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志广

作品数:60 被引量:59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地质
  • 14篇锆石
  • 10篇地球化
  • 10篇地球化学
  • 9篇岩石
  • 7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地质意义
  • 7篇花岗岩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定年
  • 6篇岩石地球
  • 6篇岩石地球化学
  • 6篇石地
  • 6篇成矿
  • 5篇年代学
  • 5篇藏南
  • 4篇地层
  • 4篇地质调查
  • 4篇岩石地球化学...
  • 4篇区域地质

机构

  • 57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北京市地质调...
  • 4篇安徽省地质调...
  • 4篇四川理工学院
  • 4篇河北省区域地...
  • 3篇天津华北地质...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60篇周志广
  • 29篇柳长峰
  • 23篇刘文灿
  • 12篇梁定益
  • 8篇张华锋
  • 8篇王克友
  • 7篇张祥信
  • 7篇万晓樵
  • 7篇赵兴国
  • 7篇於炀森
  • 6篇张达
  • 6篇谷丛楠
  • 6篇李红英
  • 5篇王必任
  • 5篇王果胜
  • 5篇高德臻
  • 5篇李国彪
  • 4篇贾建称
  • 4篇李鹏举
  • 4篇王根厚

传媒

  • 8篇现代地质
  • 8篇地质通报
  • 5篇岩石学报
  • 4篇地学前缘
  • 3篇矿物岩石
  • 3篇矿床地质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中国矿业
  • 2篇安徽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龙头山断裂的发现及其意义
龙头山逆冲推覆构造在研究区中部近东西展布,贯穿整个研究区,为一区域性断层,由于岩浆活动强烈而破坏,地表露头断续出露,不易识别。根据锆石U-Pb年龄可知,发育于该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的构造窗中的灰褐色安山质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的...
朱卫平周志广刘英会王果胜张婉李红英方清平
关键词:空间展布年代学地质特征
文献传递
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白音都西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6
2012年
白音都西群是内蒙古中部白乃庙岛弧带以北和温都尔庙杂岩以南发育的一套中级变质岩系,为确定白音都西群的地层时代,笔者于稳定的白音都西群地层采集了两块新鲜的变质石英砂岩样品,共进行了100粒碎屑锆石LA-MC-ICP-MS测年。两件样品的锆石特征具相似性,指示其原岩主要是由同期或略早期的岩浆岩风化后就近沉积的产物。所有锆石的206Pb/238U表面年龄介于518~294 Ma之间,与华北板块北缘的古生代弧岩浆岩锆石年龄非常吻合,表明该区古生代弧岩浆岩是白音都西群的主要沉积源区。因此,白音都西群的原岩可能是一套弧前沉积建造,其形成时间应该是伴随着古亚洲洋的俯冲消减和古生代弧岩浆作用的整个过程,其后在碰撞造山过程中发生了变形和变质作用。由于白音都西群被晚二叠世未变形花岗岩(254 Ma)侵入,表明其原岩最终形成到发生变形变质作用应当介于294~254 Ma之间。故推测沿着索伦缝合带的碰撞缝合作用可能发生在早—中二叠世。
谷丛楠周志广张有宽柳长峰刘文灿於炀森
大兴安岭东北部塔河地区早白垩世高Sr低Yb型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东北地区是中国显生宙花岗岩极其发育的地区,构造演化复杂。研究大兴安岭东北部塔河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是解决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岩浆演化及构造背景的重要突破口。塔河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的岩性主要有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运用LA-ICP-MS测年方法对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进行测年,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1±1Ma(MSWD=0.73)和130±1Ma(MSWD=2.2)。早白垩世侵入岩SiO_2含量为61.32%~71.68%,为中酸性岩类。Al_2O_3含量为13.53%~15.62%,显示为准铝质或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REE为(152.28~253.85)×10^(-6)。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高Sr低Yb型和低Sr高Yb型两类侵入岩,起源于地壳的不同深度。研究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形成于蒙古-鄂霍次克洋洋盆自西向东的剪切式收缩闭合作用,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陆-陆碰撞导致下地壳加厚作用有关。
