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祥吉

作品数:107 被引量:700H指数:1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军队杰出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外科
  • 32篇缺损
  • 27篇皮瓣
  • 25篇手术
  • 24篇显微外科
  • 17篇外科手术
  • 17篇下肢
  • 15篇腓骨
  • 15篇骨缺损
  • 11篇显微外科手术
  • 11篇骨膜
  • 11篇创伤
  • 9篇组织缺损
  • 9篇外科皮瓣
  • 9篇骨折
  • 9篇长骨
  • 8篇再植
  • 8篇肢体
  • 7篇动脉
  • 7篇断指

机构

  • 84篇解放军第89...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89医...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唐县人民医院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107篇周祥吉
  • 90篇范启申
  • 21篇王成琪
  • 21篇张树明
  • 11篇张锴
  • 11篇张开刚
  • 10篇高学建
  • 9篇魏长月
  • 9篇裴国献
  • 9篇杨富强
  • 9篇李东柱
  • 8篇张成进
  • 7篇王刚
  • 7篇蒋纯志
  • 7篇李庆喜
  • 7篇李忠
  • 7篇郭德亮
  • 7篇王剑利
  • 6篇刘雪涛
  • 6篇田青业

传媒

  • 20篇中华显微外科...
  • 18篇人民军医
  • 10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实用手外科杂...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前卫医药杂志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第六届全国创...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 13篇2001
  • 9篇2000
  • 5篇1999
  • 11篇1998
  • 4篇1997
  • 8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封闭负压疗法在下肢大面积感染创面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高学建杨富强庞晖周祥吉范启申
关键词:大面积感染创面负压疗法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皮瓣修复创伤骨科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将犬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热习服组、高温高湿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1、3、4、6、8、10、14、18、24h检测血浆和伤道骨骼肌中TNF-α含量。结果(1)伤道骨骼肌中TNF-α含量较血浆中明显升高(P<0.05);(2)常温常湿创伤组TNF-α4h开始升高,14h达高峰;(3)高温高湿创伤组1h升高,10h达到高峰,其峰值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组(P<0.05);(4)热习服组TNF-α变化基本和高温高湿组一致,只是升高幅度较低(P<0.05)。结论(1)TNF-α参与了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2)预示着TNF-α是高温高湿环境下火器伤病程变化的指标。
张旭辉裴国献魏宽海周祥吉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火器伤肿瘤坏死因子-Α下肢
上肢严重挤压撕脱伤601例
2003年
周祥吉范启申王谦军汉恒德刘勇
关键词:外科治疗皮肤剥脱骨折固定术
手脱套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选择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手脱套伤后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方法选择。方法采用甲瓣、腹部带蒂皮瓣、游离皮瓣、足趾移植等2~3种方法组合修复手脱套伤97例。结果移植甲瓣30例和足趾55例,82例成活,3例坏死;移植皮瓣共120例,113例成活,7例部分或全部坏死;二期通过换药和重新移植组织瓣创面得到修复。随访2月~5年,手功能满意。结论根据局部伤情和供区情况,审慎选择组合组织瓣移植急诊修复手脱套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周祥吉李东柱庞晖高学建杨富强范启申
关键词:显微外科外科皮瓣脱套伤急诊
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术在小腿医源性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骨搬移联合皮瓣移植术修复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源性感染导致皮肤软组织及骨缺损的经验。方法自2009-06—2013-02诊治13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医源性感染而发生骨髓炎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骨缺损修复二期进行,均采用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作为牵张和外固定支具。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14个月。10例创面一期愈合,3例皮瓣部分坏死,再次行交腿皮瓣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成功,2例因感染迁延不愈而截肢。11例骨再生良好,6例骨端一期愈合,5例完成牵张过程后二次手术植骨愈合。结论 Ilizalov技术能很好地促进骨缺损后骨的再生,结合皮瓣移植术治疗医源性感染后发生的骨髓炎效果良好。
