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海涛

作品数:99 被引量:1,21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经济管理
  • 7篇农业科学
  • 5篇社会学
  • 4篇政治法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1篇农户
  • 30篇贫困
  • 17篇农村
  • 12篇农业
  • 11篇生计
  • 10篇滇西南
  • 8篇多维贫困
  • 8篇山区农户
  • 7篇农民
  • 7篇脱贫
  • 7篇扶贫
  • 6篇生计策略
  • 6篇相对贫困
  • 6篇家庭
  • 6篇城乡
  • 5篇实证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5篇就业
  • 4篇意愿

机构

  • 98篇中南财经政法...
  • 6篇湖北省社会科...
  • 6篇江西财经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凯里学院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九江学院
  • 2篇中国计量学院
  • 2篇国际水稻研究...
  • 2篇中国计量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襄樊学院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作者

  • 98篇吴海涛
  • 17篇丁士军
  • 15篇陈玉萍
  • 6篇王娟
  • 5篇霍增辉
  • 4篇臧凯波
  • 3篇陈池波
  • 3篇郑家喜
  • 3篇陶大云
  • 3篇黄丹晨
  • 3篇潘志峰
  • 3篇汪为
  • 2篇陈志
  • 2篇刘庆宝
  • 2篇周晶
  • 2篇石智雷
  • 2篇张科静
  • 2篇谭宇
  • 2篇冯黎
  • 1篇田云

传媒

  • 10篇统计与决策
  • 9篇农村经济与科...
  • 7篇农业技术经济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新疆农垦经济
  • 3篇中国农业资源...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世界经济文汇
  • 2篇财政研究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管理观察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14篇2021
  • 3篇2020
  • 12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的减贫效应评估--基于拟自然实验方法的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该文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构造反事实,利用2005-2013年湖北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重点县认定标准和重点县政策对贫困减缓的处理效应。研究表明,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的减贫成效未如预期显著,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会高估政策实施的效应;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这主要归因于重点县这一战略安排未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对缓解地区分化作用也不明显,甚至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合理竞争。建议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细化扶贫瞄准单元,以扩大精准扶贫时期扶贫政策的减贫成效。
江帆吴海涛
关键词:减贫效应
水土保持项目对农户农业生产劳动投入的影响分析
2013年
通过云贵鄂渝世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监评终期调查的农户数据,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农户农业生产劳动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果林和养殖措施实施过程中,男性偏重于投入更需耗费体力和技术性的劳动,女性偏重于参与较为轻松且技术性较低的劳动;绝大部分农户认为基础设施、沼气池和节柴灶项目措施能够减少农户农业生产的劳动量投入,而大部分农户认为养殖措施会增加农户劳动量投入。
黄丹晨吴海涛李丽
关键词:水土保持农户
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评《贫困县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被引量:2
2021年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科学地消除贫困,尤其是基于效率与可持续兼顾的消除贫困,是长久以来政府和民众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有步骤的区域开发扶贫,使得绝大多数人口摆脱了贫困,但仍然有部分地区、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状态。随着2013年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再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我国扶贫历程步入了新的阶段。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吴海涛程威特
关键词:脱贫攻坚绝对贫困开发扶贫消除贫困
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2015年
利用对湖北省三个县市1037个农户开展的实地调查数据,从农户信息获取工具、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农户各类农业信息提供的主体和供给方式以及农户对信息供给的满意度等方面考察了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潘志峰吴海涛陈池波
关键词:农户经营信息需求信息供给
村域地理环境对农户贫困持续性的影响——来自湖北农村的经验证据被引量:12
2016年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户农业创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改善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农户在获取非农就业机会方面的差距。
霍增辉吴海涛丁士军刘家鹏
关键词:COX比例风险模型农户贫困
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和三农问题解决意义重大。为了考察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湖北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以1 682份湖北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IVTobit和IVProbit回归模型,探讨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类型农作物耕地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耕地复种指数提高1.393%,粮食作物耕地复种指数提高0.988%,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指数提高2.160%。2)从不同类型农作物耕地复种意愿来看,农业机械化水平每提升1%,农户对粮食作物耕地复种意愿的概率提高3.100%,对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意愿的概率提高5.361%。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户主教育、户主年龄、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家庭转出土地、气温变化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规模、农作物品种数量、地区类型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总之,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耕地复种有积极作用,特别对经济作物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作用尤为明显。
彭继权吴海涛宋嘉豪李孟丁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户行为耕地复种指数
多维贫困视角下农村家庭性别贫困度量被引量:25
2013年
文章基于课题组在湖北省孝昌县实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利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选取教育、收入、消费、闲暇、健康和决策权等6个维度对农村家庭贫困及其性别差异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女性的贫困程度高于男性,女性在教育、消费和决策权维度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决策权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教育贫困和消费贫困是当前农村贫困缓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男性的健康贫困较女性严重。
吴海涛侯宇曾燕芳
关键词:多维贫困性别不平等
转型时期山区贫困农户的食物保障
丁士军吴海涛陈玉萍陶大云王怀豫冯璐徐鹏陈池波胡凤益周家武李静陈传波陈风波冯黎
科学技术领域:农业(软科学研究项目),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经济交叉学科。考察贫困山区农户技术采用促进食物保障及生计转型的过程;认识贫困山区农业技术与农村发展道路。1)通过农户调查和技术部门和政府机构访谈,理解贫困山区处...
关键词:
关键词:食物保障农业发展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业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滇西南农户改良陆稻技术采用为例被引量:28
2010年
【目的】考察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方法】为解决传统方法分析农业技术效应时农户技术采用"自选择"而带来的因果干涉问题,引入非参数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利用滇西南山区8县16村2000年、2002年和2004年473个农户调查数据,评估改良陆稻技术采用对山区农户收入的效应。【结果】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改良陆稻技术采用户的收入在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分别是非采用情况下的1.49、1.34和1.23倍。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上3个年份中技术采用户的收入分别是非采用户的1.79、1.49和1.27倍。【结论】改良陆稻技术的采用对农户的收入提高具有稳健的正向效应。在考察的年份里,技术采用的效应呈现递减趋势。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会高估技术采用的效应。
陈玉萍吴海涛陶大云Sushil Pandey徐鹏胡凤益丁士军王怀豫冯璐
关键词:农户收入
贫困脆弱性研究综述:评估方法与决定因素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贫困研究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分析,贫困脆弱性是贫困动态的重要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主要从贫困脆弱性的测度方法、评估方法、决定因素等方面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未来在贫困脆弱性的度量方法评估、长面板数据使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霍增辉吴海涛
关键词:贫困脆弱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