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章明

作品数:43 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手术
  • 13篇胶质
  • 13篇胶质瘤
  • 7篇手术治疗
  • 7篇脑胶质瘤
  • 6篇入路
  • 6篇细胞
  • 5篇切除
  • 5篇外科
  • 5篇出血
  • 4篇蛋白
  • 4篇血管
  • 4篇外科手术
  • 4篇显微外科
  • 4篇冷冻
  • 4篇基因
  • 3篇凋亡
  • 3篇动脉瘤
  • 3篇血肿
  • 3篇细胞凋亡

机构

  • 22篇太和医院
  • 7篇武汉大学
  • 7篇湖北医药学院...
  • 5篇都江堰市医疗...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都江堰市人民...
  • 2篇成都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郧阳医学院
  • 1篇丹江口市第一...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十堰市中医医...

作者

  • 43篇周章明
  • 19篇涂汉军
  • 18篇秦军
  • 18篇王辉
  • 15篇李新建
  • 15篇黄宽明
  • 9篇张力
  • 9篇付锐
  • 7篇袁先厚
  • 7篇罗杰
  • 5篇王伦长
  • 5篇胡钧涛
  • 4篇曾南
  • 4篇段波
  • 4篇胡胜利
  • 4篇王刚
  • 3篇张涛
  • 3篇胡均涛
  • 3篇王强平
  • 3篇王俊杰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药导刊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癌症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冻切除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脑胶质瘤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冷冻切除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冷冻切除联合5-FU治疗位于大脑半球不同部位的脑胶质瘤26例,其中胶质母细胞瘤18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6例,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2例。肿瘤直径3.5~7.0 cm,平均约4.5 cm。-180℃冷冻肿瘤,持续时间为90 s,5 min后经静脉快速滴注5-FU(18mg/kg);再在显微镜下常规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继续行5-FU(18 mg/kg)化疗10 d。结果肿瘤全切22例,次全切4例。21例有临床症状患者,术后症状2周内得以缓解或消失。对26例患者随访6~20个月,无1例死亡,MRI复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结论冷冻切除联合化疗对于脑胶质瘤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该疗法作为胶质瘤又一治疗模式,其设备、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及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王辉周章明胡均涛曹刚付锐魏国耀黄宽明秦军张力
关键词:冷冻切除化疗胶质瘤5-氟尿嘧啶
大脑曼氏裂头蚴病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1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5岁,学生.因口角和左手不自主频繁抽搐二月入院.发作时右手麻木,有针刺和沉重感,每次发作2~5min,偶伴头部左右摆动,曾出现意识丧失一次,并有发热史(不规则热).体检:体温37℃,神志清楚,颅神经检查正常,双视乳头边界清楚,颈软,四肢感觉和运动无异常,深浅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颅脑CT检查提示:右额顶叶低密度灶.
李新建秦军罗杰周章明
关键词:病例报告
冻化疗联合应用对G422胶质瘤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冷冻联合5-FU诱导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过程中表达的改变,欲为冻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胶质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G422胶质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冷冻组、化疗组和冻化疗组;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TUNEL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冷冻与5-FU均能诱导G422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两者的联合应用使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p53蛋白在冷冻后6、12、24、48和72h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9±4.1)%、(21.0±6.5)%、(22.7±6.6)%、(35.6±6.6)%和(31.8±6.1)%,其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尤以冻后48h最为明显,P<0.01。结论冷冻与5-FU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率,冷冻后p53蛋白表达的增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王辉涂汉军李新建黄宽明秦军段波周章明王伦长
关键词:冷冻疗法神经胶质瘤
冷冻治疗对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局部冷冻对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于冷冻治疗后6、12、24、48、72 h留取标本,用光镜、末端标记法(TUNEL)、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产物。结果G422胶质瘤经冷冻治疗后,冷冻灶中心区呈坏死改变,冷冻周边区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呈“梯状”降解,冷冻后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目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bax表达阳性细胞数也多于对照组(P<0.05),而冷冻对bcl-2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除坏死外,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冷冻杀伤胶质瘤细胞的另一重要机制;这种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bax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秦军涂汉军李新建王辉黄宽明周章明王伦长袁先厚
关键词:冷冻治疗G422胶质瘤细胞凋亡BCL-2蛋白BAX蛋白
脑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夹闭手术体会被引量:9
2008年
资料与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开颅手术夹闭68例前循环动脉瘤,男38例,女30例,年龄27~71岁,平均37岁;按Hunt—Hess分级,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28例,Ⅳ7例,V级4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3d行全脑血管造影或3D-CTA检查,其中65例患者发现动脉瘤68个,
