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泰名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岩石
  • 2篇地电
  • 2篇地电阻率
  • 2篇短临
  • 2篇岩石物性
  • 2篇震源
  • 2篇震源物理
  • 2篇前兆
  • 2篇物性
  • 2篇T波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单轴压缩条件
  • 1篇地球深部
  • 1篇地球深部流体
  • 1篇地应力
  • 1篇地震触发
  • 1篇地震短临预测
  • 1篇地震观测

机构

  • 11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天津市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北京地拓科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11篇和泰名
  • 7篇李世愚
  • 4篇赵玉林
  • 4篇张洪魁
  • 4篇钱复业
  • 3篇吴何珍
  • 2篇张东宁
  • 2篇徐建明
  • 2篇李绍坤
  • 2篇卢军
  • 2篇孙振凯
  • 2篇唐宇雄
  • 2篇鞠航
  • 2篇黎明
  • 2篇张平
  • 2篇刘政一
  • 1篇宋丽莉
  • 1篇汪成民
  • 1篇葛洪魁
  • 1篇严谷良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CT理论与应...
  • 1篇物理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汶川M_S8.0地震的短临地电波动(潮汐力谐振和共振波-HRT波)前兆被引量:7
2008年
简要介绍了强震短临前兆的HRT波模型,和用HRT波模型分析强震前地电观测资料预测未来强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方法。用HRT波模型分析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四川红格地电台的记录资料,提取出了汶川MS8.0地震前短临前兆信息。
钱复业赵璧如钱卫赵健何世根李世愚孙振凯张东宁张洪魁卢军李绍坤郭纯生夏坤寿徐建明鞠航黎明和泰名唐宇雄张平赵玉林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地电阻率
编码激励用于岩石物性超声成像的仿真被引量:4
2010年
数字编码技术在雷达、医学等方面广泛成功应用使得将其引入地震探测中成为可能。本文为将数字编码技术引入地震探测中,进行了岩石物性成像仿真实验。首先讨论了编码超声成像原理,分析了编码技术的规律和特点。其次通过激励Golay码,利用FieldⅡ软件包进行了岩石物性超声成像的仿真,并比较了仿真结果的成像分辨率。结果表明,编码技术是提高超声成像质量的有效方法。结果可用于指导野外编码地震探测。
吴何珍和泰名
关键词:地震探测GOLAY码
两类岩石声发射事件与Kaiser效应点识别方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岩石声发射(AE)是研究岩石内部变形与破坏机制和测量地应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利用AE Kaiser效应测量地应力尚未标准化,许多情况下Kaiser效应点不易判别。为了提高Kaiser效应点的识别能力,对取自鄂尔多斯盆地的21块砾岩、砂岩、泥岩等岩芯开展单轴压缩AE测试试验。分析不同应力下AE的规律以及岩性、加载模式和AE参数对Kaiser效应点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载荷条件下AE事件具有不同的数量、能量和频率特征,在Kaiser效应点判别方面,砾岩比砂岩和泥岩更易获得地应力读数;循环加载优于分级循环加载,优于单次加载模式;累积能量优于振铃数和AE数。结合岩芯不同应力下的微观变形破裂机制,可以认为,存在2种类型的AE事件:一为原有裂隙闭合和颗粒间摩擦引起的摩擦型AE,一为新裂隙扩张引起的破裂型AE,破裂型AE能够更好地反映AE对应力的记忆。为了突显Kaiser效应点,应尽量压制摩擦型AE,突出破裂型AE。建议在地应力测试中采用循环加载方式消除摩擦型AE的影响,预压应力水平应超过预先估计的地应力,采用累积能量作为Kaiser效应点的识别参数。
王小琼葛洪魁宋丽莉和泰名辛维
关键词:岩石力学声发射KAISER效应地应力
三维初始破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其在解释断层现象中的意义
2011年
简述了受压表面(半椭圆)裂纹的三维破裂实验结果,并对三维破裂的应力判据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弥合初始破裂的方法进行了改进。指出Palaniswamy和Knauss提出的极值(EV)方法存在重要缺陷,主要是只考虑了两个欧拉角(2EA),忽略了第三个欧拉角的变化。如果将三个欧拉角(3EA)全部考虑进去,其弥合效果会有质的变化,能够弥合成实验观测到的曲面,而不是平面。提出了法向矢量法(NSDV),并证明和3欧拉角法(3EA)等效。证明法向矢量法(NSDV)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求最大主应力的主面集合法(CFPDP)。用主面集合法的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弥合已有的三维破裂实验中观察到的初始破裂曲面。主面集合法可以用于椭圆裂纹模型弥合埋深断层的滑动段破裂。三维破裂研究的结果,可以用来解释地震断层中大量的跨尺度破碎现象,解释板缘断层在低剪切力作用下地震的发生以及孕震过程中EDA(张性扩容各向异性)裂隙引起的介质各向异性机理。
