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2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 延后栽培设施葡萄水生产力及水分生产函数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不同水分处理梯度,对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耗水特性、水生产力和水分生产函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萌芽期适度亏水、其余生育期充分供水是延后栽培葡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优的调亏模式。采用经典的最小二乘法对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进行拟合,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比较,探索适用于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验证了Blank模型在河西地区延后栽培设施葡萄中是合理有效的,且水分敏感系数按照浆果膨大期、抽蔓期、着色成熟期、开花期以及萌芽期的顺序依次递减,葡萄的耗水规律与水分敏感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 孔维萍成自勇张芮梁仲锷周宏
- 关键词:延后栽培葡萄水分生产函数
- 土壤水分调亏处理膜下滴灌马铃薯耗水特征及生长动态被引量:8
- 2017年
- 以青薯"16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调亏对河西绿洲马铃薯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水分调亏处理,即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分别进行轻度(55%~65%田间持水量,FC)和重度(45%~55%FC)调亏,淀粉积累期轻度(55%~65%FC)调亏,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65%~75%FC)为对照。结果表明:受水分调亏影响,上层0~40 cm土壤水分变化较下层40~60 cm明显,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经受轻度和中度水分亏缺土壤贮水量显著(P<0.05)低于充分供水8.1%和18.7%,耗水强度则显著降低60.0%和73.0%。块茎形成期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后复水,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相对生长率(RGR)均表现出补偿效应,而块茎膨大期进行轻度和中度水分调亏以及淀粉积累期轻度水分调亏LAI、LAD及RGR均呈下降趋势,其薯块产量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相比分别降低22.3%、26.5%、38.7%。因此,马铃薯生长后期应注重供水以延长绿叶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利。
- 李晶张恒嘉周宏
- 关键词:膜下滴灌马铃薯耗水特征
- 不同覆盖及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以露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全膜双垄沟播(FFP)、平地顶凌全膜覆盖(FWP)和平地麦草覆盖(SCP)4种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玉米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育期内,FFP、FWP和SCP处理均可提高O~80cm土层土壤贮水量。FFP保水效应使玉米株高、叶面积及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CK。较CK相比,FFP、FWP和SCP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46.2%、83.1%和29.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2.3%、58.7%和44.9%。可见,全膜双垄沟播耕作方式可明显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促进玉米生长,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孔维萍成自勇张芮梁仲锷周宏
- 关键词:耕作方式玉米生长水分利用效率
- 极端干旱条件下燕麦垄沟覆盖系统水生态过程被引量:12
- 2014年
- 围绕极端气候条件下沟垄沟覆盖系统水文过程和水生产力变化问题开展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以裸燕麦坝莜3号品种为材料,于2010年和2011年在甘肃定西进行,以充分灌溉为对照组,设置平地无种植、垄沟无覆膜种植、垄沟覆膜种植、裸地4个处理(此4个处理均无灌溉),测定生育期降雨、气温、0—140 cm土壤剖面水分变化、作物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阶段性极端干旱和全生育期极端干旱两个类型,均导致所有处理组中土壤剖面60—100 cm的"土壤干层"现象,垄沟覆膜处理对"土壤干层"现象具有显著的缓解效应。与对照组相比,垄沟覆膜处理显著促进了收获期土壤剖面贮水量的回升,其贮水量分别提高了41.2 mm(2010年)和22.4 mm(2011年),全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7、0.4 kg·hm-2·mm-1(2010年)和6.5、9.8 kg·hm-2·mm-1(2011年)。另外,垄沟覆膜处理组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组降低了30.5%(2010年)和67.42%(2011年),但收获指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3.4%(2010年)和55.6%(2011年)。研究表明,垄沟覆膜处理促进了降水向土壤水和作物水的转化效率,显著地缓解了作物水分供需矛盾,是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重要生态策略。
- 周宏张恒嘉莫非赵鸿王润元吴姗邓浩亮Asfa BatoolBaoluo Ma熊友才
- 关键词:土壤水分燕麦
