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胰腺
  • 5篇手术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肿瘤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4篇外科学
  • 3篇胆道
  • 3篇胆管
  • 3篇灌注
  • 3篇肝细胞
  • 2篇动脉灌注
  • 2篇胰腺炎
  • 2篇胰腺肿瘤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十二指肠
  • 2篇手术治疗
  • 2篇腺癌

机构

  • 2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湘南学院附属...
  • 1篇华容县血防医...
  • 1篇湘西自治州人...

作者

  • 24篇周钧
  • 7篇钟德玝
  • 4篇王群伟
  • 3篇华颂文
  • 3篇刘国清
  • 3篇杨竹林
  • 2篇戴卫东
  • 2篇刘威
  • 2篇黄江生
  • 2篇段伦喜
  • 2篇宫毅
  • 2篇李清龙
  • 2篇苗雄鹰
  • 1篇易石坚
  • 1篇李民郴
  • 1篇邓素勤
  • 1篇黄生福
  • 1篇徐迅迪
  • 1篇刘国利
  • 1篇李全明

传媒

  • 9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中STAT1,STAT2与hMLH1,hMSH2的表达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中STAT1,STAT2与hMLH1,hMSH2的表达关系及意义。方法 利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 7例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中的STAT1,STAT2,hMLH1,hMSH2蛋白的表达。结果 HCC组织中STAT1,STAT2 ( 2. 3 0±1. 8 1, 2. 4 9±2. 1 3 )和hMSH1,hMSH2 ( 2. 2 4±1. 7 7, 1. 6 5±1. 7 0 )蛋白阳性率和阳性信号显著低于癌旁肝组织 ( 3. 7 3±0. 9 9, 3. 6 2±1. 8 5, 3. 3 8±1. 3 2, 3. 30±1. 3 7 ) (P < 0. 0 5 ); 4种蛋白活性在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中高分化阳性表达 ( 4. 1 5±2. 4 5, 4. 35±2. 4 5, 3. 5 2±1. 7 3, 4. 3 9±1. 5 0 )显著高于低分化者 ( 1. 8 0±2. 2 0, 2. 0 3±2. 1 4,1. 78±1. 6 2, 1. 5 8±1. 8 4 ) (P< 0. 0 5 ),癌旁组织中STAT1与hMSH2,STAT2与hMLH1,hMSH2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P< 0. 0 1 )。结论 STAT1,STAT2和hMLH1,hMSH2均可能在细胞早期的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
周钧钟德玝华颂文戴卫东易石坚
关键词:错配修复蛋白
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术中连续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术中实施连续门静脉灌注化疗+肝癌切除+癌栓取除术,对照组术中仅行肝癌切除+癌栓取除术。术后两组均行门静脉和/或肝动脉置管化疗。结果A组与B组术后7d和30d的AFP阴性率间明显高于B组(P>0.05),A组1,3年复发率显著低于B组(P<0.05),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术中连续门静脉灌注化疗+肝癌切除+癌栓取出术+术后门静脉和/或肝动脉置管化疗是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一种效果较满意的方法。
周钧钟德玝戴卫东华颂文
关键词:癌栓门静脉化学疗法局部灌注
术前动脉灌注化疗促胃癌细胞凋亡的改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术前动脉灌注化疗(TAI)可否影响胃癌细胞凋亡。方法18例胃癌胃镜下活检证实的患者术前进行化疗,后切下的病理标本进行电镜观察其肿瘤细胞组织形态改变,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表达。结果TAI后胃癌肿瘤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TAI前(P<0.01)。结论术前穿刺化疗能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周钧刘国清钟德玝杨竹林
关键词:胃癌化疗细胞凋亡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炎症介质的改变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内皮衍生血管舒张因子NO浓度的变化。方法对21例ANP患者明确诊断后立即行CRRT,10-12 h/d,血管通路采用股静脉置管14例,颈内静脉置管5例,临时周围动、静脉穿刺2例。采集治疗前(0 h)和治疗后1、6、12 h的动脉血检测TNF-α、IL-8和NO的浓度。结果 21例患者15例生存,6例死亡。TNF-α水平在治疗后1 h轻度升高,最后显著下降,6 h最低,6 h的浓度与0 h、1 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O浓度在治疗后6 h显著降低,6 h、12 h与0 h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IL-8浓度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改变。结论 CRRT治疗ANP过程中清除炎症介质效果显著。
李翔周钧
关键词:肾替代疗法白细胞介素8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0例报告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区域动脉早期灌注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区域动脉灌注后第1、3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6.42±3.45)×109/L,(13.79±3.23)×109/L;血淀粉酶分别为(303.4±297.6)U/L,(155.4±195.6)U/L;灌注治疗后第1天尿淀粉酶为(487.5±121.5)。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8例病人(80%)灌注治疗后第3天腹痛明显缓解。全组平均住院时间14.3天,联合手术1例。病死率10%(1/10)。结论早期区域动脉灌注可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徐迅迪华颂文周钧杨乐平李清龙黄生福王群伟刘国利钟德玝苗雄鹰