李世愚和泰名滕春凯郑需要V.Kuksenko
关键词:断层
单轴压缩条件下房山花岗岩超声波速度成像实验研究
2015年
在实验室对房山花岗岩进行单轴压缩加载,通过布设在岩石四周的26个超声波探头,在不同变形阶段,观测了岩石的超声波速度,反演了P波速度结构。速度成像结果显示,在压实和线弹性变形阶段,P波速度逐步全局升高。最终失稳破裂前,高速区域范围逐渐收缩,同时,形成条带低速带,最终失稳破裂发生在低速带上。
和泰名刘政一李世愚
关键词:单轴压缩
地震的应变张量观测与应用前景被引量:3
2017年
地震发生时的动态应变场,在研究地震触发、地震破裂、地面破坏、水文和岩浆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意义.地震的应变张量观测和现有的惯性地震仪观测的物理量不同.前者可以直接记录到地震发生时震源辐射的应变(应力)波,而后者记录到的是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地震频率的应变测量在地震学中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①测量震源机制解理论预言的辐射4象限分布;②测量库仑应力变化;③换算成动态应力以评估地震烈度;④测量地震波的能量密度;⑤测量地震断层形变加速和形变局部化过程.用惯性地震仪的记录虽然在理论上也可以解算出动态应变值,然而种种原因导致计算结果的误差很大,往往不可接受.应变张量地震仪若能与现有的惯性地震仪配套起来,形成大规模台阵,则有可能推动应变地震学的诞生,在地震观测和地震学科领域引起重大革新.
和泰名李世愚
关键词:地震观测应力
编码激励在岩石衰减(1/Q)检测中的应用
2022年
通过测量超声波衰减能够检测岩石强度,但超声信号的低信噪比特征一直是精确测量衰减的瓶颈.编码激励技术能够在不损失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信噪比,因此成为超声检测岩石强度的关键.为了促进编码激励技术在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我们系统研究了编码激励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数值和物理实验获得了该技术的使用条件.物理实验表明,编码激励技术能够抑制噪声,提高衰减测量的精度;对有机玻璃、人造砂岩和天然砂岩的衰减测量结果说明,对于幅度削减线性调频信号和相同时间带宽积的正弦调制巴克码信号,当衰减较大时,前者激发的信号测量岩石品质因子Q值的误差大于后者.根据编码信号在三轴压缩岩石衰减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得出正弦调制巴克码比幅度削减线性调频信号更适合于监测压缩岩石的变形过程的结论.
朱维王尚旭吴何珍翟鸿宇和泰名李长征
地球深部流体的状态及其在震源物理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许多地震前兆的机理与地球深部流体相关.文章介绍了与此有关的地球深部流体状态的研究进展.通过间接的证据和从若干超深井钻孔探测得到的直接证据,着重介绍了深部水的数量、存在状态和性质,估计地球深部流体孔隙压力和连通性.研究表明,地球深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超临界水具有许多特殊性质,这些特殊性质使得流体不仅成为强震前兆的传播媒介和震源破裂过程的影响因素,而且成为直接参与震源动力过程的介质.
李世愚张洪魁和泰名赵玉林钱复业
关键词:震源物理地震前兆地电阻率超临界流体
一种基于数字编码信号检测岩石物性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编码信号检测岩石物性的方法及设备,设备包括:信号波形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字编码信号的信号波形;任意波形发生器,用于根据所确定的信号波形生成第一电信号;第一换能器,用于将第一电信号转换为第一超...
吴何珍和泰名朱玉萍刘政一
文献传递
滑动弱化模型下的库仑应力变化与远程触发问题被引量:6
2011年
地震断层破裂在周围固体介质中能产生静态附加应力场.当依据库仑破裂准则和破裂模型推测构造应力变化,用以判断能否触发某处断层破裂时,这种应力变化称作"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一次地震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被认为能影响下一次地震的发生.讨论了计算"库仑应力变化"所采用的不同模型,指出伏尔泰拉错动模型不能真实反映震源参数,因而所给出的静态附加应力场存在重大缺陷.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可以与真实应力降联系起来,但不能给出震源参数的约束范围,也存在破裂端部应力奇异性问题.用滑动弱化模式不仅可以消除应力奇异性,而且可以对震源参数给出较合理的约束条件.理论分析表明,计算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必须考虑到模型选择的合理性.另外,无论是哪种模式,利用固体格架破裂计算大地震的库仑应力变化在远场的量值都很低,在一般情况下似乎不足以影响下一次远场地震的发生,迄今为止的岩石试验和实际观测资料也尚不支持这个假说.鉴于全球的地震活动有远场相互关联和呼应,对大地震的远场静态触发作用的解释需要找出其它途径.
和泰名李世愚张洪魁赵玉林钱复业
关键词:震源物理库仑破裂应力地震触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