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国强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炎性
  • 7篇综合征
  • 7篇免疫
  • 7篇免疫重建
  • 7篇免疫重建炎性...
  • 7篇艾滋病
  • 6篇HAART治...
  • 4篇免疫机制
  • 2篇好发因素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治疗
  • 1篇代谢
  • 1篇凋亡
  • 1篇凋亡作用
  • 1篇对转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综合征
  • 1篇遗传学
  • 1篇同工酶
  • 1篇脱氨酶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9篇周国强
  • 8篇何艳
  • 8篇刘猛
  • 8篇郑煜煌
  • 8篇周华英
  • 5篇加路
  • 5篇陈霞
  • 4篇谌资
  • 4篇贺梅
  • 2篇郑力文
  • 1篇李靖
  • 1篇张春迎
  • 1篇龚国忠
  • 1篇刘纯
  • 1篇贺波
  • 1篇姚运海
  • 1篇尹伟
  • 1篇李瑛
  • 1篇李慧
  • 1篇袁宏丽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免疫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 为探讨我国艾滋病病人(AIDS)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在前瞻性研究队列中对启动HAART的AIDS病人部分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和部分Th1和Th2细胞因子等进行追踪分析.方法 将接受HAART初始治疗的238例AIDS病人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分为在24周内发生IRIS的47例病人(IRIS组)和未发生IRIS的191例病人(非IRIS组).在HAART的0周、12周和24周采集两组血标本,对47例IRIS病例及随机选择的50例非IRIS病例进行免疫机制的研究分析,检测HIV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部分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在HAART的0周、4周、12周、24周及发生IRIS时分别采集全部238例患者的血标本,使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以及IL-7水平.结果 两组感染者的CD4+、CD8+纯真细胞和记忆细胞比例在0周、12周、24周及发生IRIS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CD4+记忆细胞和CD8+记忆细胞比例在启动HAART后均明显上升.两组感染者CD4+CD38+活化细胞和CD8+CD38+活化细胞比例在基线时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在0周、12周、24周及发生IRIS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IRIS组中均较非IRIS组要低.两组IL-2及IFN-γ在HAART后均呈上升趋势,且IRIS组在4周及发生IRIS时更明显高于非IRIS组;两组IL-4及IL-10在HAART后均呈下降趋势,IRIS组中IL-10在4周及发生IRIS时更明显低于非IRIS组.IL-7在两组中基线时均较正常值升高,并随HAART进程逐渐降低,其中IRIS组在各随访点IL-7均要高于非IRIS组.结论 接受HAART治疗者早期即出现记忆T细胞快速上升,在IRIS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IL-2、IL-10和IFN-γ在发生IRIS时的水平差别,提示IRIS的发生与炎性细胞因子大量增加,炎性抑制因子相对不足有一�
郑煜煌刘猛周华英何艳周国强谌资陈霞贺梅加路姚运海郑力文
关键词: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免疫机制RECONSTITUTION
T淋巴因子变化对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发生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了解HIV/AIDS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发生基本情况,观测代表Th1/Th2平衡间的主要淋巴因子在HAART前及HAART启动后的基础及变化水平,探索IRIS可能的免疫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进行为期6个月跟踪随访观察,确立IRIS组及非IRIS组,并进行代表Th1/Th2平衡关系的主要T淋巴因子:IL-2、INF-γ、IL-4、IL-10的检测,与健康组对照同时并对HAART前、HAART启动后1、3和6个月时变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一共观察HAART初始启动的病例共212例.HAART启动6个月内共诊断IRIS59例,IRIS中位发生时间在启动HAART后第21天(四分位间距时间为19 d).发生的疾病谱主要包括结核病、疱疹病毒感染、肺胞子菌肺炎等.不论是在IRIS组还是在非IRIS组,代表Th1/Th2平衡关系的主要淋巴因子IL-2、INF-γ与IL-4、IL-10的水平,其HAART前基础值均较正常人群检测值分别有降低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ART启动后则分别表现出逐步增高与下降而恢复平衡的趋势,两组HAART6个月后的值较HAART前基础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RIS组HAART前上述淋巴因子的基础值与正常对照变化程度较非IRIS组更加明显,在HAART启动后1个月(IRIS高发阶段),IL-2、INF-γ的增高水平[(11.68±2.89)pg/ml vs(8.52±2.26)pg/ml;(22.19±6.22)pg/ml vs(18.34±5.35)pg/ml]与IL-10的下降水平[(19.21±4.03)pg/mlvs(23.19±5.92)pg/ml]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本研究中HIV/AIDS在启动HAART 6个月内的IRIS发生率为27.8%,多发生于HAART启动后1个月内,最常见疾病谱为结核病、疱疹病毒感染等感染性疾病.(2)IRIS组及非IRIS组在HAART前均存在Th1/Th2的失衡,前者的失衡趋向更明显,在HAART开始后都有恢复平衡的趋势,其中Th1的代表因子IL-2、IN
周国强郑煜煌刘猛王敏肖钢何艳周华英谌资