关键词:区域动脉灌注急性胰腺炎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疗效的比较被引量:9
2006年
为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远期疗效的差别。笔者回顾性分析了4 3例行保乳手术以及5 7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5年疗效的差别作出评估。结果示保乳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9 5.2%,根治术组为9 4.3%,差异无显著性(P>0.0 5)。提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于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远期疗效相当,而保乳手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乳腺外观,可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予以推广。
邓素勤周钧
关键词:保乳手术
非经腹手术治疗结肠憩室炎引起的结肠瘘并致腹膜后脓肿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0年
背景与目的:结肠憩室炎引起结肠瘘并致腹膜后脓肿形成临床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结肠瘘致腹膜后脓肿形成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结肠瘘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该病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治的1例慢性结肠瘘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肠瘘的相关因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明确诊断后,采取控制血糖、血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脓肿切开持续冲洗引流、改善泌尿系症状、肠镜辅助下金属夹堵瘘口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个月,患者大便、饮食均正常,左输尿管、肾周未见明显异常,腹膜后脓肿愈合良好。结论:早期发现、诊断结肠瘘,给予保守、微创治疗,一种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方法,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可使患者免受多次手术治疗的痛苦,适合于肠瘘合并内科疾病的中老年患者。
彭禹薛伟李泽东周钧
关键词:结肠
Crohn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Crohn病(CD)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CD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全组术前确诊仅9例,纤维肠镜检查12例中5例诊断为该病。31例患者行1次或2次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1例死亡,术后复发5例。结论Crohn病确诊率低,术前误诊率高;可根据术中所见准确判断。治疗宜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系统的药物治疗。
谭兴国杨竹林蒋嘉睿周钧李民郴
关键词:随访研究
复杂的小儿腹膜后肿瘤外科处理
2010年
目的:探讨复杂的小儿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通外科小儿组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5年间收治的复杂的小儿腹膜后肿瘤17例,总结外科手术处理经验。结果:17例患儿均实施了完整切除手术,且都有病理性诊断。术后死亡1例;16例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17例手术中涉及血管手术的患儿11例,涉及联合脏器切除6例,既涉及血管移植手术又联合脏器切除的为1例。术后复发2例,均为恶性。结论:小儿复杂的腹膜后肿瘤外科完整切除手术,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最有效方法。
周钧钟德玝刘国清李全明马勇范丹凤
关键词:小儿腹膜后肿瘤外科
STAT_1、STAT_2、STAT_4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探讨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及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02年3~1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标本37例和胆囊炎病人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17例中的STAT1、STAT2、STAT4蛋白表达。结果肝癌癌组织中STAT1、STAT2、STAT4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STAT1、STAT2、STAT4之间信号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STAT1、STAT2、STAT4蛋白与分化和病理分型有关,与肝硬化、AFP、转移及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结论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癌组织表达显著降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表达显著增高,STAT1、STAT2、STAT4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相关作用。
周钧钟德玝杨竹林胡继雄邓星辉
关键词:STAT1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癌癌旁组织癌组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