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民

作品数:46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州市越秀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污水
  • 9篇污泥
  • 8篇水处理
  • 6篇渗滤
  • 6篇渗滤液
  • 6篇脱氮
  • 6篇污水处理
  • 6篇垃圾
  • 6篇垃圾渗滤
  • 6篇垃圾渗滤液
  • 5篇水厂
  • 5篇水处理工艺
  • 5篇浊度
  • 5篇污染
  • 5篇污水处理工艺
  • 5篇活性污泥
  • 5篇废水
  • 5篇处理工艺
  • 4篇藻类
  • 4篇排放标准

机构

  • 44篇广州市市政工...
  • 9篇沈阳建筑大学
  • 8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吉林市自来水...
  • 1篇吉林市水务集...
  • 1篇国电环境保护...

作者

  • 46篇孙志民
  • 14篇隋军
  • 11篇徐晓然
  • 9篇马振强
  • 9篇李捷
  • 7篇刘国祥
  • 6篇陈贻龙
  • 6篇邱维
  • 5篇杜成银
  • 5篇彭勃
  • 5篇董浩韬
  • 4篇刘强
  • 3篇宗春香
  • 3篇孙明泉
  • 3篇吕浩
  • 2篇杜平
  • 2篇迟守平
  • 2篇李克非
  • 2篇汪传新
  • 2篇蒋白懿

传媒

  • 8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给水排水
  • 3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辽宁化工
  • 2篇广东化工
  • 2篇供水技术
  • 1篇广西轻工业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AAO+MBR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OAAO+MBR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其在倒置A<Sup>2</Sup>/O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前置好氧池,同时,利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二沉池沉淀单元。在该工艺中,经预处理后的污水...
隋军李捷马振强陈贻龙孙志民彭勃邱维杜成银
文献传递
新型气浮—沉淀工艺建设经济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新型气浮—沉淀工艺,是一种能在一个池子内同时实现气浮和沉淀两种工艺切换运行的新型给水处理工艺形式,针对规模为20000m3/d的新型气浮-沉淀工艺和传统的沉淀+气浮工艺构筑物进行计算,并对其占地面积以及建设投资方面做的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不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建设费用方面,新型气浮—沉淀工艺都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徐晓然孙志民
关键词:占地面积
活性污泥对垃圾渗滤液吸附等温线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MLSS为6000mg/L的活性污泥为吸附剂,对水样进行三级吸附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曝气时间、pH和污泥浓度对活性污泥吸附量的影响及活性污泥吸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吸附等温线。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吸附平衡时间为2h,pH为3~9时,活性污泥吸附量几乎不变。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活性污泥的吸附量增大,污泥浓度升至6000mg/L后吸附量变化不大。一级、二级活性污泥吸附等温线更好的符合Freundlich公式等温式,吸附常数n介于1~10之间,说明活性污泥是良好的吸附剂,三级活性污泥吸附等温线则更好的符合Iangmuir公式等温式。
李鑫蒋白懿孙志民徐晓然
关键词:活性污泥垃圾渗滤液吸附等温线
带气絮体在气浮分离区运动的数值模拟
2010年
目的研究水处理构筑物内的流动以及絮体在池内的运动,为气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等圆直径作为带气絮体的特征粒径,通过图像法来计算带气絮体的密度,得出带气絮体直径-密度的函数关系.以上述得到的结果作为Fluent中DPM(DiscrectPhaseMod-el)模型的粒子粒径-密度设定的依据,对两相流进行计算.结果在模型分离区中对不同位置的带气絮体运动速度进行观测,其速度一般在10~20mm/s.以图像法得到分离区中带气絮体的直径-密度函数关系来表示絮体颗粒物理特性,当进水量Q为20m3/h,回流比R为9%,投加15mg/L三氯化铁时,带气絮体粒径-有效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ρ0-ρ=0.0002D-1.6845.结论以图像法得到分离区中带气絮体的直径-密度函数关系来表示絮体颗粒物理特性,结合Flu-ent的DPM(离散相)模型来模拟带气絮体在气浮分离区的运动是可行的.
刘强吕浩孙志民杜平苗音婷
关键词:数值模拟气浮FLUENT絮体
一种污水物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的污水物化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具体步骤:(1)测定污水的pH值;(2)当污水的pH值超出pH=5-8的范围时,投加酸或碱进行调整至pH=5-8;(3)向在步骤(2)中的污水中投加复合还原剂,并进行反应...
孙志民
文献传递
一体化净水供水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体化净水供水方法,其包括的处理步骤如下:(1)抽取原水注入膜过滤装置中进行处理;(2)经膜过滤装置处理过的出水通过水泵注入储水罐;(3)在储水罐中加入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处理;(4)储水罐中经消毒后的水直接输出进...
孙志民隋军徐晓然刘国祥
文献传递
AAOA/MBR工艺优化运行参数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AAOA/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同时对该工艺的优化运行、节能降耗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A2/O工艺后增设一缺氧段,同时配合多点进水方式,可提高污水中固有碳源的有效利用,增强AAOA/MBR系统的脱氮效能,实现出水TN<7 mg/L。对于AAOA/MBR工艺而言,内循环总量的增加并不能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合理的内循环量分配可在节能降耗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李捷隋军马振强孙志民董浩韬徐晓然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内循环脱氮除磷
混凝/预氧化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拟柱孢藻的效能被引量:10
2019年
饮用水源中藻类的大量繁殖极易给饮用水的生产带来诸多困难,尤其是对于微污染水中拟柱胞藻这种线状藻类。考察了不同混凝剂和预氧化剂对藻类的去除效果,并据此在水厂进行了氯梯度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单独釆用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除藻效果优于氯化铁,预氯化的除藻效果优于高链酸钾预氧化。预氧化剂的投加可以明显改善水中由于藻类活动而形成的小尺寸的松散絮体,进而形成尺寸较大、密实度较高、沉降性较好的絮体。生产性试验表明,对于这种典型的低纬度微污染水库水,采用PAC最佳投加量为15 mg/L,同时将前加氯量控制在2.0 ~3.0 mg/L时,对藻类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2%以上,并且可以使沉后水浊度控制在1.60 NTU以下。这为低纬度地区微污染水中拟柱砲藻的去除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任鹏飞蒋白懿何南浩李振兴唐曾晖周午阳孙志民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混凝预氧化浊度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步骤如下:(1)将垃圾渗滤液输入UASB中进行厌氧处理;(2)经UASB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输送至SBR池进行处理;(3)将经SBR池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输入到物化池进行物化处理;(4)...
孙志民隋军汪传新周建华李鑫
文献传递
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去除藻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一种适用于净化江、河、湖泊、水库原水的气浮与沉淀固液分离去除藻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具体步骤如下:(1)对江、河、湖泊、水库原水进行检测;(2)根据上述检测结果,向原水中投加絮凝剂或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
孙志民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