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篇滑坡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地震
  • 2篇地质
  • 2篇发育
  • 2篇发育特征
  • 2篇岸坡
  • 1篇地震诱发
  • 1篇地震诱发滑坡
  • 1篇地震作用
  • 1篇地质领域
  • 1篇地质研究
  • 1篇电站
  • 1篇动态特征
  • 1篇岩石
  • 1篇岩体松弛
  • 1篇堰塞坝
  • 1篇应力-应变曲...
  • 1篇应力应变特性

机构

  • 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西北勘测设计...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湖北省地质灾...
  • 1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四川省地质工...

作者

  • 16篇夏敏
  • 14篇任光明
  • 3篇马鑫磊
  • 2篇刘荣清
  • 2篇吕生弟
  • 2篇刘昌
  • 2篇张富荣
  • 1篇何庆荣
  • 1篇陆栋梁
  • 1篇杨天俊
  • 1篇裴向军
  • 1篇李果
  • 1篇许强
  • 1篇孙仁先
  • 1篇范宣梅
  • 1篇郑光
  • 1篇彭大雷
  • 1篇熊靖辉
  • 1篇王凯
  • 1篇郭亚莎

传媒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水利水电科技...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钻探工程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某水电站层状建基岩体松弛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建基岩体开挖松弛及其形成的松弛带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对建基岩体的岩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建基岩体在开挖后必然产生新的爆破裂隙,同时伴随开挖卸荷、应力的释放,尽管岩体并未发生进一步风化,但因岩体发生松弛、卸荷,在浅表部形成松弛带,因此,确定松弛带厚度及其分布,更有效地对松弛、卸荷岩体进行处理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在现场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原位声波测试及室内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对一重力坝层状建基岩体的松弛带厚度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建基岩体产生深部松弛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建基岩体工程特性的影响,其成果对类似工程的坝基开挖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段雪琴任光明夏敏万宗礼马福祥季法强何庆荣
关键词:建基岩体
基于峰前能量演化及峰后侧向变形特征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
2023年
为实现对峰前及峰后岩石脆性特征的定量刻画,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峰前能量演化及峰后侧向变形特征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建立岩石峰前脆性指标B pre及峰后脆性指标B post,将两者之积作为岩石脆性评价指标B_(m)。为验证脆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选取凉山州某铁矿矿山扩能工程露天采场边坡发育的玢岩、辉长岩及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岩石及不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采用已有的脆性评价方法B_(15)~B_(18)、B_(23)与本文所提的岩石脆性评价指标B_(m)对试样的脆性特征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1)采用脆性指标B_(m)能够较好地评定不同种类岩石的脆性特征,B_(m)与岩石脆性呈负相关,即脆性评价指标B_(m)越大,岩石脆性程度越高;(2)脆性指标B_(m)较好地验证了围压对岩石脆性特征的影响,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脆性程度降低。本文所提出的脆性评价方法丰富和完善了岩石室内脆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
宋昊夏敏任光明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侧向变形
反倾边坡块状倾倒-滑移复合型大变形机理研究——以某水电站大变形岸坡为例
2023年
本文以某水电站大变形岸坡为例,在深入研究岸坡所处的地质背景基础上,调查了岸坡大变形破坏模式,包括“下沉-楔入”破坏、塌滑破坏、倾倒拉裂变形、深部岩体“张裂”。基于物理模拟试验揭示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受控于多组结构面控制,即表现为花岗岩板裂岩体沿陡倾坡内组结构面倾倒、沿陡倾坡外组结构面拉张、下沉,倾倒导致块状岩体根部折断,折断面追踪坡体内中缓倾角结构面且伴有剪切蠕滑;随变形的加剧,倾倒折断追踪坡体已有陡缓结构面而逐渐形成宏观的连续破裂面,岩体深部变形边界具有典型的阶梯状形态。在岸坡变形破坏模式的地质分析及物理模拟基础上,对岸坡大变形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岩质大变形岸坡形成演化机制。研究表明现今岸坡大变形机制为上部楔入-倾倒产生的推挤性变形与下部鼓张、倾倒性牵引变形的复合变形机制,地质力学模式概括为:块状倾倒-滑移复合型变形破坏模式。
夏敏吕松梅宋昊任光明杨天俊万宗礼
关键词:物理模拟
库水位涨落条件下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动态特征被引量:20
2014年
为探讨库水位升降对滑坡地下水的动态作用机理,以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法,模拟了5种工况下库水位升降速率及不同渗透系数下滑坡体内地下水的暂态渗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内地下水渗流浸润线受水位升降速率与坡体渗透系数的共同影响;库水位上升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大于1×10^-4m/s,且水位上升速率小于渗透系数时,滑坡体表现为蓄水同步型.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当滑体渗透系数小于1×10^-6m/s时,库水位发生骤降;渗透系数介于1×10^-4~1×10^-5m/s之间时,库水位表现为缓降;渗透系数大于1×10^-4m/s时,渗流浸润线与库水位保持同步下降.
夏敏任光明马鑫磊董清志黄帮芝孙仁先
关键词:滑坡渗流
