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美艳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孕妇
  • 2篇妊娠期
  • 2篇子宫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凋亡
  • 1篇动脉栓塞
  • 1篇动脉栓塞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血栓栓塞症
  • 1篇血压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标志物
  • 1篇移植瘤
  • 1篇阴道

机构

  • 6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夏美艳
  • 4篇梅春美
  • 4篇柯丽娜
  • 1篇刘毅
  • 1篇张旋
  • 1篇张强
  • 1篇张敏
  • 1篇黄亚雄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孕前BMI孕妇孕早期增重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孕妇孕早期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建档产检孕妇491例,专人记录孕妇的身高、年龄、孕前体重、BMI、孕早中期体重、分娩结局等一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孕前BMI的孕妇孕早期体重增长与GDM的关系。结果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及过多的孕妇GDM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17,P<0.05),而孕中期不同的体重增长情况,孕妇GDM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1,P>0.05)。孕早期增重按不同孕前BMI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为18.5~24.9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过多,GDM发病风险增至1.913倍(OR=1.913,95%CI:1.033~3.543);孕前BMI≥25.0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适宜、过多,GDM的发病风险分别增至4.900倍(OR=4.900,95%CI:1.179~20.373)和5.444倍(OR=5.444,95%CI:1.290~22.976)。孕前BMI<18.5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χ^(2)=118.600)、羊水异常(χ^(2)=6.750)及剖宫产(χ^(2)=6.166)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前BMI≥25.0kg/m^(2)的孕妇,孕早期增重不足、适宜、过多,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72,P<0.05);孕前BMI=18.5~24.9kg/m^(2)的孕妇,孕早期不同增重情况,其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孕前体重正常和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早期体重增长过多增加了GDM发生风险;而孕前低体重者,孕早期体重增长增加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异常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并不增加GDM的发生风险。
梅春美柯丽娜李侠夏美艳梅萍耿杨柳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经阴道子宫瘢痕处孕囊切除术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3年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剖富产术后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阴道彩超的广泛应用,CSP诊断率明显提高。目前,CSP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适合临床普遍开展的治疗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处孕囊切除术成功治疗2例CSP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同时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现报道如下。
梅春美夏美艳
关键词:产式介入性阴道子宫动脉栓塞术
影响子痫前期孕妇产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子痫前期(PE)孕妇产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子痫前期孕妇780例(PE组)以及孕周、年龄相当的正常孕妇2980例(正常妊娠组)进行前瞻性分析及对比。研究对象入组时登记基本资料,并检测糖脂代谢指标。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研究对象进行召回,并对其中596例PE组患者和2380例正常妊娠组孕妇进行随访,评估产后高血压发生情况,并检测产后糖脂代谢指标。对产后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E组患者产后高血压率(18.12%)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05%),差异具有统计学(P<0.001);重度PE患者产后高血压发生率(21.51%)与轻度PE患者(15.41%)无明显差异(P=0.055);产前体质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产后体质指数、空腹血糖,以及产前产后收缩压、甘油三酯、HOMA-IR、HDL-C差值均是PE患者产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05,P=0.003,P=0.022,P=0.024,P=0.007,P=0.007,P=0.009,P=0.037,P=0.029,P=0.009)。结论:PE患者产后高血压发生率提高,孕期血压和糖脂代谢异常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张旋刘毅柯丽娜夏美艳
关键词:子痫前期高血压
白藜芦醇对荷子宫内膜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荷子宫内膜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接种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方法建立荷子宫内膜癌裸小鼠模型,给予不同剂量Res[50、100、200 mg/(kg·d)]进行干预治疗,疗程5天。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称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改变;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并计算Bax/bcl-2比值。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发现经Res治疗后荷子宫内膜癌裸小鼠移植瘤瘤体减小、活动度较差且硬度较差,以200 mg/(kg·d)组最为显著;Res[100、200 mg/(kg·d)]组瘤体重量显著降低(P<0.01),Res[200、100、50 mg/(kg·d)]组抑瘤率均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后光镜下可见经Res干预能够诱发荷子宫内膜癌裸小鼠移植瘤组织细胞皱缩、片状坏死等病变;TUNEL染色后光镜下可见经Res干预能够导致移植瘤组织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显著提高AI(P<0.01);显著上调肿瘤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并下调bcl-2蛋白表达(P<0.01),提高Bax/bcl-2表达比值(P<0.01)。结论:Res对荷子宫内膜癌裸小鼠移植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es能够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梅春美柯丽娜夏美艳曹文雅王宝恒
关键词:白藜芦醇子宫内膜癌移植瘤凋亡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ATX、Melatonin与炎症标志物和妊娠结局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自分泌运动因子(ATX)、褪黑素(MT)与炎症标志物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收治的ICP患者120例作为IC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ICP患者分为轻度组(78例)和重度组(42例),根据ICP患者妊娠结局分为结局良好组(79例)和结局不良组(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产检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ATX、MT及炎症标志物[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淋巴细胞(PLR)]的差异。应用Pearson分析SATX、MT与ICP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TX、MT对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P组血清ATX、WBC、NLR显著升高,MT、PLR显著降低(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ATX、WBC、NLR显著升高,MT、PLR显著降低(P<0.05)。ICP组患者血清ATX与WBC、NLR均呈显著正相关,与PLR呈负相关(P<0.05);MT与WBC、NLR均呈显著负相关,与PLR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结局良好组相比,结局不良组患者血清ATX、NLR升高,血清MT、PLR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TX、总胆汁酸水平升高,MT水平下降,重度ICP是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TX、MT联合ICP分级预测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ICP患者血清ATX水平升高,MT水平下降,是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二者与炎症标志物显著相关。ATX、MT联合ICP分级对ICP患者妊娠结局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夏美艳黄亚雄曹文雅李侠张敏张强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自分泌运动因子褪黑素炎症标志物
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研究及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的高危因素及低分子肝素(LMWH)在预防产科VTE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2016年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公司总医院就诊的17 0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45岁,比较不同年龄、不同生产方式及不同妊娠次数VTE发生率的差异,及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LMWH与否与VT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不同年龄产妇VTE发生率和不同生产方式产妇VTE发生率比较,结果剖宫产产妇VTE发生率0.26%显著高于顺产产妇的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VTE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妊娠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妊娠次数产妇VTE发生率比较,经产妇VTE发生率0.6%显著高于首次妊娠产妇的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剖宫产为产褥期VTE发生的高危因素,采用LMWH用于产后VTE预防,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梅春美夏美艳曹文雅柯丽娜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