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淑红

作品数:159 被引量:666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1篇农业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3篇病毒
  • 34篇白血病病毒
  • 32篇禽白血病
  • 27篇禽白血病病毒
  • 26篇免疫
  • 17篇疫苗
  • 17篇网状内皮增生...
  • 16篇基因
  • 16篇传染
  • 16篇传染性
  • 14篇禽网状内皮增...
  • 13篇法氏囊
  • 13篇法氏囊病
  • 12篇共感染
  • 11篇禽网状内皮组...
  • 11篇J亚群
  • 10篇毒株
  • 10篇沙门菌
  • 9篇野毒
  • 9篇免疫抑制

机构

  • 158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扬州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山东省农业科...
  • 3篇泰山医学院
  • 3篇江苏省家禽科...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益生畜禽...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动物卫生...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畜牧兽...
  • 1篇中国动物疫病...
  • 1篇泰安市畜牧局
  • 1篇山东和康源生...

作者

  • 158篇孙淑红
  • 84篇崔治中
  • 21篇王波
  • 20篇刘绍琼
  • 15篇姜世金
  • 14篇丁家波
  • 9篇柴家前
  • 9篇王健
  • 8篇崔言顺
  • 8篇王海明
  • 8篇杨树青
  • 7篇张志
  • 7篇赵鹏
  • 5篇郭慧君
  • 5篇朱瑞良
  • 5篇王秀臻
  • 5篇王丹
  • 5篇王世新
  • 5篇张永光
  • 5篇赵成棣

