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杰

作品数:63 被引量:25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8篇中医
  • 7篇血液
  • 7篇破骨
  • 7篇骨细胞
  • 7篇分化
  • 6篇代谢
  • 6篇血液透析
  • 6篇骨质
  • 6篇骨质疏松
  • 5篇蛇床子
  • 5篇蛇床子素
  • 5篇破骨细胞
  • 5篇破骨细胞分化
  • 5篇细胞分化
  • 5篇骨细胞分化
  • 4篇验案
  • 4篇失眠
  • 4篇病机
  • 3篇信号

机构

  • 5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2篇沭阳县中医院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63篇孙杰
  • 28篇郭杨
  • 28篇马勇
  • 7篇李佳
  • 6篇李一北
  • 4篇陆瑾
  • 3篇李一北
  • 3篇王佳
  • 3篇李佳
  • 3篇万秀贤
  • 3篇郭立中
  • 3篇钟婕婷
  • 3篇庄铭元
  • 2篇冯占荣
  • 2篇徐桂华
  • 2篇马俊杰
  • 2篇朱海峰
  • 2篇吴宁
  • 2篇王玉
  • 1篇王小龙

传媒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中医骨伤...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7篇2023
  • 8篇2022
  • 15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研究进展及其现代应用迷思被引量:5
2021年
目前尚无补肾名方龟鹿二仙胶在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系统性总结。本研究整理和分析龟鹿二仙胶相关文献,临床研究发现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减轻全身骨痛。基础研究认为龟鹿二仙胶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代谢指标,且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然而现有研究存在研究数量少、临证应用方法迥异、细胞干预方式争议的问题,对进一步应用龟鹿二仙胶治疗骨质疏松症造成了阻碍,亟待将来研究重点解决。
司誉豪马勇许奇李绍烁郭杨潘娅岚王礼宁刘孟敏孙杰涂鹏程吴承杰杨光露王建伟尹恒
关键词:龟鹿二仙胶骨质疏松症
风药治疗颈椎病应用探析被引量:4
2021年
颈椎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为颈椎病的外因之首,亦为重要病理因素。风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风木属性,既可于风寒湿型颈椎病中发散祛邪、温阳开窍;又可于气滞血瘀型颈椎病中活血通络,行其壅滞;还可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中燥湿化痰,祛其浊瘀;其增补肝肾之功又可在肝肾不足证型中助其补虚;其温阳通窍之效于颈椎病诸证皆适用;另其尚可引经上达以携药直达病所。风药是为治疗颈椎病之要药。
常鹏飞刘孟敏孙杰黄桂成马勇郭杨
关键词:颈椎病
天宗穴在不同体位下的穴位选取思路及基于其主治特异性的思考被引量:2
2021年
天宗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按其体表分布位于肩胛区,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其主治特性与其解剖部位具有高度相关性。临床中由于患者治疗体位的差异性,天宗穴的体表位置可出现一定的偏移,因此为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需要考虑不同体位下天宗穴的具体定位,以及根据其经络归属、解剖位置剖析其主治规律。
张小玉陆瑾孙杰王玥魏心昶丁婀慧蒋秋雯
关键词:穴位天宗穴体位
舌针结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及对血清E_(2)、FSH、LH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舌针结合体针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症状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采用舌针结合体针治疗,操作时先取体针针刺穴位:百会、太阳、印堂、神门、内关等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然后取舌针穴位:心穴、肝穴、肾穴等,进针0.5~1 mm,进针后进行小幅度(<90°)捻转3次,快速出针,不留针,尽量避免出血。针刺疗程为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因子成分评分及总评分、Kupperman总评分、血清E2、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PSQI各项因子成分评分及总评分、Kupperman总评分、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总有效率为92%(23/25)。[结论]舌针结合体针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围绝经期症状,同时能使血清FSH、LH水平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
孙杰陆瑾魏心昶张小玉丁婀慧蒋秋雯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舌针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
郭立中教授辨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验案2则被引量:1
2010年
导师郭立中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于内科危急重症及疑难杂病的治疗。兹选其辨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验案两则,以供同道参考。
孙杰王佳万秀贤庄铭元钟婕婷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验案
归脾丸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归脾丸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5期、CKD贫血,中医诊断为脾虚、血虚证等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干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脾丸,共治疗60d,2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b明显升高(P〈0.05~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hs-CRP、IL-6皆有明显下降(P〈0.05~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归脾丸具有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抗炎作用。
孙杰马俊杰张以来魏善斋
关键词:归脾丸MHD炎症因子
桑白皮汤加减治疗老年痰热郁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研讨
2023年
目的探讨对老年痰热郁肺型肺炎患者采用桑白皮汤加减方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痰热郁肺型肺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施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施以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研究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参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参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痰热郁肺型肺炎患者采用桑白皮汤加减方法完成治疗后,对于患者疗效提升,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缩短,降钙素原水平、白细胞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降低,可以获得确切效果。
赵富民姜楠李一北孙杰
关键词:临床疗效
扶阳宣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运用扶阳宣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名既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及甲钴胺8周,治疗组口服扶阳宣痹汤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及停药1周后对观察对象进行VAS评分和JOA评分,并在治疗8周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治疗率为63.64%。治疗4周、8周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少,JOA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对比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停药1周后VAS评分较前升高,JOA评分较前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停药1周后VAS评分、JOA评分较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扶阳宣痹汤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效果明显,整体疗效平稳持续。
孙杰马勇郭杨王礼宁顾鸣
温肾通络止痛方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2023年
目的观察温肾通络止痛方对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探讨其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多糖建立炎性巨噬细胞模型,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体外建立破骨细胞诱导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温肾通络止痛方冻干粉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将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通过ELISA检测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中IL-6、TNF-α、TGF-β、IL-10的表达,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INOS、TNF-α蛋白的表达。采用TRAP染色及F-actin免疫荧光检测温肾通络止痛方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温肾通络止痛方冻干粉48h 125μg/mL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效果最好(P<0.01)。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的表达升高,IL-10、TGF-β的表达降低;经温肾通络止痛方干预后IL-6、TNF-α的表达降低,IL-10、TGF-β的表达升高,且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p-p65/p65、TNF-α、INOS蛋白表达升高(P<0.01),IκBα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中p-p65/p65、TNFα(P<0.01)、INOS(P<0.01)的蛋白表达降低,IκBα的表达升高(P<0.05)。TRAP和F-actin检测结果显示,各中药组均能减少破骨细胞数目,减小F-actin环面积,并减少环的数目,且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韩秋革郭杨马勇王礼宁潘娅岚刘孟敏余自层孙杰员浬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破骨细胞分化NF-ΚB信号通路
从筋骨理论探讨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机与手法治则被引量:12
2020年
脊柱退行性疾病(SDD)是骨伤科常见病,其发病率高,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手法治疗是SDD重要的治疗手段。中医认为"筋骨平衡"是脊柱健康的标志,筋在外稳定脊柱,骨在内支撑脊柱。"筋骨失衡"是SDD发病机制。笔者以脊柱筋骨力学平衡为切入点,结合SDD发生发展过程中"筋-骨"病机演变规律,基于脊柱失衡的现代研究归纳脊柱筋骨失衡的病理特点,探讨SDD的发病机制,阐述以理筋和正骨相结合,恢复脊柱筋骨平衡为原则的手法治疗理念。
於浩马勇马勇司誉豪郭杨顾鸣
关键词:脊柱退行性疾病手法治疗治则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