- 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甘肃山洪灾害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项目的作用及效益。对2010年以来甘肃省全面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背景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及山洪沟道治理等方面对全省项目建设情况及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建立5个目标因子和37个具体目标构成山洪灾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为今后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刘佳莉周宏王英金彦兆李莉梁仲锷
-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耕作系统演变与适应性管理被引量:11
- 2015年
- 耕作系统主要包括土壤系统、作物系统和区域气候系统等几个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的组成部分,涉及作物栽培模式、作物类型、杂草和病虫害及农田水土资源管理等方面,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50a(1951-2000年),黄土高原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且其变率逐渐增加,降雨和热量资源分布呈现复杂的时空异质性。作物种植区域的变迁、熟制制度的演变和农田灾害的加剧促使农田管理模式不断寻求改变,对当地农业耕作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总结了黄土高原过去多年的气候变化(气温、降水量、积温)特征和发展趋势,气候变化下耕作系统(种植区、耕作制度、土壤环境)和作物系统(需水量、物候、品种、产量)的演变规律,作物与土壤互作关系,以及气象灾害对黄土高原耕作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气候变化下耕作系统适应性管理途径和策略。旨在为黄土高原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提供新的理论,寻求气候变化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
- 邓浩亮周宏张恒嘉莫非杨通孔维萍卢盼盼杨晓婷蒙强赵鸿王润元Turner Neil C吴姗祝英张晓峰Batool Asfa熊友才
- 关键词:气候变化黄土高原耕作系统土壤系统适应性管理
- 微集雨模式与降雨变律对燕麦大田水生态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1年
- 以春燕麦坝莜3号品种为试材,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在甘肃省定西市农业气象站进行大田试验。两个生育期的降雨总量基本一致,其中2009年生长季的降雨变律特征与多年观察值相似,而2010年则表现为"前半期降雨多、后半期降雨少"的变律特征。微集雨技术共含8个不同处理,包括①平地不种植(裸地)、②平地种植和③6个垄沟和覆膜处理组(3种垄沟宽度比(2∶1、1∶1和2∶3)×2种覆膜方式(垄上覆膜和不覆膜)),测定了各处理组土壤剖面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垄上覆膜处理组的叶面积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同时提高了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和作物水的转化效率,并促进了生育后期土壤贮水量的迅速回升。就不同垄沟比来说,各参数值在垄沟比为1∶1的处理组中最高。此外,就两种降雨变律年型而言,"降雨量前倾"的2010年燕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2009年(P<0.05),且显著提高了0—130 cm剖面土壤贮水量。
- 强生才张恒嘉莫非赵鸿周宏熊友才
-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燕麦
- 全球变化下植物物候研究的关键问题被引量:45
- 2011年
- 总结了全球变化下植物物候研究的主要进展,针对该领域国内外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植物物候研究的重心从以前的野外观测和初步统计分析逐步过渡到以揭示物候周期的调控机制和环境效应为主,研究手段从植物物候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表象描述转移到多尺度、多要素耦合关系的综合分析。随着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物候研究从植物个体及居群适应性研究转向植物物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气候演变、农业生产乃至人类健康等方面影响的系统评估。并且在该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关键性问题,如不同温度带大气温度与光周期对植物物候期贡献力问题、植物物候变化对气候变暖的非线性响应特征、群落水平上植物物候研究的复杂性、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物候研究的重要性等。对我国植物物候研究现状和管理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莫非赵鸿王建永强生才周宏王绍明熊友才
- 关键词:全球变化植物物候
- 全球变化下植物物候研究的关键问题
- 本文总结了全球变化下植物物候研究的主要进展,针对该领域国内外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植物物候研究的重心从以前的野外观测和初步统计分析逐步过渡到以揭示物候周期的调控机制和环境效应为主,研究手段从植物物候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
- 莫非赵鸿王建永强生才周宏王绍明熊友才
- 关键词:全球变化植物物候
- 不同覆盖及种植方式下旱地玉米前期水热及出苗效应被引量:8
- 2014年
- 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种植方式为对照,分析了春玉米前期水热状况、出苗率及成苗时间。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顶凌覆膜种植(TFFP)下作物耕作层(0~100cm)土壤含水率较CK显著高5.39%(p〈0.05)。全膜双垄垄播项凌覆膜种植(TFRP)和全膜双垄垄播播前覆膜种植(BFRP)下地温的日变幅最大(24.8℃和25.0℃),麦草覆盖种植(SCP)最小(12.5℃)。TFFP处理出苗率最高(95.48%),显著高于CK(84.96%)。全膜双垄沟播项凌覆膜种植、全膜双垄垄播顸凌覆膜种植、全膜双垄垄播播前覆膜种植、全膜双垄垄播播前覆膜种植下,到达苗期的时间最短(9d),显著早于CK(15d)。全膜双垄沟播顶凌覆膜种植模式显著改善玉米播前水温等件,促进玉米出苗、间苗,是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应对干旱的重要农事策略。
- 孔维萍成自勇张芮周宏
- 关键词:玉米水热效应出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