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登福

作品数:606 被引量:1,29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8篇期刊文章
  • 125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1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3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302篇肝癌
  • 246篇细胞
  • 170篇肝细胞
  • 113篇基因
  • 96篇蛋白
  • 75篇细胞癌
  • 74篇肝细胞癌
  • 69篇肿瘤
  • 67篇转录
  • 54篇癌变
  • 53篇癌组织
  • 50篇肝炎
  • 45篇肝癌组织
  • 44篇血管
  • 44篇病毒
  • 41篇细胞性
  • 41篇免疫
  • 41篇分子
  • 41篇肝细胞性
  • 37篇胰岛素样

机构

  • 447篇南通大学
  • 140篇南通医学院附...
  • 19篇南通医学院
  • 7篇南通大学第二...
  • 7篇德岛大学
  • 5篇南通市第一人...
  • 5篇南通大学附属...
  • 4篇苏州大学
  • 4篇南通市肿瘤医...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南通市第三人...
  • 2篇南通市中医院
  • 2篇海安县人民医...
  • 2篇启东市传染病...
  • 2篇海安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05篇姚登福
  • 186篇邱历伟
  • 140篇吴玮
  • 118篇吴信华
  • 110篇姚敏
  • 93篇董志珍
  • 80篇孟宪镛
  • 66篇赛文莉
  • 54篇杨君伶
  • 53篇王理
  • 50篇吴玮
  • 47篇郑文杰
  • 42篇蒋道荣
  • 40篇张海健
  • 39篇黄介飞
  • 35篇严晓娣
  • 33篇陆建新
  • 27篇陈洁
  • 24篇时运
  • 24篇苏小琴