王辉涂汉军周章明刘超胡钧涛黄宽明秦军张力李新建罗杰
关键词:脑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夹闭手术体会全脑血管造影CTA检查
姜黄素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47
2010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检测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和脑梗死体积;通过检测脑组织髓过氧物酶的含量说明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的程度;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的含量说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ELISA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免疫印记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治疗组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体积,并减轻中性粒细胞在脑组织的浸润程度、改善血脑屏障完整性。同时姜黄素还可以降低脑组织TNF-α的含量以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脑保护作用。姜黄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TNF-α含量和MMP-9的表达有关。
雷军荣秦军张晶黄宽明付锐周章明
关键词:姜黄素炎症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手术,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5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动脉瘤颈夹闭或包裹术(其中8例应用内镜辅助)。结果本组48例行瘤颈夹闭术,4例行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10例。术后45例治愈出院,4例有不同程度的偏瘫,3例死亡。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预见性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及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重要应急措施;应用内镜辅助可更确切的夹闭动脉瘤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秦军李新建黄宽明王辉段波周章明付锐雷军荣涂汉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翼点入路神经内镜
基于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2011年
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痛的40%~50%, 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和低治愈率的特点[1] .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是多基因异常疾病,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等一系列生物学行为,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众多基因参与其中,它们以复杂的网络形式相互作用,基因通过单独或数条基因以密切联系的信号通路形式在信号网络中发挥作用.本文就脑胶质瘤发病的生物学特性及针对脑胶质瘤的基因与信号通路各种治疗进展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和综述,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参考和创造有利条件.
王俊杰王刚周章明曾南杨光义叶方
关键词: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基因治疗分子靶向
RNA干扰抑制FAK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抑制黏着斑激酶(FAK)基因表达增强人胰腺癌PANC-1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及凋亡能力的研究.方法 针对FAK mRNA序列设计合成短发夹状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构建pRNAT-FAK重组表达载体,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通过RT-PCR分析其对PANC-1细胞内源性FAK表达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ANC-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观察PANC-1细胞对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敏感性的改变;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 Caspase 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 pRNAT-FAK重组质粒,并成功转染PANC-1细胞;RT-PCR证实重组质粒在mRNA显著抑制FAK基因表达(P<0.01);吉西他滨组及吉西他滨加pRNAT-FAK组细胞则检测出明显的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结果证明在和吉西他滨联合作用下,pRNAT-FAK组PANC-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增高(P<0.01);Caspase 3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绀和阴性对照组.结论 pRNAT-FAK可抑制FAK在人胰腺癌PANC-1细胞中的表达,并增强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
李雪锋彭红燕王辉黄成虎孙明瑾曾玉琴胡清周章明
关键词:FAKRNA干扰人胰腺癌药物敏感性吉西他滨
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的处理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破裂的预防、显微手术处理技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132例患者(135个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再破裂的7例前循环动脉瘤的处理,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结果7例术中再破裂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患者根据GOS评分标准,3例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再破裂可发生在手术中的任何环节,显微手术技巧和综合处理措施能减少术中破裂,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
王辉罗杰袁先厚江普查周章明胡钧涛秦军黄宽明张力李新建涂汉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动脉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