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川
- 作品数:79 被引量:33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食管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关于食管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包括用建立肿瘤细胞系,癌旁粘膜原代培养和直接制备染色体的方法,分析食管癌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提示在食管癌中经常改变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区域是1p、2p、3、11p、12p和Y染色体丢失;以及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和脆性部位的研究。
- 夏建川吕永杰李璞
- 关键词:食管肿瘤细胞遗传学
- 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4年
- 肿瘤起源的染色体学说已经得到广泛的证实,染色体的变化可使编码序列的直接改变,或是对某些基因的异常调节,导致细胞过量增殖,最终形成肿瘤。因此,研究原发性肿瘤的染色体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通过直接法,短期培养和建立肿瘤细胞系的方法,对原发性胃癌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这些研究资料提示胃癌染色体的变化以分为简单类型和复杂类型两种。简单类型主要涉及1~3条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复杂类型涉及较多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其中1、3、7、8、12、13、17号染色体异常在一些胃癌中经常出现。此外,对胃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述。
- 夏建川
-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遗传学
- 46例原发性消化道肿瘤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 1995年
- 采用两次连续低渗及大幅度缩短细胞固定时间,解决了实体瘤染色体分散不良及显带困难的问题。用此改良法进行了14例食道鳞状上皮癌,24例胃腺癌及8例结肠腺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食道癌染包体改变复杂,以1号,3号,7号和12号染色体最常累及。胃癌和结肠癌患者可分二类:一类具简单染色体变化,只涉及一至几条染色体,以三体为主。另一类患者涉及广泛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其中,胃癌中7q ̄-最常见,结肠癌中1p ̄-最常见。
- 夏建川肖晟郑丽红刘权章李璞
- 关键词:食管肿瘤遗传学结肠肿瘤胃肿瘤
- 原发性肝癌经综合微创治疗后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灌注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5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微创治疗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肿瘤免疫治疗也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治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防止肝癌复发的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后,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无活性且无远处转移),随机选45例为研究组,其余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微创治疗后联合CI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对照组患者不进行CIK细胞回输;CIK细胞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抽研究组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研究组和对照组每2~3个月进行CT检查,了解肿瘤变化情况。结果:CIK细胞回输后CD3+、CD4+、CD56+(NK)效应细胞的比例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由最初的(68.6±11.0)%、(31.0±9.0)%、(15.6±7.8)%和1.1±0.5上升至(70.7±10.1)%(P<0.05)、(33.5±8.0)%(P<0.05)、(18.4±9.4)%(P<0.05)和1.3±0.6(P<0.05);CD8+和CD3+CD56+效应细胞比例下降,由回输前的(31.1±7.8)%和(6.4±3.5)%下降至回输后的(28.6±8.3)%(P<0.05)和(5.2±3.3)%(P<0.05)。研究组1年和18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8.89%和15.56%,而对照组为30.00%和40.00%(χ2值分别为4.87和6.41,P<0.05)。结论:微创治疗后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对降低肝癌的复发率具有重要作用。
- 周启明吴沛宏赵明王其京黄丽惜李永强陈诗萍夏建川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
- CAR-T细胞治疗实体肿瘤的新策略被引量:6
- 2018年
- 嵌合型抗原受体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过继性免疫疗法在血液肿瘤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实体肿瘤中,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免疫抑制细胞、免疫抑制分子以及胞外基质,对迁移的CAR-T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产生抑制作用,在实体肿瘤内严重抑制CAR-T细胞的抗肿瘤效力。同时,大多数实体肿瘤存在肿瘤异质性且缺乏相对特异性肿瘤抗原,CAR-T细胞在实体肿瘤部位的归巢能力差并伴随着脱靶效应,使其在实体瘤中的疗效欠佳。与血液肿瘤相比,实体瘤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需要针对性的策略才能保证CAR-T细胞抗肿瘤长期有效。本文就CAR-T细胞的发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困惑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 武少贤夏建川蒋敬庭
- 关键词:实体肿瘤
- 16例原发性胃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用改良的直接法分析了16例原发性胃癌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其染色体变化可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两种。简单型只涉及1~3条染色体改变,以染色体三体为主,其中8号和9号染色体三体可能构成胃癌的一个细胞遗传学亚型。复杂型涉及较多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经常出现的结构异常为7q-、3p-和1p-,其中7q-为本研究中最一致的结构异常,可能是原发性胃癌的特征性染色体改变之一。
- 夏建川肖晟耿敬姝赵玉桢刘权章张贵寅李璞
- 关键词:胃肿瘤染色体畸变
- 自体瘤细胞裂解物致敏DCs联合CIKs治疗晚期肾癌
- 目的:总结利用自体瘤细胞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s)治疗晚期肾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11...