传媒

  • 58篇中华肝脏病杂...
  • 54篇胃肠病学和肝...
  • 40篇南通大学学报...
  • 29篇南通医学院学...
  • 26篇交通医学
  • 24篇世界华人消化...
  • 24篇江苏医药
  • 17篇现代医药卫生
  • 14篇临床肝胆病杂...
  • 9篇中国交通医学...
  • 9篇中华临床医师...
  • 9篇第九届全国肝...
  • 9篇第八届中国肿...
  • 9篇第十四届全国...
  • 7篇中华消化杂志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临床检验杂志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5篇第五届全国肝...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26篇2017
  • 22篇2016
  • 39篇2015
  • 41篇2014
  • 32篇2013
  • 33篇2012
  • 26篇2011
  • 19篇2010
  • 34篇2009
  • 35篇2008
  • 23篇2007
  • 40篇2006
  • 36篇2005
  • 29篇2004
6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卡托普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皮素转换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干预ECE-1和ECE-1mRNA的表达,探讨ACEI与内皮素(ET)系统的相互作用。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卡托普利干预组;以喂高脂饮食方法建立SD大鼠AS模型,使用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进行干预;在AS形成过程中,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组动脉组织中ECE-1蛋白质表达与胞内定位;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各组ECE-1mRNA表达和卡托普利干预对ECE-1mRNA表达的影响;并提取动脉血管膜,分析组织ECE-1的活性和以放射免疫法检测不同动物组血中ET-1的含量。结果正常组大鼠的内皮细胞和中膜SMC中有ECE-1微弱表达(4.32±0.05),阳性染色常位于细胞膜和胞质内;AS组大鼠的内皮细胞和内膜SMC中ECE-1表达显著增高(10.56±0.28,P<0.01)。干预鼠主要在内皮细胞和中膜SMC中表达较弱(4.54±0.13),AS鼠显著高于对照鼠和干预鼠(P<0.01)。AS鼠ECE-1mRNA表达明显高于干预组与正常组(P<0.01),表达水平分别为2.04±0.18、0.83±0.01和0.88±0.02;AS鼠ECE-1酶活性高于正常鼠和干预鼠(P<0.05);AS鼠血ET-1均值为79.42 pg/mL明显高于正常鼠32.25 pg/mL和干预鼠36.83 pg/mL(P<0.01)。结论ACEI类药物能下降血ET-1水平,可能与抑制ET-1产生的关键酶ECE-1有关,其结果有助于解析ACEI防治AS的机制。
徐正平朱健华邹瑞秀丁志坚蒋建光姚登福
关键词:内皮素转换酶-1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素-1卡托普利
定量分析肝癌特异性GGT对肝癌诊断和鉴别价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癌特异性GGT同工酶区带 (HSB)、铁蛋白 (SFn)、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脂质结合唾液酸 (LSA)浓度改变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定量检测了肝癌、慢性肝病和肝外肿瘤患者血清HSB、SFn、TNF α和LSA浓度 ,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临床意义。结果 肝癌组血清HSB浓度经导管动脉栓塞 (TAE)前明显异常 ,同时也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外肿瘤病人 (P <0 0 0 1) ;SFn、LSA和TNF α水平在肝癌组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 ,但与其他肿瘤无鉴别价值 ;肝癌组HSB、SFn、LSA和TNF α的阳性率分别为 91 1%、5 3 3 %、67 8%和 86 7%。结论 资料证明HSB定量和定性检测均优于SFn、LSA和TNF α浓度分析 。
董志珍姚登福邱历伟吴玮吴信华孟宪镛
关键词:肝细胞癌HSB铁蛋白LSA
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的动态表达与改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Ang-2)的动态改变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诱发雄性SD大鼠肝细胞癌变,观察癌变过程中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Ang-2和VEGF动态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诱癌过程中鼠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及肝癌形成的动态变化;血Ang-2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105.23±19.23ng/L、肝细胞变性组为140.17±25.16ng/L、癌前病变组为203.75±23.83ng/L和癌变组为222.39±23.31ng/L,随着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呈梯度增加,肝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变性组(P<0.001);癌变过程中Ang-2与VEGF的动态改变呈显著正相关(r=0.785,t=8.00,P=0.000)。结论:肝细胞癌变过程中Ang-2及VEGF呈过表达状态,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新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赛文莉姚登福邱历伟姚宁华邰伯军吴玮杨君伶
关键词:肝癌血管生成素-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法
实验性鼠肝癌γ-谷氨酰移换酶及其同工酶的生物化学研究
姚登福
下调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肝癌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1)表达及靶向其基因转录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自身配对法收集术后肝癌及癌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HIF-1胞内表达及分布;按照HIF-1基因序列合成miRNA,筛选干扰效率最佳者转染肝癌(HepG2)细胞,以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转录和蛋白表达;并以miRNA转染联合阿霉素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细胞中HIF-1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肝癌及癌周组织HIF-1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位于胞浆和部分胞核,呈均匀表达,中央静脉周围明显;其阳性率癌组织为80%,低于癌旁100%表达(2=22.35,P<0.001);与瘤体大小和分化程度相关;HepG2细胞经miRNA干扰后,HIF-1在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87%和56%,发生细胞凋亡(22.46%±0.61%)和G1期阻滞(61.49%±1.12%,P<0.01);加入阿霉素后细胞凋亡率和G1期细胞分别增至36.99%±0.88%和65.68%±0.91%.结论:HIF-1过表达与肝癌密切相关,以特异性miRNA靶向HIF-1,可调控细胞周期,通过加速凋亡的机制抑制癌细胞增殖.
王理姚敏顾星时运邱历伟陆少林姚登福
关键词:肝癌缺氧诱导因子-1MIRNA基因沉默增殖抑制
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基于天然产物单体和纳米探针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基于天然产物单体和纳米探针的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为通过酰胺化反应,将天然产物单体与氨基化PEG连接成药物分子‑PEG的聚合物,然后通过相转移的方法将该聚合物连...
李景源邵义祥姚登福朱顺星蒋茂荣刘春
文献传递
肝癌组织HSPgp96表达与HBV DNA复制及病理学特征研究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HSP)gp96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 HSPgp96的表达,...
吴信华姚登福邰伯军章建国邱历伟吴玮
文献传递
肝癌组织IGF-Ⅱ表达与HBV DNA复制及病理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Ⅱ)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 IGF-Ⅱ的表达,...
邱历伟姚登福吴信华吴玮苏小琴邹黎
文献传递
肝病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酶学变化
1998年
为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复制及其酶学改变的关系,将患者血清中HGV-RNA提取,经逆转录合成HGV-CDNA,再以巢式PCR检测,并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腺苷脱氨酶(ADA)和鸟嘌呤酶(GUA)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228例肝病组中HGV-RNA阳性率为10.5%,在174例非肝病组中阳性率为7.5%。在HGV-RNA阳性37例中,HBV-DNA阳性13例,占35.1%;HCV-RNA阳性6例,占16.2%;HGV、HBV和HCV都阳性2例,占54%。37例庚肝中,ALT异常33例,占89.2%;ADA异常26例,占70.3%;GUA异常17例,占459%。说明血清ALT仍是反映HGV复制的最敏感的酶学标志物。
陆建新姚登福吴玮吴信华蒋道荣邱历伟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肝酶
肝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型基因型及其C基因变异的比较分析
1996年
肝病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型基因型及其C基因变异的比较分析姚登福,孟宪镛,黄介飞,清水一郎,伊东进地处肝癌高发地区的南通市郊,不同人群中HCV感染率已有报道[1],HBV感染仍较HCV感染为重,但尚未见HCV的基因分型以及该病毒C基因序列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
姚登福孟宪镛黄介飞清水一郎伊东进
关键词:肝病HCV基因型C基因变异
共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