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昆昆 作品数:49 被引量:334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对化疗失败的进展期骨肉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开放、前瞻性、单中心临床研究结题报告(clinicaltrials注册号:NCT03359018) 目的 对一线化疗过程中进展的骨肉瘤患者,本中心的前瞻单臂临床研究已证实甲磺酸阿帕替尼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但是疗效持续的时间与同类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类似,... 谢璐 许婕 郭卫 孙馨 刘奎生 郑丙鑫 任婷婷 黄怡 汤小东 燕太强 杨荣利 孙昆昆 沈丹华 李原T1aN0M0期浸润性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完整切除的病理分期为T1aN0M0的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177例接受肺叶切除的T1aN0M0浸润性肺腺癌病例,根据国际肺腺癌新病理分型系统(IASLC/ATS/ERS)进行重新分型.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淋巴血管浸润(LVI)、新病理分型与无复发生存(RFS)率的关系,统计学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结果 总体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3.7%.LVI和新病理分型与5年无复发生存率有相关(P<0.05).低危组中的乳头状、鳞屑样、腺泡样为主型的预后显著优于高危组中的混合乳头状、实性和微乳头状为主型.男性患者中高危组的患者更多[校正比值比(OR):2.214,95%可信区间(CI):1.050 -4.668,P<0.05],且LVI有相对更多的趋势(校正OR:2.091,95% CI:0.938 -4.662,P>0.05).结论 IASLC/ATS/ERS新病理分型中的实性和微乳头状为主型是T1aN0M0期肺腺癌术后复发的唯一危险因素,提示这类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 周礼馨 陈克终 杨帆 廖贻达 孙昆昆 鲍冬梅 姜冠潮关键词:肺腺癌 复发 PKCθ可作为CD117阴性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标志物 目的探讨 PKCθ作为 CD117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病例免疫组织化学的客观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临床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的 CD117阴性病例7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检测手术切... 康益龙 王志强 叶颖江 孙昆昆 郑红芳 王杉文献传递 水泡状胎块中p57、p53及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p57、p53和Ki-67的表达在水泡状胎块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74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72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和79例水肿性流产胎(hydropic abortion,HA)三组病变组织中p57、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以正常成熟胎盘(normal mature placenta,NMP)10例为正常对照。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及血中HCG浓度在鉴别各组疾病中的价值。结果:p57在CHM组中的表达明显低于PHM组、HA组及NMP组(P〈0.01);p53和Ki-67在PHM组和CHM组的阳性表达高于HA及NMP组(P〈0.05)。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发病高峰在21~25岁,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发病高峰在25~30岁,水肿性流产胎发病高峰在30~35岁。PHM组患者血中β-HCG含量高于CHM组,CHM组又高于HA组。结论:Ki-67和p53的表达对于鉴别水泡状胎块与流产水肿绒毛有重要价值,但对于区别完全性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其价值有限;而p57蛋白在CHM和PHM的表达和分布有明显差异,可作为水泡状胎块分型诊断的客观辅助指标。HA、PHM和CHM的发病高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作为辅助鉴别诊断的参考。患者血中HCG的浓度是鉴别水泡状胎块与水肿性流产胎重要的临床客观辅助指标。 陈昊宾 孙昆昆 戴林 陈云新 黄绍花关键词:水泡状胎块 部分性 P57 P53 Β-HCG 乳腺癌直肠转移一例 2009年 患者女,56岁。2000年8月因左侧乳腺癌就诊于我院乳腺中心,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瘤6.0cm×7.0cm. 郭嘉嘉 杨德起 孙昆昆 沈丹华关键词:左侧乳腺癌 直肠转移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软骨肉瘤(clear cell chondrosarcoma,CCC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陷阱、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23例收治并手术治疗的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患者资料,其中男21例,女2例;年龄(45.78±16.19)岁(范围:27~72岁)。21~40岁8例(35%),41~60岁10例(43%),61~80岁者5例(23%)。发病部位股骨8例,骨盆7例,胸腰椎4例,骶骨3例,胫骨1例。术前穿刺及术后大体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5%硝酸脱钙处理,石蜡包埋,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收集术前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术后显微镜下病理组织学表现及免疫表型,归纳总结透明细胞软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23例透明细胞软骨肉瘤中影像学均显示骨质破坏,部分病例为境界相对清楚的溶骨性破坏,部分病例有硬化缘。