- 王欢周芳坚夏建川秦自科韩辉刘卓炜余绍龙王斌李永红张钉钻
- 关键词:晚期肾癌细胞裂解物DCS
- 文献传递
- TES通过Mena依赖的方式抑制胃癌生长和转移被引量:3
- 2020年
-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在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中发现了一个候选抑癌基因——TES(testin LIM domain protein)。TES包括3个LIM结构域,后者是与细胞黏附和细胞骨架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区域。Mena是一种已知的细胞骨架调节因子,可通过与片状伪足(lamellipodin,Lpd)相互作用调节肌动蛋白丝的组装并调节细胞黏附与运动。因此,我们假设TES在胃癌中通过与Mena相互作用发挥抑癌因子功能。本研究旨在探索TES在胃癌中的肿瘤抑制功能。方法我们通过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周期分析、转移实验和体内肿瘤形成与转移试验来研究TES在胃癌中的抑癌作用。采用免疫沉淀–质谱法研究TES和Mena的相互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分析了172例胃癌样本中TES和Mena的表达情况,并研究了胃癌中TES和Men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意义。结果TES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并在裸鼠内抑制胃癌细胞的成瘤性。此外,TES还可以抑制胃癌细胞在体外的迁移和侵袭,同时抑制体内肿瘤转移。TES与Mena相互作用,抑制了Mena与Lpd之间的相互作用。Transewll实验表明,TES通过Mena依赖方式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在Mena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中,TES的表达与肿瘤浸润(P=0.005)、淋巴结转移(P=0.003)、TNM分期(P=0.003)及预后(P=0.010)相关。但在Mena低表达的胃癌患者中无以上相关性。结论我们认为TES通过Mena依赖的方式发挥抑癌作用。TES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胃癌预后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标。
- 王丹丹陈义兵陈义兵陈义兵赵靖靖翁德胜潘科翁德胜潘科吕琳王磊磊夏建川
- 关键词:胃癌TES抑癌因子MENA
- 28例原发性胃癌的直接染色体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 检测原发性胃癌的染色体畸变,分析这些变化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改良的实体瘤染色体直接制备法,对28 例原发性胃癌染色体进行G显带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G显带后脱色,再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 的方法,从分子水平上证实染色体DNA的变化。结果 病例1 ,2 具有简单染色体数目改变,核型分别为49,XY,+ 2,+ 8,+ 9 和47,XX,+ 8,+ 20 。其余26 例原发性胃癌的染色体改变复杂,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7q(2126) 、3p(1426) 、1p(1126) 和17p(1026)。结论 原发性胃癌的染色体改变可分为两种类型:简单型只涉及1 ~3 条染色体数目改变,8 号和9 号染色体三体可能构成胃癌的一个细胞遗传学亚型;复杂型涉及较多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7q- 为最一致的结构异常,可认为是原发性胃癌特征性染色体结构改变之一,7q32 -
- 夏建川肖晟张建华刘权章张贵寅李璞
- 关键词:胃肿瘤遗传学染色体原位杂交
- 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联合CIK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观察
- 目的: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但晚期肾癌术后复发率高,加上肾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因此,晚期肾癌预后不佳,需要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
- 王欢周芳坚王其京秦自科黄丽惜刘卓炜韩辉李永强陈诗萍夏建川
-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肿瘤裂解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