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莉娅

作品数:28 被引量:343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城市
  • 9篇城市化
  • 5篇中国城
  • 5篇中国城市化
  • 5篇乡村
  • 4篇动力机制
  • 4篇新农村
  • 4篇新农村建设
  • 4篇农村
  • 4篇村庄
  • 3篇生产要素市场
  • 2篇中国城市化研...
  • 2篇外国直接投资
  • 2篇外资
  • 2篇个案
  • 2篇规划建设
  • 2篇FDI
  • 2篇城市化问题
  • 2篇城市化研究
  • 2篇城乡

机构

  • 23篇苏州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中国城市科学...

作者

  • 28篇吴莉娅
  • 4篇顾朝林
  • 1篇段进军
  • 1篇叶继红
  • 1篇苏伟忠
  • 1篇曹康
  • 1篇杨书房
  • 1篇马建伟
  • 1篇金涛
  • 1篇陈鹏

传媒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新华文摘
  • 1篇行政论坛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城市规划汇刊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中共杭州市委...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管理观察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
苏州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试点地区,其村庄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的探索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在借鉴日韩新村运动成果的基础上,对苏州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的村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在概括成功经验、分析存...
吴莉娅
关键词:村庄规划
文献传递
基于城乡建设的村庄现代化和科学发展探索——以苏州为例
村庄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苏州在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等原则指引下,规划先行,以镇村布局规划来引导村庄整治和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有多个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康居示范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逐渐...
吴莉娅
关键词:村庄新农村建设
文献传递
论城中村改造的政府空间治理被引量:4
2019年
在"棚改"中,扶贫的国家叙事与城市叙事介入个人和集体空间,"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诱致城中村改造呈现改造主体外部化、改造目标公共化、改造知识去地方化、改造结果士绅化等空间生产困境,大多数城中村常住人口居住处境改善程度有限。基于可持续人居目标,批判和导正空间异化的现实逻辑,政府应将空间正义作为价值导向,以房屋使用价值回归为焦点,通过包容性和整体性空间治理,促进城中村改造主体的多元合作共治、过程的包容开放、成果和收益的普惠共享,实现对弱势利益相关者的特别关注,构建空间再生产图景,实现既有企业家城市治理逻辑的突破与空间治理绩效的提升。
吴莉娅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整体性治理
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被引量:36
2008年
本文是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综述。根据国外城市化概念与内涵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定义界定中国城市化的研究边界,文章系统地收集了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和历史学等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学科群体的研究成果,从国内和海外两个方面回顾了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文章将国内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分为五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研究起步时期(1978~1983)、中国城市化理论独创与外国城市化理论借鉴时期(1984~1988)、中国城市化要素与本土化研究时期(1989~1997)、中国城市化政府推动研究时期(1998~2004)和中国城市化科学研究繁荣时期(2005年至今)。海外的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学研究(197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系统研究(1970~1999)和中国城市化的理论框架研究(2000年以来)。与此同时,文章还就中国城市化重要学术活动和事件进行了整理,涉及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民政部、科技部和国家科研基金等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重要文件、活动和事件,也就重要的国际合作和会议进行了整理。综述认为:中国城市化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表现在国外学者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国内学者中国城市化研究实用性明确,国内外学者互动国际经验借鉴良好。当然,中国城市化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化概念模糊,基础统计数据缺乏;重现象研究,轻理论归纳;区域城市化研究多,国家和全球背景研究少等。由于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国外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城市化理论难以直接引进并加以应用,国内原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发展理论也难以适应新的发展,所以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科学问题。当代中国城市化�
顾朝林吴莉娅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大事件
苏州工业园中央活动区(CAZ)空间生产路径探讨
2018年
苏州工业园区CBD经历了20余年建设,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低,出现商务金融等核心功能较弱、集聚辐射力较弱、跨区域服务功能有限,城市形象亟需提升,活力不足等发展困境。土地与交通规划及实施不协调是表象原因,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仍需深化改革是深层次原因,而区际及区内竞争性合作不足则进一步诱致困境加深。新常态下,立足"东方慧湖,天堂新城",树立"东方慧湖,宜居创业新天堂"形象,园区CAZ应充分融入长三角CBD网络;深化体制改革,统筹区域发展,加强社会治理;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功能;公交优先,建设区域走廊TOD,营造7*24小时活力区。
吴莉娅
保罗·索勒瑞紧凑型人居模式评析被引量:8
2006年
分析保罗·索勒瑞的生态建筑理论及其“复杂-缩微-持续”的人居设计原则,并以阿科桑底的建设为例,介绍其生态理想的具体实现途径。最后,相对于主流的城乡交融发展思想,提出索勒瑞的紧凑型人居模式的可能借鉴意义。
金涛吴莉娅
关键词:生态建筑
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进展
2004年
回顾 1978年以来 ,国内外地理学者对中国城市化理论研究进展 ,认为国内学者研究政策指引性很强;国内外研究动态衔接紧密 ,大量借鉴国际城市化研究先进经验;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和数据混乱;城市化现象规律理论 (是什么 )丰富 ,解释理论 (为什么会这样 )较少 ,中国城市化模型不多;多以行政区或经济区为单位 ,很少在国际背景下研究中国城市化;新经济理论为中国城市化研究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
吴莉娅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新经济理论
乡村振兴中村镇混杂区的现实困境与治理被引量:4
2019年
乡村振兴中,基于高密度农业地区、'复杂而且复合'的中国村镇混杂区区域系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土地开发强度偏高、空间经济性指向鲜明;原有生态系统急剧改变、新建农田生态系统和集中居住区自然―人文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但生态系统服务能力较低等。针对规划失效、空间争夺与农村空间发展权益争夺、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制度惯性与制度变迁等机制,遵循低冲击开发理念进行结构性渐进更新,加快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审慎使用政策工具,合理运用分配性政策、构成性政策、再分配政策和规制性政策,优化空间权益分配与再分配,对于破解村镇混杂区当前困境有积极意义。
吴莉娅张劲松
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运用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对2000年以后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及大多数省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衡,土地城镇化速度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重构和转移,国际战略格局变化、国家建设重心转移推动土地城镇化先于人口城镇化发展,国家城镇化战略实施、城镇化方针转变更有利于破除土地城镇化的制度障碍,行政区划调整、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削弱了土地征收征用的阻力,产业园区、新城建设等城市规划实践直接推动了城市扩张,社会转型加剧了失调程度、助推城市扩张。在今后发展中,土地资源瓶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能会对失调起反向作用。
吴莉娅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全球化城市规划人口
生产要素市场化与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演变被引量:19
2006年
江苏是最近中国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样板之一。以江苏为例,从城市化制度变迁和创新、产业结构转换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角度出发,采用空间分析与经济供求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结合的方法,详细考察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和城市化动力机制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并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吴莉娅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