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有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地基
  • 9篇水泥土
  • 8篇复合地基
  • 6篇夯实水泥土
  • 5篇水泥土桩
  • 5篇土桩
  • 4篇应力
  • 4篇楔形桩
  • 4篇夯实水泥土桩
  • 3篇柔性桩
  • 3篇水泥土桩复合...
  • 3篇土应力
  • 3篇土应力比
  • 3篇夯实水泥土桩...
  • 3篇侧向
  • 3篇侧向约束
  • 3篇沉降
  • 2篇柔性桩复合地...
  • 2篇工作性状
  • 2篇荷载

机构

  • 14篇湖南工业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1篇桂林矿产地质...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作者

  • 16篇吴有平
  • 12篇何杰
  • 10篇张可能
  • 10篇刘杰
  • 4篇李冰
  • 2篇刘创
  • 2篇胡达
  • 1篇杨庆光
  • 1篇刘源
  • 1篇曹祚省
  • 1篇刘方
  • 1篇刘杰
  • 1篇张云毅
  • 1篇刘少波
  • 1篇肖小玲
  • 1篇陈启宏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无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性状对比研究
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和工作特性已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掌握,柔性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已不断推广使用,为使其满足更高的承载力要求和较小的沉降要求,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水泥土桩及其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增设侧向约束的柔...
吴有平
关键词:侧向约束工作特性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文献传递
基于Kriging时空统一模型的隧道动态施工位移预测被引量:7
2017年
将经典的Kriging空间插值进行时空扩展,应用时空变异函数建立隧道围岩位移预测模型;分析参数与变形的之间的关系,给出时空插值的计算程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时空统一Kriging插值预测模型和D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任意时刻的拱顶沉降。以湖南省娄底市笋安山隧道为试验对象,对比分析以上2个预测模型的位移预测值与实测值,并分别对位移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交叉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DGM(1,1)灰色预测模型,时空统一Kriging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能更准确地预测拱顶下沉位移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实际隧道工程的围岩位移预测中是有效的、可行的。
张可能胡达胡达吴有平
关键词:KRIGING模型隧道工程灰色预测掌子面
复杂岩溶地区CFG桩与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CFG桩与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但在桂林岩溶地区将CFG桩与高压旋喷桩结合来处理复杂地基的实例相对较少,两种桩之间共同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通过对CFG桩与高压旋喷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分析及工程实例验证,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CFG桩和高压旋喷桩的优点,软弱地基的承载力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对深部存在的软弱层,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能使地基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复杂岩溶地区,在基岩面高低错落、起伏大、溶沟(槽)陡倾的情形下,高压旋喷桩与CFG桩有机结合,其复合地基具有质量可靠、造价经济、工期可控等优点。
刘源张可能刘创肖小玲吴有平
关键词:高压旋喷桩CFG桩复合地基岩溶地区
堆载预压、水泥土搅拌桩联合水泥土墙处理深厚软土的加固技术及应用
刘杰何杰张可能罗大生杨庆光吴有平刘方
该项目紧扣深厚软土的特点,即“含水量高,压缩性大,侧向挤出导致的沉降大,约占总沉降的1/4”。课题组在充分分析堆载预压排水固结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机理的基础上,从提高深厚软土地基在施工及营运期的稳定性,加快施工速度,...
关键词:
关键词:软土地基加固水泥搅拌桩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垫层共同作用机理被引量:1
2012年
基于剪切位移法,引入Mylonakis&Gazetas桩-土相互作用及温克尔地基模型,导出复合地基中桩-桩、桩-土及土-土相互作用柔度系数计算式;在此基础上,考虑垫层的影响,提出路堤荷载作用下桩-土-垫层共同作用分析的新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以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为例,进行路堤荷载下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探讨垫层模量及厚度对桩与土差异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路堤荷载作用下,设置合适的柔性垫层,能有效增加桩体承担荷载的比例,发挥桩的承载能力,减少桩与桩间土之间的差异沉降及复合地基的沉降,改善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
何杰张可能刘杰吴有平李冰
关键词: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剪切位移法
基于能量法柔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被引量:1
2018年
为精确计算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对基于能量法的沉降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以荷载传递法为基础,假设桩侧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满足弹塑性关系,推导出桩体及桩间土的能量方程,建立柔性桩复合地基的系统总势能表达式,基于最小势能原理获得桩土的荷载分担值;然后,采用修正剑桥模型计算桩间土的压缩量,同时引入柔性桩应力应变特性曲线计算桩体压缩量,其与下卧层压缩量之和即为复合地基沉降量。最后,利用该方法对室内试验和既有案例进行建模与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张可能吴有平吴有平刘杰何杰刘杰
关键词:能量法最小势能原理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修正剑桥模型
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软土地基中的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分别进行1组圆柱形桩和3组不同楔角楔形桩的9桩复合地基对比试验,研究这4组复合地基在相同条件下的桩-土平均沉降差、桩体应力、平均桩-土应力比、平均沉降随荷载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楔形桩能有效地调节桩-土沉降差和地基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大楔形桩的楔角能使桩体较早地发挥其承载性能;在一定荷载范围内,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夯实水泥土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比大;随着荷载的增加,桩体所分担的荷载是有限的,夯实水泥土楔形桩复合地基的平均桩-土应力增长趋于稳定或下降,即楔形桩的倾斜侧壁能有效地缓解桩体应力集中现象。
何杰张可能刘杰吴有平李冰
关键词:楔形桩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洞庭湖区淤泥质土水泥土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洞庭湖地区淤泥质土为原材料,利用水泥加固软土技术原理,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水泥掺入比、含水率、含砂率、水泥标号、龄期对淤泥质土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水泥土强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
陈启宏何杰吴有平
关键词:淤泥质土水泥土水泥土强度
临湖矿坑挡水围堤软基沉降数值分析
2015年
为了预测拟建临湖挡水围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沉降变形,研究软土堤基沉降规律及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为围堤设计施工和类似堤基沉降预测提供参考,论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湖水作用下围堤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软土堤基沉降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堤基沉降和水平位移均呈现出在施工期快速增长、运行期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最大沉降2.077 m,围堤内外侧最大水平位移分别为1.351和0.8376 m;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和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直至完全消散的变化规律,最大值31 k Pa。
刘少波张可能吴有平刘创
关键词:沉降预测ADINA
长期荷载下有侧向约束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
2014年
为探讨长期荷载作用下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了有无侧向约束条件下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长期荷载对比试验.在复合地基表面埋设沉降标,量测了桩体和土体沉降值,得到了桩和土的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在桩间土表面、桩顶、桩端埋设土压力盒和在桩身埋设内贴应变片PVC管量测应力值,获得了桩顶与土顶应力、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长期荷载作用下,设置了约束长桩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明显优于无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大幅度缩短了进入沉降稳定时间(约为64%),减小工后沉降量(约为29%-42%),降低桩-土应力比约39%;明显地调整了桩身轴力分布.分析认为:采用柔性桩加固软土路基时,在加固区边缘设置刚性长约束桩,能有效地控制路基的工后沉降,提高路基的承载性能.
吴有平张可能刘杰何杰
关键词:长期荷载侧向约束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