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根友

作品数:220 被引量:458H指数:10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哲学宗教
  • 29篇文化科学
  • 12篇历史地理
  • 11篇政治法律
  • 11篇文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8篇哲学
  • 20篇中国哲学
  • 15篇儒家
  • 14篇文化
  • 11篇哲学史
  • 11篇政治哲学
  • 10篇主义
  • 10篇王夫之
  • 10篇理学
  • 9篇哲学思想
  • 9篇政治
  • 9篇伦理
  • 8篇语言哲学
  • 8篇庄子
  • 8篇明清
  • 7篇子学
  • 7篇传统文化
  • 6篇道德
  • 6篇道家
  • 6篇道论

机构

  • 210篇武汉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延安大学
  • 3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池州师范专科...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212篇吴根友
  • 6篇黄燕强
  • 3篇吴福友
  • 3篇王博
  • 2篇孙邦金
  • 1篇李雪涛
  • 1篇方旭东
  • 1篇邓安庆
  • 1篇汪信砚
  • 1篇张世英
  • 1篇方勇
  • 1篇许兰
  • 1篇黄敦兵
  • 1篇王中江
  • 1篇王博
  • 1篇孙周兴
  • 1篇张新民
  • 1篇成中英
  • 1篇景海峰
  • 1篇钱耕森

传媒

  • 13篇船山学刊
  • 12篇哲学研究
  • 11篇哲学动态
  • 10篇武汉大学学报...
  • 9篇新东方
  • 9篇中国哲学史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江汉论坛
  • 6篇周易研究
  • 6篇学术月刊
  • 6篇人文论丛
  • 5篇社会科学战线
  • 5篇孔子研究
  • 4篇湖北大学学报...
  • 4篇理论月刊
  • 4篇哲学分析
  • 4篇孔学堂
  • 3篇安徽大学学报...
  • 3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道德与文明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2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学”如何可能成为一种“软实力”?——从知识谱系看“国学”的内蕴力量被引量:5
2011年
"国学"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从知识谱系的角度来看,"国学"包括三种形式的知识:一是价值之知,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佛教的慈悲等;二是事实之知,如中国历史学著作中关于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特别是中医中关于人的生理、心理、病理及其治疗的知识;三是形式之知,如汉字、汉语以及通过汉字、汉语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艺术形式等。从知识谱系的角度发掘"国学"所蕴涵的各种知识,对于提升当代中国的"软实力",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吴根友
关键词:国学知识谱系软实力
近10年海外儒学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吴根友
关键词:儒学研究现代文明
简论陈修斋先生的“哲学无定论”被引量:4
2011年
作为一种哲学观,陈修斋先生的"哲学无定论"是当代中国哲学关于哲学本性的新认识,它从原则上揭示了哲学认识追求自由的本质属性。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不仅哲学无定论,科学认识也无定论,关于"什么是科学"也是无定论的。人类的所有认识活动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其真理性都是有条件的。而有关"一切真理都是相对性的真理"这一陈述,也适合这一命题本身。"哲学无定论"有助于当代中国哲学从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为哲学正宗的教条哲学观下解放出来。
吴根友
关键词:陈修斋哲学观广义认识论
戴震伦理学中的自由思想申论被引量:3
1999年
“分理”是戴震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戴震伦理学中自由思想的关键。因为“分理”概念蕴含着自由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戴震提出的“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和“欲而不私”两个著名命题,与现代自由主义者探讨的自由意志与道德律令、个人自由及其边界等问题可以沟通,其自由思想在精神上与李贽一脉相承,但其对自由的认识与论述比李贽更深刻。
吴根友
关键词:伦理学
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新论被引量:3
2014年
龚自珍是站在中国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交汇点上的特殊历史人物。他的以饮食为始基的社会政治之道、社会批判与社会变革思想、"心力"论和尚"私"的伦理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终结,又是新思想的预流。
吴根友
关键词:政治哲学
一本深化“早期启蒙说”的力著──评许苏民《李光地传论》一书
1996年
吴根友
关键词:学术思想明清之际传论传统社会
一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说浅绎被引量:5
1996年
如何做人,历来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做好一个平凡的人,则几乎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空白。近、现代的中国由于要反对封建权威主义和经学独断论,哲学家在做人的问题上将主要精力放在打倒权威、破除偶像、主张个性解放方面。虽有一些理论提出了如何确立正面的人生价值目标的问题,如康有为的“人道主义”、梁启超的“新民说”、孙中山的“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理想、鲁迅从文学角度描述的“既无寇盗之心,又无奴才之气”的理想人格、李大钊的“个性解放与大同团结”的理想等,但从系统的理论上说,并未给出周密的论证。
吴根友
关键词:平民化自由人格中国哲学理想人格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科学主义
再论皖派与吴派的学术关系——以戴震与惠栋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钱穆着力强调惠栋对戴震的学术影响,但这种观点并不恰当。通过对晚明学风以及戴震35岁之前学术成就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戴震与惠栋有着共同的学术前缘,但通过分析戴震35岁之后学术思想与其前期学术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及其深化与发展之处,并比较戴震与惠栋在学术思想上的异同及侧重点之差异就可以发现,戴震在学术思想方面并未像钱穆所说的那样深受惠栋的影响,进而也说明了吴派学术并未对皖派学术产生重大影响。
吴根友
关键词:皖派吴派钱穆
简论早期梁启超的自由观被引量:5
2003年
早期的梁启超对西方自由观念的创造性诠释,既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西方近代自由主义思想精神之一个侧面,又结合中国晚清社会实际情况而作出了富于创造性的解释。他把自由看作是近代社会发展之精神动力,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之高度关注,将两力相抗,势均力敌看作是自由之保证,呼吁增强国力,发挥个性,外以抵抗帝国主义,内以反对封建势力;又对自由与任意、自由之俗与自由之德进行了区分,强调了“文明自由”之价值。凡此种种论述皆富于极强的启发意义。当然,他过分强调以力抗衡的“积极自由”之作用,相对忽视宽容的“消极自由”之作用,在理论上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他对心灵自由、精神自由的过分关注,亦流露出明显的唯意志论倾向。
吴根友
关键词:自由观晚清时期
试论传统儒家廉德的基本内涵、培育方法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传统儒家"廉"的观念经过了从本义到引申义、从内涵宽泛到逐渐明确的一个过程。汉代以后,"廉"与政治伦理相结合,其道德内涵逐渐明确,具体表现为"廉俭""廉耻"和"孝廉",廉德成为从政者应该具有的一种职业道德。传统儒家廉德在政治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这六个方面成为考核官吏廉政的主要依据。传统儒家廉德的养成主要通过修身、教化、制度约束和法律威慑来实现。借鉴儒家廉德思想的智慧,可以为当代中国实现"三不腐"的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把传统廉德的思想内涵、廉政措施与当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结合,造就一个不想腐的廉洁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要追求的理想的政治治理目标,也是传统廉德文化当代价值的现实体现。
吴根友崔海亮
关键词:儒家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