周祥吉薛丁山杨富强高学健葛健健范启申
关键词:医源性感染骨搬移骨髓炎
高温高湿环境下热习服犬肢体火器伤后SOD、MDA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为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热习服犬肢体火器伤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情况 ,将 18只犬随机分为热习服组、常温常湿组、高温高湿组 ,分别在火器致伤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伤道肌组织中SOD、MDA含量。结果发现 ,热习服组和高温高湿组中MDA含量均在伤后 1h开始升高 ,其中前者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后者 ,前者达峰值时间为 10h ,较后者推迟 4h且峰值减低 (P <0 0 5 ) ,18h后三组MDA含量无明显差异 ;热习服组SOD含量在伤后即开始上升 ,较其他两组早 1h,且其 4h以后的SOD值高于高温高湿组 ;高温高湿组在 10h时SOD值降至测不出结果 ,比其他两组早 4h。以上结果说明 ,SOD、MDA参与了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 ;热习服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伤后机体的病理变化 ,可作为高温高湿环境下防治肢体战创伤的有效手段。
张旭辉裴国献魏宽海周祥吉孙鸿涛胡罢生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热习服肢体火器伤SODMDA
手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1998年
范启申王增涛周祥吉
关键词:皮肤血管肌腱
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评价带血运单腓骨移植、骨膜外腓骨组合移植及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长段粗骨缺损的能力差异,为临床长段粗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有效术式及理论依据。方法72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胫骨中上段10mm骨缺损模型,用1.2mm双克氏针内固定。实验组:截取腓骨24mm,保护附着的肌肉和腓血管制成带血管蒂的腓骨瓣,在腓骨前内侧纵行切开骨膜并剥离至周径的1/3,截断形成两段各为12mm的腓骨,将腓骨折叠,缝合骨膜两游离缘形成一完整骨膜包裹的双腓骨,两腓骨相对面无骨膜,骨皮质直接对合,两骨端用5-0丝线捆扎,向内侧移位至胫骨缺损处,腓骨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内。对照Ⅰ组:将截取带骨膜的腓骨12mm向近端游离,向内侧移位至胫骨缺损处,腓骨远近端插入胫骨髓腔内。对照Ⅱ组:截取腓骨24mm,截断形成两段各为12mm的腓骨,将带骨膜的双段腓骨折叠,腓骨折叠后相邻面腓骨骨膜保持完整,两骨端用5-0丝线捆扎,对照组内固定同实验组。术后石膏外固定于屈膝屈踝90°位。于术后2、4、8、12、16周每组取4只,分别摄X线片;测定骨密度,进行生物力学测试。通过观测指标对比三种术式修复骨缺损的差异。结果本试验中对照Ⅰ组4只出现骨折,对照Ⅱ组2只出现骨折,实验组未发生骨折。X线片示实验组骨小梁排列整齐,腓骨明显增粗,骨髓腔再通。骨密?
张开刚范启申张锴周祥吉
关键词:骨缺损腓骨生物力学
带血运骨膜内组合双段腓骨移植治疗下肢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致大段骨缺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下肢长骨大段骨纤维结构不良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995年5月至2003年8月,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4-40岁(平均25.5岁)。胫骨干2例,股骨干4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长度为15-22cm。移植双腓骨段长度17-24cm。均从双侧切取带腓血管的腓骨,在一端将腓血管吻合,使成一条腓血管相连的双段腓骨。将双段腓骨的前内侧骨膜从中央纵行切开并向两侧剥离至骨嵴,双段腓骨折叠,其前内侧面相对,两断端固定,将相对缘游离的骨膜纵行缝合,使其组合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将与双段腓骨相连的腓血管襻在移植体一端制成“U”形,勿形成锐角,能保证血管供血不受影响。解剖出受区血管。将组合的腓骨插入骨折两断端问,如不稳定,加用钢丝或螺钉固定。精确无误地将腓血管与受区血管进行吻合,通过移植体骨膜出血情况判断血管吻合口情况。结果随访6-10年,平均7.4年。1年后骨性愈合;5年后5例移植骨髓腔再通。移植的双腓骨未发生肿瘤,X线片显示为正常骨骼;1例股骨干于正常骨干远段复发,但移植骨部分未复发。骨移植体愈合好,无发生骨不连、骨感染等并发症。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逐渐恢复日常活动与工作。结论骨膜内组合双腓骨移植是修复下肢长骨大段缺损的良好方法。
范启申周祥吉周建国高学建
关键词:骨移植
胸脐皮瓣修复下肢严重损伤的选择被引量:2
1996年
范启申周祥吉
关键词:胸脐皮瓣下肢损伤皮瓣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