牛延宏刘渊周志广牛文治柳长峰赵孝旗戴鹏飞王志强
关键词:C型埃达克岩锆石U-PB年龄
内蒙古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收集大量锆石U-Pb年代学数据,通过制作年龄-频数图谱,简略探讨了西伯利亚克拉通、华北克拉通、东北地区微地块以及内蒙古大石寨地区的演化史,并对大石寨二叠系与其周边块体的锆石年龄作比较分析,进而探讨了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的物源问题。碎屑锆石年龄-频数图表明,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碎屑锆石年龄可以划分出古生代年龄段(500~250 Ma),中-新元古代年龄段(1.6~0.8 Ga),新太古-古元古代年龄段(2.6~1.7 Ga)。华北克拉通北缘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基底年龄均>1.6 Ga,其二者都不能反映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物源年龄信息,而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与东北地区地块年龄峰具有很好一致性,说明二者锆石年龄峰值反映的构造岩浆事件一致,表明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物源应来源于东北地块而不是华北克拉通和西伯利亚克拉通。同时,东北地区大量古老基底锆石年龄数据的存在,暗示东北地块可能独立于上述两大板块而存在,并响应中亚造山带内存在古老微大陆的观点;东北地块由诸多微小块体拼贴而成,并分别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碰撞拼接,缝合线分别是贺根山-黑河缝合带与西拉木伦缝合带。
陈贤刘家军周志广柳长峰
关键词:克拉通
内蒙古四子王旗大庙花岗岩体的成因与构造意义被引量:24
2008年
内蒙古中部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分布广泛,在空间上构成一条巨大的东西向花岗岩带,是研究花岗岩成因和地壳演化的天然实验室。四子王旗北大庙岩体作为一个典型代表,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内部普遍发育镁铁质微粒包体,对理解花岗岩石成因和演化有重要意义。对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岩相学研究及矿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包体具塑性外形及岩浆结构,存在多种不平衡矿物组合,是岩浆混合的重要证据;MME中斜长石斑晶边部与核部An值较低,幔部An值较高,黑云母斑晶MgO边部与核部较低,幔部较高,两种矿物相似的成分变化指示结晶环境的改变,从矿物学角度证实存在基性岩浆的反复注入。黑云母及角闪石化学成分上也显示出岩体形成于造山带背景下,岩浆具壳幔混合的特点。岩体形成温度为650℃~700℃左右,压力为1.5×108Pa左右,氧逸度lgfO2较高,约-10~-15。
章永梅张华锋周志广刘文灿
关键词:斜长石黑云母镁铁质微粒包体花岗闪长岩
西藏江孜—亚东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又取得重要进展被引量:1
2002年
刘文灿万晓樵梁定益高德臻周志广王克友
关键词:片麻岩区域地质调查多金属矿化带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林西组碎屑锆石LA-ICP-MS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3
2016年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位于西拉木伦河以北,属锡林浩特地块南缘。本文对出露于克什克腾旗北东约5km的一套变质粉砂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测年,其年龄结果主要分为4个区间:258~298Ma(峰值为285Ma)、377~474Mat峰值为430Ma)、1261~1727Ma、1853~2513Ma,此外还含有321Ma和937Ma的锆石各一颗。锆石CL图像显示:258~298Ma的锆石以岩浆锆石为主,响应兴蒙造山带的晚古生代岩浆活动;377-474Ma的锆石中既有岩浆锆石又有变质锆石,表明其源区既有奥陶纪泥盆纪岩浆岩,又有古生代的变质岩;1261~1727Ma的锆石以岩浆锆石为主,少数为变质锆石,暗示中元古代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也为该组提供物源;1853~2513Ma的锆石以岩浆锆石为主,反映了华北板块基底的年龄信息。该变质粉砂岩中碎屑锆石的最小谐和年龄是258Ma,限定了其沉积时代的下限为晚二叠世,应属于林西组。年龄峰值既对应华北板块的重要构造热事件,又有与兴蒙造山带地质事件相关的年龄信息,表明林西组具有南北两个物源区,同时也暗示在其形成时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已经拼合。
