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华邦

作品数:20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细胞癌
  • 5篇胆管
  • 5篇胆管细胞
  • 5篇胆管细胞癌
  • 5篇肿瘤
  • 5篇肝内
  • 5篇肝内胆管
  • 5篇肝内胆管细胞
  • 5篇肝内胆管细胞...
  • 4篇肝脏
  • 3篇原发性
  • 3篇内镜
  • 3篇基因
  • 3篇肝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3篇肝肿瘤
  • 2篇阴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20篇周华邦
  • 12篇胡和平
  • 5篇周东勋
  • 5篇汪慧
  • 3篇王庆
  • 3篇周玉保
  • 3篇吴孟超
  • 3篇涂芊茜
  • 2篇汪慧
  • 2篇王昊
  • 2篇张道权
  • 2篇邹姗姗
  • 2篇邹姗姗
  • 2篇詹翔
  • 2篇徐贵霞
  • 2篇金树
  • 1篇陆蕊
  • 1篇王庆
  • 1篇陈余清
  • 1篇王红阳

传媒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肝脏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内胆管细胞癌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 肝内胆管细胞癌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背景和目的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来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尽管发病率非常低,但最近文献报道,不...
周华邦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前体细胞临床病理学特征
文献传递
抗-HBs、抗-HBe和抗-HBc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9年
汪慧周华邦周东勋王昊王庆邹姗姗涂芊茜胡和平吴孟超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抗-HBC阳性抗-HBS抗-HBEHBSAG阴性
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的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留置导尿管拔管时机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7例行留置导尿管的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两种不同拔管时机拔除尿管,实验组19例在膀胱空虚时拔管,对照组18例在膀胱充盈时拔管,观察拔管后患者是否能自行排尿和拔管后的残余尿量。结果实验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行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比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优越。
胡守紫单新莉王丽徐贵霞周华邦
关键词: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留置导尿残余尿量
GAGE基因表达在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G-抗原(GAGE)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在鉴别诊断良、恶性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胸腔积液97例,分为A、B、C和D四组,其中A组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共41例;B组为其它病因组共10例;C组为恶性胸腔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组,共40例;D组为恶性胸腔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组,共6例。A组与B组合并为良性胸腔积液组,C组与D组合并为恶性胸腔积液组,采用通用引物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标本GAGE基因表达。结果GAGE基因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阳性率分别为3.9%(2/51)、60.9%(28/4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GE基因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体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的检测方法之一。
胡俊锋夏雪梅张永李殿明周华邦陈余清
关键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胸腔积液
经内镜注射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1例胃底静脉曲张病人进行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总结护理配合措施。[结果]病人均成功行内镜下注射治疗,2例病人术后早期出血,再次行内镜下注射治疗后成功止血。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所有病人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前减轻,其中显效14例。[结论]加强经内镜注射硬化剂联合组织黏合剂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韩春英陆蕊周华邦高强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护理配合
胆汁形成与胆汁淤积性疾病发生的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胆汁淤积是指在肝细胞水平或胆管水平胆汁生成、分泌或流动障碍。肝细胞与胆管细胞膜上存在众多的蛋白质是胆汁形成与分泌的重要转运体,随着对这些转运体的鉴定,以及对影响胆汁酸盐合成、转运的复杂信号网络系统的深入了解,为充分认识胆汁淤积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价值。
胡和平周华邦周东勋
关键词:胆汁淤积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为防治I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17例ICC患者和634例体检者按照年龄、性别、居住地进行1:2配比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相关危险因素先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可疑危险因素,再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7个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证实去除了年龄、性别、居住地的影响后,血清HBsAg阳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其他原因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肝血吸虫病仍与ICC显著相关,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265(6.676~15.783)、13.101(5.265~32.604)、18.242(3.580~92.958)、18.435(1.930~176.082)、15.102(4.607~49.499)和11.820(3.522~39.668)。胆总管结石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尸值未达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水平(P〉0.05)。肝囊肿、胆囊结石、肝血管瘤、睹肪性肝炎、糖尿病、吸烟、饮酒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肝硬化尤其是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病以及肝血吸虫病可能是ICC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的ICC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目前其他国家的文献报道,HBV感染及其引起的肝硬化可能是国内I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周华邦徐勤蓉汪慧周东勋王昊王庆邹姗姗涂芊茜孙正勤艾莉吴孟超胡和平
关键词:胆管肿瘤病例对照研究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临床及病理组化表现,旨在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46例经病理证实FNH病例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和免疫组化资料。结果共46例FNH患者,均为单发;男性2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5.5岁;病灶位于右叶28例,左叶13例,中肝叶4例,尾状叶1例;病灶直径1.3~10cm,平均4.34cm;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相符者15例(32.61%),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FNH;术前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24例(52.17%),误诊为肝细胞腺瘤2例(4.35%),误诊为肝血管瘤3例(6.52%);免疫组化:CD34、CK18、pCEA、Hep-1均为阳性,CA19-9、P53均为阴性,CK19阳性21例,PCNA阳性18例。结论多数FNH不需手术治疗,但由于与HCA、HCC等疾病难以鉴别,大部分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故术前鉴别诊断十分重要,合理检查提高疾病诊断率是关键。
周玉保汪慧周华邦胡和平
关键词: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免疫组化
肝内胆管细胞癌相关的基因突变靶点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医学诊断领域,具体涉及肝内胆管细胞癌相关的基因突变靶点,及其这些基因突变靶点在诊断或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评估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了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相关的基因突变靶点TP...
胡和平陈楠生丁传凡周华邦李嘉睿邹姗姗蒋晓兰汪慧李玉琼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1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HNET)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根据消化系肿瘤WHO分类(2010)神经内分泌肿瘤(NET)分级标准对17例病理诊断明确的PHNET进行分级,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17例PHNET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新标准分型,其中5例因标本因素未能进行分类,12例PHNET中NET G1期5例,NETG2期7例,无神经内分泌癌(NEC)病例。17例患者均无明显类癌综合征表现。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呈腺泡状或巢片状排列,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嗜铬颗粒蛋白阳性5例,突触囊泡蛋白阳性8例,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16例。NETG1期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为80.0%,NET G2期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为57.1%。结论PHNET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表型及分级,需要在消化系统NET WHO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肿瘤大小及有无子病灶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
刘娜周华邦胡和平
关键词:肝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