7例术前有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肿瘤组织大体灰白灰红色,部分病例可见瓷白色软骨样区域。镜下肿瘤细胞圆形、多角形,部分胞浆透亮,境界清楚,部分胞浆嗜酸性,细胞核圆形、居中,核分裂像罕见。常常可见结节状分布的软骨样基质及幼稚的编织骨,散在多核破骨巨细胞样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不同程度的表达S-100、D2-40、EMA、Vimentin、p16、SATB2,表达不具备特异性。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整块切除,术后出现复发10例(43.5%),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透明细胞软骨肉瘤是软骨肉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具有低度恶性生物学行为,准确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结合,外科整块切除预后较好。 孙昆昆 谢璐 郭卫 孙亦雯 孔方舟 沈丹华关键词:软骨肉瘤 病理学 疾病特征 二代测序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测序技术在肿瘤研究及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采用该方法可以对肿瘤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并试图通过这一过程寻找针对性更强,存在潜在治疗收益的药物,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常规治疗失败的肿瘤。这种方法在一些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在异质性很强的肉瘤治疗中,目前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分子水平检测能否反映出肿瘤生物行为特性,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文献明确二代测序技术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现状。 姬涛 李明 许婕 孙昆昆 吴翀 郭卫关键词:骨与软组织肿瘤 肉瘤 靶向治疗 骨转移和肺转移的骨肉瘤基因组学表现差异 2023年 目的探讨初始骨转移与肺转移的骨肉瘤基因组学表现差异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21年5月1日至10月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38例高级别骨肉瘤患者肿瘤新鲜标本及部分石蜡包埋标本,男29例、女9例,年龄(19.6±2.2)岁(范围6~61岁)。38例中12例发生初始骨转移、26例发生初始肺转移,其中15例(40%,15/38)具有原发灶和转移灶的配对标本。应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及转录组测序,并随治疗进程获取肿瘤演进过程中的新鲜配对标本,分析不同进展模式的骨肉瘤配对标本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进一步根据其基因型表现进行疾病亚分类,将基因学表现与临床过程进行关联。结果骨转移组以单核苷酸变异为主(83%,10/12),肺转移组以结构变异为主(58%,15/26)。骨转移组的肿瘤突变负荷为4.9(2.8,12.0)、新抗原负荷为743.0(316.5,1034.5),较肺转移组的2.4(1.4,4.5)和128.5(49.0,200.5)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3)。突变谱示骨转移组[0.33(0.13,0.60)]和肺转移组[0.10(0.00,0.13)]在与年龄有关的基因特征1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以随机表法每组各选择3例患者进行多色免疫荧光染色,骨转移组中1例发现了三级淋巴结构。通过对配对标本进行进化图谱分析发现骨肉瘤配对标本的已知基因呈高度保守。结论以单核苷酸变异为主而非结构变异的骨肉瘤可能容易发生初始骨转移,此类患者年龄更大,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源性可能更高。 蔡震宇 佘艳春 谢璐 王涵 杜志业 李原 任婷婷 许婕 孙馨 孙昆昆 沈丹华 汤小东 郭卫关键词:骨肉瘤 肿瘤转移 基因组学 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6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un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sarcoma,UE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宫腔内占位和阴道出血;肿瘤大体呈息肉样,突入宫腔;镜下见肿瘤组织分化差,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象丰富(>10个/10 HPF),坏死常见;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10、ER、PR、desmin、SMA、CK、EMA阴性,vimentin、EGFR阳性;6例随访6个月~4年,3例死于肺转移。结论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具有高度恶性。肿瘤组织分化差,细胞异型明显,常见坏死,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 牛多山 陈海玲 扬杰 孙昆昆 沈丹华关键词:子宫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大体呈结节状,镜下见边缘区B细胞结节样增生,并向周围肺泡和肺泡间质弥漫性浸润,形成特征性的飘带样和串珠样结构。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20、CD79a、Igλ、BCL-10阳性,CD3、CD45RO、CD5、CD23、CyclinD1、CD10、BCL-2阴性。结论:肺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较为少见,组织形态特征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 牛多山 孙昆昆 陈云新关键词: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