李红英张达周志广柳长峰李鹏举陈利贞谷丛楠
关键词:碎屑锆石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被引量:20
2014年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近年来获得的古生代-早中生代侵入岩锆石U_Pb及少量Rb—S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古生代-早中生代至少经历了奥陶纪、石炭纪-早二叠世、中晚二叠世以及三叠纪等4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奥陶纪岩浆活动时限在508-454Ma,出露面积少,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经历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1~299Ma,分布面积最少,岩石组合为辉长岩、闪长岩及石英闪长岩,有弱变形或未变形。中晚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为271~253Ma,出露面积最大,岩石组合有富含暗色包体的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的角闪正长岩。三叠纪岩浆活动时限为250~224Ma,出露面积较大,岩石组合有白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岩。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四子王旗地区在此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奥陶纪岩浆活动和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活动可能与古亚洲洋多次俯冲作用相关。中晚二叠世岩浆活动可能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作用有关。三叠纪岩浆活动与造山后伸展作用及岩石圈拆沉有关。
柳长峰刘文灿周志广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被引量:31
2006年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为超常规模的地裂—地震成因的混杂堆积,主体为一套延伸距离远、厚度巨大的巨震浊积岩。分为基质和岩块两个组成部分,基质为泥、砂质浊积复理石,岩块的岩性有不同时代的砂岩、泥晶灰岩、结晶灰岩、火山岩和硅质岩等,物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北缘和洋壳本身。宗卓组中广泛发育有同沉积角砾岩、同沉积塑性变形、微断层、液化脉和砂岩脉等震积标志。依据岩块大小和碎屑沉积物粒径,这套巨震浊积岩可划分为8个“巨浊积旋回”,表现为8个地震周期。宗卓组震积岩形成于会聚板块边缘,是被动伸展构造环境的产物。
周志广梁定益刘文灿万晓樵赵兴国王克友
关键词:藏南晚白垩世震积岩
藏东北构造古地理特征及冈瓦纳北界的时空转换被引量:25
2007年
研究区位于南北向三江构造带与东西向羌塘构造带的衔接处,是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包含金沙江、澜沧江、双湖-昌宁、班公湖-怒江4条古特提斯洋壳带及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多玛-安多4个微陆块的相关部位。4条缝合带时分时合,其间的微陆块则"藕断丝连"。前奥陶纪金沙江带属于泛冈瓦纳"泛非软基底"的北界,早古生代它还是"泛非"混合生物群与扬子区系的界线。泥盆纪—石炭纪,古特提斯形成南北2支,即金沙江带和双湖-昌宁带,与其间亲扬子的中间岛块群(昌都-芒康、羌北、索县-左贡)形成"多岛海"格局,此间,双湖-昌宁转换为冈瓦纳的北界,多玛-安多微陆块为亲冈瓦纳相。早、中二叠世,中间岛块(群)裂解为亲扬子的昌都-芒康和亲冈瓦纳的羌北、索县-左贡三岛块,形成多岛洋,冈瓦纳北界转换到澜沧江带。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消亡,形成Pangaea联合古陆,研究区为陆间多岛海。晚三叠世印支运动阶段,金沙江、澜沧江和双湖-昌宁带相继转换为陆内造山带;与此同时,班公湖-怒江带与雅鲁藏布江带形成中特提斯北、南2支,其间为中间陆块群(基墨里),班公湖-怒江带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消亡的,"基墨里"岛块群是晚白垩世增生在亚洲大陆之上的。喜马拉雅地块是喜马拉雅运动阶段才最后俯冲到亚洲大陆之下,转换为亚洲大陆。
王根厚梁定益张维杰贾建称周志广万永平于海亮
关键词:特提斯多岛洋生物区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