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管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2篇衰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1篇滴注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梗死
  • 1篇动脉内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机构

  • 7篇中山市小榄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7篇周聪
  • 4篇郑国俊
  • 3篇袁妙兰
  • 3篇宋志彬
  • 2篇林锡民
  • 2篇章小兵
  • 2篇黄南清
  • 2篇黄南和
  • 2篇郭文超
  • 1篇刘淑芹
  • 1篇王本国
  • 1篇舒啸
  • 1篇谭向红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监测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确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急性脑梗溶栓治疗后的监测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 h、1 d、3 d7、d用TCD监测大脑中动脉主干的血流情况,并同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功能评分随脑血管再通比例而好转,与大脑中动脉的总体平均血流呈负相关,血管再通比例第7天最高。结论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后进行TCD监测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屈国雄宋志彬郑国俊王本国郭文超章小兵袁妙兰周聪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对尿激酶溶栓治疗脑硬塞的动态监测
2005年
目的:确定TCD对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的监测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1d、3d、7d进行TCD监测并同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功能评分随脑血管再通比例而好转,血管再通比例第7天最高。结论: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后进行TCD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郑国俊宋志彬王本国刘淑芹郭文超章小兵袁妙兰周聪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动态监测功能评分血管再通TCD监测
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59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普通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分),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分),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时间进行对照观察,评分及凝血时间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3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天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后6-48小时,进展较快者推荐静脉滴注普通肝素。
郑国俊宋志彬郭文超袁妙兰周聪陈晓燕
关键词:肝素进展性脑卒中
106例非瓣膜病房颤脑梗死与危险因素关系分析
2004年
周聪谭向红舒啸郑国俊
关键词:非瓣膜病房颤脑梗死心律失常心脑血管疾病
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相关指标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 BNP、hs-CRP、TNF-a、IL-6水平以及LVI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 BNP、hs-CRP、TNF-a、IL-6水平、LVIDd、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减少炎性因子的刺激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林锡民黄南和周聪黄南清
关键词:心力衰竭氟伐他汀老年
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电图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24例高血压合并A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心衰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等。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6.77%比82.26%,P=0.008);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QRS波时限[(103.87±9.70)ms比(94.12±8.93)ms]、QTc间期[(432.37±33.24)ms比(418.96±29.64)ms]、平面QRS-T夹角[(59.75±26.61)°比(48.19±22.30)°]、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m)[(12.84±3.40)cm/s比(11.39±3.11)cm/s]、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1.20±0.58)μg/L比(0.75±0.47)μg/L]、糖类抗原125[(19.10±9.24)U/ml比(13.93±7.85)U/ml]、半乳凝素-3[(4.72±2.25)μg/L比(3.28±1.65)μg/L]、心肌肌钙蛋白I[(1.93±0.97)μg/L比(1.46±0.85)μg/L]水平均显著下降,二尖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1.18±0.30)比(1.31±0.28)]、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12.90±3.76)cm/s比(14.49±3.25)cm/s]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比索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AHF患者疗效显著,且心电图指标与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显著。
潘洁妮何丽娜周聪
关键词:高血压心力衰竭比索洛尔贝那普利
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停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时机关系的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停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时机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43例,根据IABP球囊导管撤除后患者血hs-CRP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hs-CRP上升趋势组20例及hs-CRP下升趋势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情况、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与hs-CRP上升组比较,下降段组病情好转率高(86.9%vs 50.0%),病死率低(4.3%vs 30.0%),住院时间缩短(13.6±6.2)d vs(18.4±6.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血hs-CRP处于下降阶段时撤除球囊导管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更佳。
林锡民黄南和周聪黄南清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急性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