新疆干旱地区典型沟谷泥石流发育特征及演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新疆干旱气候、温差较大及降雨集中等特点易导致泥石流灾害频发,且规模大、总体呈低频特征,泥石流一旦暴发势必对沟口的居民、相关建(构)筑物的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以新疆某水电站坝址区碎石沟泥石流沟谷为例,在对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松散固体物缘分布特征调查及泥石流活动历史研究基础之上,对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评价,以此分析了泥石流活动范围及堵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该沟历史上至少暴发过3次大规模的泥石流,现今泥石流活动明显。采用泥石流堆积区最大危险范围预测模型,预测的泥石流危害范围为0.701 km2,堆积的最大长度为0.806 km,由于沟口部位的库玛拉克河河道宽70~80 m,左岸的河漫滩宽度30~90 m,因此,未来泥石流活动不会完全导致河流的堵塞,但泥石流存在对布置在堆积扇下部的交通公路的正常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
朱少帅任光明夏敏沈启湘王飞毛会永刘万林何晓东
关键词:泥石流干旱地区
富水砂卵石层地区桩锚支护深基坑变形特性被引量:10
2022年
为研究富水砂卵石层地区桩锚支护深基坑变形特性,以成都某变电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监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对深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揭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支护桩侧向变形、深层土体侧向变形、周边地表沉降及坑底隆起等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规律具有显著的时效性与空间性,地表沉降曲线近似呈“凹槽”状分布,最大沉降量位于距坑壁水平距离6.0 m处,主要影响范围为2倍基坑深度;基坑开挖卸荷引起坑底隆起,最大隆起变形量约为基坑深度的0.49%,位于坑底中部。深层土体与桩身侧向位移曲线近似呈悬臂支护的变形特征,变形量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变形位于地表。
吕松梅夏敏任光明范荣全梁永闪
关键词:富水砂卵石地层桩锚支护深基坑数值模拟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被引量:63
2009年
顺层岩质斜坡是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之一,对该类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形成机制研究已较深入,一般认为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或溃曲)模式为特征。通过系统的文献收集及大量现场调查发现,陡倾顺层岩质斜坡还存在一种典型的变形破坏形式,即倾倒变形。结合具体的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破坏的实例,详细分析、总结该类斜坡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变形破坏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斜坡分析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倾倒变形是在河谷演化、成坡过程中,岩层在平行坡面的最大主应力作用下由坡脚开始从下至上作悬臂梁弯曲,最终导致岩层根部折断,形成倾倒体;当坡体内折断带的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坡体将发生滑动形成滑坡。
任光明夏敏李果刘昌张富荣
关键词:边坡工程滑坡
面向工程地质领域的滑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
2023年
大数据为滑坡研究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数据类型复杂、语义关系多样、共享机制不明等问题,对滑坡数据深层挖掘仍然有限,在滑坡研究中大数据优势较难发挥。提出一种面向工程地质领域的滑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抽取、融合、结构化多源异构滑坡知识,实现对滑坡知识大数据的询查、关联和推理。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结合方法,划分滑坡概念和本体,形成以滑坡野外调查、滑坡评价、滑坡类型、滑坡地貌特征、滑坡形态特征、滑坡致灾信息、滑坡活动状态、滑坡成因机制、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滑坡防治措施10大类知识为基础的滑坡知识体系,建立了包括概念层、属性层、关系层、规则层、实例层的知识图谱模式层;从广阔数据源抽取滑坡知识信息、建立语义网络,对冗余知识进行融合,构建了知识图谱数据层;利用Neo4j平台存储滑坡知识,实现了知识可视化与检索,为滑坡机理研究与防灾减灾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所提的滑坡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可拓展到其他类型灾害知识图谱研究,并与其他学科领域产生联系,促进学科深度交叉与融合。
许强崔圣华黄维裴向军范宣梅艾瑛赵伟华罗永红罗璟刘明夏敏王飞彭大雷郑光陈婉琳
关键词:知识图谱知识体系滑坡
地震诱发滑坡复活机制的FLAC^(3D)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4
2010年
地震是影响斜(边)坡、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白龙江上某大型滑坡经顺层斜坡发生倾倒变形而成,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5.12″汶川地震作用下,该滑坡有整体复活迹象,其后缘周界形成了连续贯通的拉裂缝、错动台阶,尤其是滑坡下游区变形拉裂较明显。本文以该滑坡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复活为例,在分析滑坡所处的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滑坡的基本特征以及地震作用导致滑坡复活的现象、特征,然后利用FLAC3D软件内置动力分析模块对该滑坡复活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数值分析表明,地震作用下滑坡变形破坏受坡体形态的影响较显著,滑坡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同一地震动条件下,滑坡体相对周边处于稳定状态基岩边坡对地震更为敏感。这较好地解释了"5.12″汶川地震作用下,该滑坡的复活原因。
夏敏任光明郭亚莎吕生弟刘荣清
关键词:地震滑坡FLAC3D
一种典型岸坡集中卸荷带发育特征的工程地质研究
2012年
在对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演化特征及河谷演化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对宽阔盆地峡谷岸坡形成的深部拉裂、卸荷带发育分布特征、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岸坡集中卸荷带发育的拉裂缝均陡倾坡内或倾坡外,属岸坡卸荷变形的范畴,是在早期区域性垂向卸荷的基础上伴随峡谷岸坡形成过程中应力释放、在原有构造结构面基础上形成的浅表生改造的产物。
任光明夏敏熊靖辉刘昌张富荣吕耀成徐树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