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学平

作品数:321 被引量:2,149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9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3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4篇中医
  • 97篇关节炎
  • 79篇风湿
  • 70篇类风湿
  • 56篇中医药
  • 48篇细胞
  • 4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4篇风湿关节炎
  • 43篇性关节炎
  • 43篇通痹
  • 38篇络通
  • 37篇病机
  • 33篇类风湿性
  • 33篇类风湿性关节...
  • 33篇风湿性
  • 33篇风湿性关节炎
  • 32篇药疗
  • 32篇药疗法
  • 31篇医药疗法
  • 31篇中医药疗法

机构

  • 317篇南京中医药大...
  • 16篇江苏省中医院
  • 6篇南京市中医院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昆山市中医院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南京市市级机...
  • 1篇常州市中医医...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作者

  • 320篇周学平
  • 87篇周仲瑛
  • 72篇吴勉华
  • 65篇周玲玲
  • 59篇叶放
  • 47篇金妙文
  • 40篇王志英
  • 32篇郭立中
  • 31篇李国春
  • 30篇冯哲
  • 25篇王明艳
  • 22篇方泰惠
  • 20篇汪红
  • 17篇方樑
  • 17篇程海波
  • 16篇过伟峰
  • 14篇郭立玮
  • 14篇黄艳
  • 14篇周聪
  • 14篇朱华旭

传媒

  • 41篇南京中医药大...
  • 3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9篇中医杂志
  • 10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中国免疫学杂...
  • 9篇江苏中医药
  • 8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中国中医基础...
  • 7篇中药药理与临...
  • 6篇新中医
  • 6篇中医药学刊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急症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实用中医内科...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国卫生统计

