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多孔菌
  • 8篇木生真菌
  • 7篇英文
  • 4篇药用
  • 4篇药用真菌
  • 4篇真菌
  • 3篇代谢产物
  • 3篇担子菌
  • 3篇担子菌门
  • 3篇抗氧化
  • 3篇分类学
  • 3篇次级代谢
  • 3篇次级代谢产物
  • 2篇大型真菌
  • 2篇多样性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灵芝
  • 2篇木材
  • 2篇木材腐朽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辽宁大学
  • 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工学院
  • 1篇赫尔辛基大学
  • 1篇捷克科学院
  • 1篇中国医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2篇周丽伟
  • 8篇戴玉成
  • 7篇袁海生
  • 6篇秦问敏
  • 5篇魏玉莲
  • 4篇崔宝凯
  • 3篇于晓丹
  • 3篇何双辉
  • 2篇田雪梅
  • 2篇李泰辉
  • 2篇图力古尔
  • 2篇吴芳
  • 2篇杨祝良
  • 1篇司静
  • 1篇曹云
  • 1篇熊红霞
  • 1篇文华安
  • 1篇李冠华
  • 1篇葛再伟
  • 1篇黄冠中

传媒

  • 11篇菌物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菌物研究
  • 2篇食用菌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国菌物学会...

