发优势增长动力
文献传递
基于创新驱动的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转型被引量:19
2016年
以创新驱动为研究基点,探索了创新驱动与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强调无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重振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创新驱动对于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路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的过程,导致中美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战略发展目标重叠与国际资源的争夺上。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贡献度偏低,创新驱动转型是必由之路,但美国"再工业化"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制造了种种障碍,亟待突破。为此,中国也应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寻求启示,以明确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的着力方向。
李俊江孟勐
关键词:再工业化制造业技术创新
防范中国公共债务风险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或正在对中国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同时引发公众对中国公共债务风险的忧虑。中国公共债务状况与欧债危机发生国的情况存在本质区别,在短期内并没有引爆债务危机的可能,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公共债务危机隐患不可小觑。中国应以欧债危机为前车之鉴,在调整经济结构、平衡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汲取欧债危机发生国的经验和教训,未雨绸缪地防范中国公共债务风险。
谢地孟勐
关键词:主权债务公共债务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吸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教训有效防范中国公共债务风险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生成机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延伸。全球金融危机是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诱因,但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归根结底是相关国家自身的经济和财政问题,也是债务危机发生国盲目奉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
谢地孟勐
文献传递
从技术追赶到技术前沿的后发经济增长路径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从短期来看,大部分后发国家的阶段性经济增长动因可以用技术追赶与技术前沿这两种典型的技术进步模式加以解释。从长期来看,技术追赶和技术前沿作为后发经济增长的两种动力模式也可以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共存,构成一个后发经济增长路径。后发经济增长路径遵循"技术准备—技术追赶—技术前沿"的三阶段技术演进过程,结合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可以分析探究成功追赶或赶超的典型案例国家在技术演进阶段中的后发经济增长动态,以期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和经济增长做出适宜的阶段性策略取舍提供理论指导。
李俊江孟勐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中蒙经贸合作实现“量—质—量”升级的利益平衡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维系高质量的中蒙经贸合作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特定要求。当前中蒙双边贸易合作"量"大而"质"不足,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集中于短期的高效益行为,贸易结构和投资方式单一。在与美国、俄罗斯、日本等世界经济强国抢占蒙古国贸易市场的复杂国际竞争中,我国亟待解决中蒙经贸合作的质量症结。中蒙经贸合作要实现"量-质-量"升级需要重新审视蒙古国寄予在外贸易合作中获取的真正利益诉求。我国应以平衡蒙古国利益诉求的策略来丰富中国对蒙古国的投资结构,最终通过中蒙双边贸易的互利共赢,实现中蒙经贸合作从"量"到"质"再到"量"的实质升级。
李俊江孟勐
关键词:经济增长
培育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思路被引量:10
2013年
我国现有的商业化小额信贷市场难以满足贫困农户的需要,农户贷款难的关键在于缺乏贷款抵押或担保。因而,应培育专门为农户提供用于农业生产的无抵押小额信贷服务的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以弥补商业化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供给不足,为贫困农户和传统种养业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扶持资金,以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及经济和社会地位,促进农村经营方式变革。
谢地孟勐
关键词:农村小额信贷信贷风险信用担保政策性农业保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