不同变异位点的HIV-1 vp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对转染细胞凋亡作用的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vpr基因变异株致宿主细胞凋亡作用的区别,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4个带有不同变异位点的中国感染者HIV-1 vpr基因片断,其PCR产物纯化后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以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连接转化实验,将重组质粒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至HeLa细胞,G418筛选后收获细胞。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荧光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Hoeschst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率,DNA琼脂糖电泳观察各转染细胞凋亡条带,膜联蛋白V-FITC流式细胞检测各株细胞凋亡率,并比较各株细胞的半胱酸蛋白水解酶3活性差别。结果14个vpr基因片段转染HeLa细胞后,发现有第70、85、86或94位变异的vpr转染细胞Hoeschst染色凋亡率和半胱酸蛋白水解酶3活性检测(分别为0.1225,0.1675,0.1975,0.1575和11.356,8.021,14.6875,10.521)较无这些变异的保守序列vpr转染细胞(0.355和182.4875)为低,DNA琼脂糖电泳法和膜联蛋白细胞凋亡检测也提示同样的规律;第1~7号重组质粒(均为vpr AE亚型)的致细胞凋亡能力也明显小于第8~14号重组质粒(vpr B,AB,C和C/BC亚型)。结论首次观察到有第70、85、86或94位变异的HIV-1 vpr序列,其致HeLa细胞凋亡的能力低于无这些位点变异的保守序列,AE亚型诱导宿主细胞凋亡能力低于其他亚型,其机制之一与半胱酸蛋白水解酶3途径激活降低有关。
郑煜煌张春迎何艳龚国忠李慧谌资刘猛周华英李瑛刘纯李靖周国强尹伟袁宏丽
关键词:HIV-1凋亡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好发因素和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观察我国艾滋病病人(AIDS)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特征及其好发易感影响因素。方法以接受HAART治疗的238例AIDS病人建立前瞻性研究队...
刘猛郑煜煌周国强周华英谌资何艳
文献传递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免疫机制初步研究
<正>目的:为探讨我国艾滋病病人(AIDS)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在前瞻性研究队列中对IRIS及非IRIS感染者的部分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活化程度...
郑煜煌刘猛周华英何艳周国强谌资陈霞贺梅加路
文献传递
腺苷脱氨酶及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内菲青霉菌病的早期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特异性的指标,以早期筛查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方法本研究纳入经确认的艾滋病患者158例,分为HIV感染组62例、AIDS患者组43例、PSM组53例,酶偶联速率法检测腺苷脱氨酶(tADA)及其同工酶ADA1和ADA2、AST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PSM组的CD4+T细胞计数显著低于AIDS组和HIV感染组(p<0.05,p<0.05);PSM组的tADA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且PSM组的ADA2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但各组ADA1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PSM组的AST和ALT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SM组的tADA、ADA2和AST值降低(P均<0.01)。经ROC曲线分析,tADA、ADA2和AST的临界值分别为18.5、13.4和115.9U/L。结论tADA、ADA2和AST均有望成为早期筛查PSM的血清学指标,其中ADA2效果最好,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陈钟何艳周国强周泉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谷草转氨酶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免疫机制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艾滋病病人(AIDS)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接受HAART初始治疗的238例AIDS病人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将24周内发生IRIS...
刘猛郑煜煌何艳周华英周国强谌资陈霞贺波加路
文献传递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好发因素和临床特征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 观察我国艾滋病患者(AIDS)启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发生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IRIS)的发病率、病死率、临床特征及其好发易感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7年10月到2009年9月来自湖南省和江四省的接受HAART治疗的238例AIDS患者建立前瞻性研究队列,在24周内进行定期随访.将此期间发生IRIS的47例患者纳入IRIS组,24周时仍未发生IRIS的191例患者纳入非IRIS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发病表现和诊断治疗的相关资料,在HAART的0、12和24周采集患者的血标本检测HIV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对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比分析.结果 IRIS发生率为19.7%(47/238),病死率6.2%(2/47) HAART起动后发生IRIS的平均天数为28(9~36)d.IRIS中以结核感染占多数(61.7%,29/47),IRIS组与非IRIS组在年龄、性别、传播途径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方案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0、12和24周时两组的病毒载量均逐步明显下降,CD4+细胞数均逐步明显上升.但是启动HAART时IRIS组的CD4+细胞数明显低于非IRIS组(48×106个/L比146×106个/L,P<0.01),IRIS组的CD4+细胞数在100×106个/L以内者占85.1%(40/47).结论 IRIS多发生在HAART治疗启动后的1~3个月内,接受HAART治疗者的年龄、性别、传播途径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方案均与IRI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在治疗24周内IRIS组与非IRIS组的HIV RNA病毒载量下降幅度和CD4细胞上升数量均无明显差别,但起动HAART前CD4+细胞计数<100 × 106个/L的感染者更容易出现IRIS.我国HAART发生IRIS多为结核感染,一般无须停用抗病毒药物,对症处理即可,但对结核病或其他严重的感染仍须抗感染治疗.
刘猛郑煜煌周国强周华英谌资何艳陈霞郑力文加路贺梅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艾滋病HAART治疗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的免疫机制初步研究
郑煜煌刘猛周华英何艳周国强谌资陈霞贺梅加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