年份

  • 11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4篇2017
  • 23篇2016
  • 13篇2015
  • 18篇2014
  • 23篇2013
  • 24篇2012
  • 21篇2011
  • 26篇2010
  • 13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8篇2004
3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藻玉壶汤加减甘草-海藻反药药对不同组方中11种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海藻玉壶汤是含有甘草-海藻反药药对的古代名方之一,用于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其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该文采用UPLC-TQ-MS对大鼠灌胃给药不同组方海藻玉壶汤中血中11种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同时比较不同组方之间11种活性成分药动学差异,探讨了海藻玉壶汤与甘草-海藻反药药对的相互影响。首次建立了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甘草酸、甘草素、佛手柑内酯、川陈皮素、蛇床子素与甘草次酸同时测定的UPLC-MS/MS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发现,海藻可提高甘草酸的峰浓度,海藻玉壶汤中其他组分可能促进甘草中黄酮类成分在正常大鼠体内的吸收,却抑制了皂苷类成分的吸收,加快甘草中某些皂苷类成分的代谢;甘草与海藻反药药对可提高橙皮苷、佛手柑内酯、川陈皮素、蛇床子素与贝母素甲的生物利用度,减慢柚皮苷与贝母素甲的消除。
张洋钱大玮潘瑛翟燕娟周学平钟赣生朱振华段金廒
关键词:海藻玉壶汤药动学影响
救脱Ⅱ号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观察
1996年
应用具有回阳固脱、理气活血作用的救脱Ⅱ号注射液,治疗休克正虚阳亡证34例,并与用多巴胺治疗的34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死亡率为2.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17.65%(P<0.05);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周学平周仲瑛金妙文王志英
关键词:注射液休克理气活血
白芍总苷对共培养诱生的破骨细胞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佐剂关节炎( AI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细胞分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AI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培养诱生破骨细胞;分别加入5、50、500、5000 mg·L-1和50 g·L-1的TGP,检测细胞增殖、TRAP活性和骨吸收功能;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TNF-α、M-CSF、RANKL的水平;实时定量 PCR测定细胞 ERK、JNK 和 p38的表达。结果 TGP 50~5000 mg·L-1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能力、TRAP活性和骨吸收面积;降低上清中IL-1、TNF-α、M-CSF、RANKL的水平;不同程度抑制破骨细胞ERK、JNK和 p38的表达。结论一定剂量的 TGP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其作用与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因子,进而阻止MAPKs信号途径的活化有关。
周玲玲魏伟柳璋璞周聪刘天阳周学平
关键词:白芍总苷类风湿关节炎破骨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信号转导
凉血通瘀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6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7
2012年
目的评价凉血通瘀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8例和对照组169例,2组均采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凉血通瘀中药,疗程均为21 d。疗程结束后分别统计并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风病类诊断评分、脑出血吸收情况、脑水肿分级及格拉斯哥预后结果(GO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2组治疗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及G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结合凉血通瘀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过伟峰张兰坤吴勉华李国春周学平叶放袁园全亚萍陈顺中王敬卿赵扬邵凤扬陈隐漪顾锡镇王永生路楷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凉血通瘀方
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被引量:35
2009年
中医理论研究难以取得质的进展,这与缺乏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方法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应用科学方法论开展研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提。把握病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通向论治的桥梁,开展"病机"研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突破口。研究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综合文献整理、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环节,使中医理论在实践中升华、在传承中创新。
周学平叶放周仲瑛
关键词:中医理论科学方法论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急性ICH患者666例,随访观察21 d时的临床转归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ICH患者入院时的临床指标及主要治疗方案与早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6 h(P=0.003)、入院时患有高血压(P=0.024)、高血糖(P=0.030)、合并肺部感染(P=0.035)及发热(P=0.003)、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分级(P<0.001)、出血部位(P=0.032)均是ICH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中西医治疗(P=0.001)则是ICH早期预后良好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综合预后有关的多个影响因素作为预测急性ICH早期预后的指标,有利于实施个体化临床决策,以降低病死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张丽娜李国春周学平吴勉华金妙文周仲瑛过伟峰叶放陈诗娴周玲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
滋肾通络方功效单元对CIA小鼠CD4^+T细胞miRNAs表达的差异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滋肾通络方(ZTF)不同功效单元调控CIA小鼠CD4^+细胞中miRNAs表达的差异。方法:建立小鼠胶原性关节炎(CI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滋肾养阴组、祛风除湿组、化痰祛瘀组和全方组,另取4只小鼠作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1 h后,分选脾脏CD4^+T细胞,检测miRNAs表达。结果:CIA小鼠CD4^+T细胞中出现部分miRNAs表达的上调或下调。滋肾养阴单元主要上调Let-7g-5p,下调miR-27b-3p、miR-155-5p;祛风除湿单元主要上调miR-26b-5p和miR-143-3p;化痰祛瘀单元主要上调miR-26b-5p,下调miR-27b-3p;全方组的调控作用最明显。结论:ZTF各功效单元可以靶向CD4^+T细胞中不同miRNAs,产生协同/增强/叠加效应,从而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发挥整体调节作用。
周玲玲蒋宝平钱飞亚申美玉杨培狄昱希周学平
关键词:胶原性关节炎MIRNA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湿热瘀阻辨治白塞氏病被引量:1
2020年
周仲瑛教授认为白塞氏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瘀阻,脏腑病位在肝肾;临床治疗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兼顾补益肝肾;遣方用药以二妙散合知柏地黄汤为基础,伍以凉血化瘀、通络止痛药。周老治疗白塞氏病临床疗效显著,加减用药独具特色,对周老诊治白塞氏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旨在为辨治白塞氏病提供新思路。
顾振宁周学平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湿热瘀阻国医大师医案
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清络痛痹颗粒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清络通痹颗粒(QLT)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QLT作用于FLS 72h后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QLT对FLS细胞凋亡相关通路Activation of BH3-only proteins、FAS Signaling和Apoptosis有影响,并上调了CASP8、BCL2L11、BID等促凋亡基因的表达。此外,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炎症等方面。结论:QLT改变细胞凋亡、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等相关基因表达可能是其参与抑制FLS细胞异常增殖的作用过程。
黄艳王明艳周玲玲沈计荣陆燕周学平
关键词:基因芯片清络通痹颗粒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表里双解、四联复法辨治时行感冒被引量:10
2017年
在数十年对时行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表里双解,汗、和、清、下4法联用辨治时行感冒的理念,将时行感冒分为常见证和变证两大类进行辨证,初步制定论治的方案,为中医药防治时行感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周仲瑛吴勉华叶放周学平郭立中李柳冯哲
关键词:时行感冒表里双解外感热病流行性感冒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