年份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栎生桑黄和忍冬桑黄液体培养过程中发酵液抗氧化能力被引量:14
2019年
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是药用木生真菌资源中一个重要的属,但是该属仅有少数几个种类被用于人工栽培,且栽培面积较小。此外,桑黄孔菌属中大部分种类的药用功能仍未完全明确。因此,本研究以桑黄孔菌属近期新发表的新种栎生桑黄S.quercicola和关注度较低的忍冬桑黄S.lonicericola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它们液体培养过程中第2、4、6、8、10、12和14天的菌丝生物量以及发酵液的粗多糖含量、多酚含量、黄酮含量、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等12个抗氧化指标,对桑黄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定。2种桑黄真菌各选取一号菌株,其发酵液均表现出强抗氧化能力。相比之下,栎生桑黄的多糖、抗坏血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更高,而忍冬桑黄的多酚和黄酮含量更高。相应的,栎生桑黄和忍冬桑黄在其他一些抗氧化指标上也表现出强弱程度及出现时间的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桑黄孔菌属真菌的药用功能开发提供了新资源,为不同抗氧化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一菲于晓丹田雪梅王雪蔚魏玉莲姜霁航周丽伟
关键词:木生真菌药用真菌次级代谢产物
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被引量:78
2016年
桑黄的药用记载源自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桑黄名称最早出自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真正野生桑树桑黄数量少而伪桑黄种类及数量多。真桑黄分辨不易,也难以栽培子实体。桑黄在2012年发表为新种,在2016年发表为新属。桑黄族群分析结果,可分为"华西南"、"华东南-台湾"、"中国东北-韩国-日本"3个主要族群。华西南可能是桑黄的起源中心。本文未显示桑黄子实体及菌丝体具有毒性。桑黄子实体及菌丝体皆具有良好清除自由基能力,抗发炎及抑制肝、肺癌细胞的能力。桑树桑黄的药理活性效果优于杨树桑黄以及暴马桑黄。桑树桑黄优良菌株菌丝体的几项有效化学成分及保健功效并不亚于桑黄子实体。文中同时提出促进桑黄产业开发的几点意见。
吴声华黄冠中陈愉萍戴玉成周丽伟
关键词:药用真菌
中国华南地区多孔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3
2020年
2002至2019年对广东、广西和海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72个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公园和林场等的多孔菌进行了采集和调查,共采集标本2095号,经对这些材料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多孔菌500种,按照最新的系统学研究分属于8个目、20个科、145个属,其中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分别有173种和124种,约占总数的60%,是最重要的多孔菌类群。此外,其中有10个新属和132个新种是作者等人根据华南地区模式标本发现描述的。本文对华南地区多孔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归纳,按最新的分类系统以属名顺序给出了名录,根据采集材料提供了每种的生长基质,并对所有种类的生长基质习性进行了统计。其中,294、138、112、97、78、77和29种分别生长在倒木、落枝、朽木、死树、活立木、树桩、掉落小枝和地上,故倒木是多孔菌最重要的生长基质。
吴芳袁海生周丽伟员瑗崔宝凯戴玉成
关键词:分类学木生真菌
冬生多孔菌液体培养菌丝体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
2020年
以忍冬桑黄(Sanghuangporus lonicericola)、栎生桑黄(S.quercicola)液体培养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阳性试剂为对照,测定了冬生多孔菌(Polyporus brumalis)液体培养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菌丝体提取物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表明: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冬生多孔菌、栎生桑黄菌丝体的无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强于忍冬桑黄提取物和阳性对照试剂TBHQ、BHT;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冬生多孔菌无水乙醇提取物比两种桑黄提取物弱,其乙酸乙酯提取物比忍冬桑黄提取物弱,与栎生桑黄提取物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强于水溶性维生素E。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冬生多孔菌具有抗氧化活性,为其药用功能的开发提供参考。
程野王一菲于晓丹田雪梅陆思周丽伟
关键词:木生真菌抗氧化
中国食用菌名录被引量:735
2010年
作者系统地考证了我国食用菌的名称,排除了过去报道中的187个名称,同时新增了82个名称,本文共收录中国食用菌966个分类单元,包括936种、23变种、3亚种和4变型。对每个名称按新近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进行了订正,将曾报道的、但应作为其他种的同物异名者列在其正名之后,所有名称定名人的缩写全部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要求加以规范化。
戴玉成周丽伟杨祝良文华安图力古尔李泰辉
关键词:食用真菌
中国森林大型真菌重要类群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被引量:112
2021年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料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结合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特征,共鉴定出中国森林大型真菌4 25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的21个目,发现和发表2个新科、4个新亚科、69个新属和885个新种。云南省是我国森林大型真菌最丰富的省份,描述于该省的新种有314种,占作者发表的全部中国新种的35%。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全球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中国的贡献,更新了我国重要食药用菌名称,揭示了我国毒蘑菇多样性基本特征,系统论述了我国森林病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资源利用、森林健康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论述了森林大型真菌代表性类群在种和属级水平的起源和演化,为今后开展重要类群科级、目级甚至纲级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
戴玉成杨祝良崔宝凯吴刚袁海生周丽伟何双辉何双辉葛再伟吴芳魏玉莲司静
关键词:多样性系统学
中国大型真菌分类学公民科学计划1.0被引量:1
2021年
公民科学是指公众在职业科学家的引导下参与从事科学研究。大型真菌是在生活史中能够形成肉眼明显可见子实体的一类真菌的统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需要在分类学研究认识其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大型真菌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公众有认识这些大型真菌种类的意愿。另一方面,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极高,仅依靠为数不多的职业分类学家难以在短期内全面认知我国大型真菌多样性并加以利用。此外,大型真菌子实体在简单预处理后便可被带到实验室进行分类学研究。综上,我们提议启动大型真菌分类学公民科学计划1.0。在该计划的框架下,公众主要负责大型真菌子实体的生境信息记录、拍照、采集、预处理和寄送。大型真菌子实体将被永久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并进行形态学检查和DNA分子测序。该公民科学计划预期将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大型真菌分类学的发展,为该计划2.0版本的实施提供基础。
王雪蔚刘世良周丽伟
关键词:子实体
东喜马拉雅山地区木材腐朽菌研究1.云南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的多孔菌(英文)被引量:20
2011年
在云南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的木材腐朽菌研究中发现87种多孔菌,其中多数是云南首次报道,给出了每种的寄主和生长基质。锥沃菲卧孔菌Wolfiporia castanopsis为一新种,其特点为子实体平伏,孔口表面奶油色至浅灰色,担孢子椭圆形至广椭圆形,且生长在元江锥腐朽木上;该种与茯苓沃菲卧孔菌Wolfiporia cocos具有相似的孔口,但后者的担孢子为圆柱形,且通常生长在菌核上。
戴玉成周丽伟STEFFEN Kari
关键词:担子菌门
小木层孔菌属及其近似属的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
小木层孔菌属Phellinidium隶属于担子菌门、锈革孔菌目、锈革孔菌科,共有13个种类,包括4个种类是严重的森林病原菌,可以引起森林大面积死亡,在全世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该属与其近似属红皮孔菌属Pyrrhode...
周丽伟Josef Vlasák季晓红戴玉成
关键词:担子菌门木生真菌多孔菌
文献传递
中国灵芝学名之管见被引量:153
2013年
灵芝是最重要的药用真菌之一,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记载和利用历史。虽然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真菌学家Patouillard就有给中国的灵芝冠上Ganoderma lucidum这一学名,并沿用至今,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过去外国人的定名并不正确。实际上,G.lucidum是1871年由William Curtis根据采自英国的标本描述的新物种。最近的研究表明,我国广泛分布和栽培的灵芝与产于欧洲的G.lucidum不同,是一个独立的种,其合法的拉丁学名应为G.lingzhi。鉴于"灵芝"这一名称在中国已使用2,000余年,故建议"G.lingzhi"的汉语学名为"灵芝"(俗称赤芝),而灵芝属的模式种G.lucidum的汉语学名改为"亮盖灵芝"(俗称白肉灵芝或白灵芝)。灵芝Ganoderma lingzhi广泛分布于东亚暖温带和亚热带,其主要形态特征是孔口表面新鲜时浅黄色至硫磺色、成熟时菌肉中有黑褐色区带、管口壁厚度为80–120μm。亮盖灵芝G.lucidum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海拔较高地区,其孔口表面新鲜时白色至奶油色、成熟时菌肉中无黑褐色区带、管口壁厚度为40–80μm。四川灵芝G.sichuanense尽管其担孢子与灵芝G.lingzhi相似,但基于其模式标本ITS序列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该种与灵芝不同,是个独立的种,且在广东也有发现。
戴玉成曹云周丽伟吴声华
关键词:药用真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