传媒

  • 19篇畜牧兽医学报
  • 11篇中国家禽
  • 11篇山东畜牧兽医
  • 11篇中国预防兽医...
  • 9篇中国兽医学报
  • 8篇微生物学报
  • 6篇养禽与禽病防...
  • 5篇中国兽医杂志
  • 5篇中国病毒学
  • 4篇病毒学报
  • 4篇中国兽药杂志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肉品卫生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9篇2005
  • 10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年~2016年江苏盐城地区市场活禽与野生鸟类中J亚型禽白血病分子病原学调查被引量:4
2016年
为调查江苏省盐城地区市场活禽与野生鸟类中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5年~2016年采集市场活禽粪便样品636份、野生鸟类粪便样品826份,提取RNA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LV-J;利用普通PCR扩增阳性样品gp85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636份活禽粪便样品中有7份为阳性、826份野生鸟类粪便样品为阴性。PCR扩增、克隆测序得到2个当地土鸡ALV-J分离株的gp85基因,与国内外ALV-J参考病毒株同源性为87.6 %~95.3 %,并且2个样品在进化树的不同分支。本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活禽存在ALV-J感染,野生鸟类并未发现ALV-J,表明加强活禽流通过程中禽白血病的防控工作势在必行,同时需继续加强对野生鸟类中ALV-J的监测。
杨树青贠鲁祥王丽媛王海明鞠孜敬孙淑红
关键词:活禽市场野生鸟类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
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的致病性及其在我国鸡群中的感染状态,然后探讨了REV感染能严重抑制对多种疫苗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以及REV与MDV和PFV问的基因重组将加速其它病毒的变异,最后研究了RE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崔治中孙淑红张志丁家波
关键词:病毒感染流行病学
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04年
通过 PCR方法扩增马立克氏病病毒 (Marek′s disease virus,MDV) Md11株的 pp38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zeo(+)中。阳性克隆鉴定后 ,在脂质体作用下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检测到了 pp38在 CEF中的表达。
姜世金丁家波张志孙淑红王玉杨汉春崔治中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PP38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鸡胚成纤维细胞
地方土鸡感染马立克野毒与疫苗毒的鉴定
引言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近年来,接种CVI988/Rispens疫苗的鸡群多有肿瘤出现,但在实验室诊断中常仅检测到MD疫苗毒而无法检测到野毒。2014年7月,江苏...
王海明王丹王世新孔祥伟苏帅孙淑红
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ALV-J与REV的共感染及其分子变异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与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的感染状态,同时对J亚型ALV(ALV-J)分离株的囊膜糖蛋白基因(env)和非编码区3′UTR序列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并对近十年的分离株非保守序列区段进行统计比较,探讨ALV-J分子变异趋势。【方法】取7只300日龄皖南黄肿瘤病鸡分别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IFA检测肝脏组织切片后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培养后的IFA以及PCR方法检测。【结果】7只皖南黄肉种鸡有6只同时感染ALV-J与REV,而且ALV-J和REV已经共感染同一个肝细胞。取2个ALV-J分离株进行env基因与非编码区3′UTR扩增与序列分析,两分离株的env全长均为1 704 bp,3′UTR全长均为400 bp,3′UTR区段rTM和E元件同发生双缺失;3′UTR-E元件与近十年国内来自白羽肉鸡的ALV-J分离株比较,基因缺失表现为共性,但3′UTR-rTM基因缺失呈现多样性;5′LTR作为保守序列较之前所有国内外毒株有11 bp缺失。【结论】研究发现,地方品种皖南黄肉种鸡群存在ALV-J与REV的共感染,且呈现普遍性(6/7),表明地方品种鸡高肿瘤发生率与ALV-J、REV共感染密切相关;ALV-J的基因缺失主要集中于3′UTR-E与3′UTR-rTM,3′UTR-E元件基因缺失显示,皖南黄肉种鸡群ALV-J分离株与近十年国内来自白羽肉鸡的ALV-J分离株有共同的来源。
张振杰刘绍琼王波崔治中张永光孙淑红
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共感染
江苏盐城地区活禽市场与野生鸟类中J亚型禽白血病分子病原学调查
杨树青孙淑红
4个传染性囊病野毒株的致病性试验
2010年
唐德宏吴永启郝明飞张帅孙见丁源孙淑红
关键词:传染性囊病病毒致病性试验野毒株接触性养禽业
PCR结合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禽多瘤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2021年
鹦鹉幼雏病是由禽类多瘤病毒(APV)引起的多种鹦鹉雏鸟死亡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严重危害鹦鹉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APV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APV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VP1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731 bp的核苷酸DNA,并用DIG标记,制备用于检测APV的特异性核酸探针;对制备的探针进行灵敏度检测,同时与普通PCR进行敏感性比较;使用制备的探针,对经分离鉴定和制备保存的其他7种禽病毒核酸进行特异性检测;用该核酸探针,对疑似感染APV的鹦鹉病料进行斑点杂交检测,并对鉴定为阳性的APV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探针可检测到2 pg量的APV特异性核酸片段;仅APV-VP1阳性核酸显色,呈现阳性反应,而阴性核酸和其他7种禽病毒核酸均不显色,呈阴性反应。结果表明:建立的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临床初步诊断。本方法的建立为我国开展AP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撑。
张富友于晓慧蒋文明孙淑红赵鹏刘华雷李阳
关键词:核酸斑点杂交遗传进化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于1988年首先发现于英国,随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崔治中等在1999年也分离到了该病原,并对该分离株做了致病性试验。除了引起肿瘤外,最近还发现雏鸡感染ALA-J后,其生长性能低于未感染的肉鸡。自该病出现以来,已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
柴家前王贵强孙淑红郭慧君崔治中
关键词: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致病性试验分离株养禽业
3个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间的抗原同源性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分别以鸡新城疫病毒(NDV)基因Ⅱ型弱毒疫苗株L aSota、基因Ⅶ型鸡源野毒株Y 98F 9和基因Ⅵ型鸽源野毒株PB 9601为灭活疫苗,制备相应的抗血清。将3株病毒分别与相应的抗血清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H I)和在细胞培养上做交叉病毒中和试验(V I),以此比较3个基因型病毒间的抗原同源性关系。在交叉H I中,L aSota株与基因Ⅶ型的Y 98F 9株间的同源性为90.0%,而基因Ⅵ型的鸽源PB 9601株与Y 98F 9株间的抗原同源性仅为74.2%,与L aSota株间的抗原同源性更低至65.2%。在交叉V I中,也表现出非常类似的同源性关系,L aSota株与Y 98F 9株间的同源性为90.1%,而鸽源PB 9601株与Y 98F 9株间的同源性也仅为75%,与L aSota的同源性进一步低至65.8%。
邱玉玉孙淑红李晓霞崔治中
关键词:鸡新城疫病毒基因型抗原性血凝抑制试验病毒中和试验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