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春旭

作品数:27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废水
  • 8篇滤池
  • 7篇污水
  • 4篇深度处理
  • 4篇生物滤池
  • 4篇生物陶粒
  • 4篇水处理
  • 4篇水质
  • 4篇陶粒
  • 4篇污水处理
  • 4篇活性炭
  • 3篇水回用
  • 3篇填料
  • 3篇污水回用
  • 3篇回用
  • 3篇降解
  • 3篇公园
  • 3篇复合生物滤池
  • 3篇采油
  • 3篇采油废水

机构

  • 27篇清华大学
  • 14篇北京国环清华...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2篇太原市排水管...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国家环保产品...
  • 1篇北京清华城市...

作者

  • 27篇吴春旭
  • 20篇张鸿涛
  • 7篇程林波
  • 5篇高磊
  • 5篇陈兆林
  • 5篇王玉双
  • 4篇宁涛
  • 4篇黄黛诗
  • 3篇管硕
  • 3篇曾如婷
  • 2篇李俊明
  • 2篇张伟军
  • 2篇剧盼盼
  • 2篇李再兴
  • 2篇余忻
  • 2篇左剑恶
  • 2篇宋正光
  • 2篇范婧
  • 1篇张敬轩
  • 1篇朱木兰

传媒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给水排水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皇岛东港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水厂的设计与运行被引量:8
2004年
秦皇岛东港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水厂设计处理能力为 1万m3/d(一期工程 )。该再生水厂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水源 ,经深度处理后出水用于海港煤码头喷洒降尘。设计采用了二级生物陶粒滤池 +纤维球过滤 +氯消毒的处理工艺。简述了该再生水厂各构筑物的设备配置、设计参数及试运行情况。一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 ,该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业主所定回用水水质标准 ,而且运行成本低 ,节水经济效益显著。
张鸿涛吴春旭田文军姜涛卫延龙吕威盛飞
关键词:污水回用污水深度处理生物陶粒滤池纤维球过滤器
钢渣填料-潜流湿地秋冬季运行维护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选用钢渣、砾石等填料及水生植物构建两座人工湿地进行对比试验,考察秋冬季潜流人工湿地系统采用芦苇保温法的运行效果,结果发现其出水效果好于无保温床体,保温床体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20.74%、19.36%、42%。为了应对由于温度的降低导致反硝化细菌活性受到抑制的情况,采用强化反硝化的方法向湿地中投加适宜碳氮比的甲醇,结果表明:当碳氮比为1.85时,出水TN平均质量浓度为13.66 mg/L,达到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标准(TN≤15 mg/L)。
朱木兰张鸿涛王玉双吴春旭张一红刘欢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
铁负载污泥炭的表征及其促进PAM调理高级厌氧消化污泥的效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铁负载污泥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了铁负载污泥炭与有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联合调理改善高级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的效能,研究了联合调理过程中污泥絮体特性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单独投加污泥炭可以通过铁的电中和作用降低污泥颗粒间的静电排斥力,同时充当骨架材料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此外,铁负载污泥炭可以有效去除污泥体系中大分子溶解性有机物,从而改善污泥的过滤性能.污泥炭和有机絮凝剂在污泥调理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污泥碳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50 mg·g^(-1)(以TSS计)和8 mg·g^(-1)(以TSS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PAM主要与污泥絮体中的蛋白质分子作用,从而促使污泥颗粒凝聚.
吴春旭董天一张伟军
关键词:污泥调理胞外聚合物
两级生物陶粒滤池用于城市污水再生处理的研究
吴春旭
关键词:生物陶粒滤池深度处理污水回用反冲洗
环境因子对汾河水上公园再生水中藻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实验根据太原市气候状况选取了不同温度和光照梯度条件,根据实验水质特征选取了不同的氮磷浓度值,研究了温度、光照、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用水产生的主要藻类小球藻形成水华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加和光照时间延长可促进小球藻的生长繁殖;氮磷比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较大,其中,小球藻在氮磷比为10:1-30:1时生长繁盛,氮磷比为44:1时生长受到抑制,即磷作为限制性营养盐,可抑制水华的发生;pH和溶解氧的变化趋势与藻细胞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可作为水体发生水华的快速监测指标。
宋正光高磊范婧张鸿涛吴春旭王玉双
关键词:小球藻水华氮磷
太原市汾河公园再生水补水方案优化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决汾河公园景观水体因缺乏稳定充足的补水水源而导致的水景效果下降、水质逐渐变差的困境,考虑将再生水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使用EFDC—WASP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不同的再生水补水方案下汾河公园水质时空变化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当公园采用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的再生水联合水库水共同补水时,除TN指标浓度部分时段内出现超过V类标准限值50%的情况,其他TP、COD、NHf—N主要水质指标浓度均能有效地维持在地表水Ⅱ~Ⅲ类标准,并且叶绿色a浓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该结果表明,再生水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联合水库共同补水方案可以作为汾河公园景观水系的推荐补水方案。
薛祥山张鸿涛袁国清徐亚杜娟吴春旭
关键词:再生水人工湿地水质模拟
水解-复合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盐化工工业废水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水解酸化池和两级复合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盐化工工业废水。挂膜在启动29 d后成功。在水力负荷为0.37~0.74 m/h(不包括回流)、回流比为100%以及气水比为3∶1的条件下,COD、NH3-N、TN和SS的出水浓度(去除率)分别为78 mg/L(60%)、1.05 mg/L(93.4%)、18.9 mg/L(63.8%)和4.9 mg/L(94.5%),达到设计标准,实现了对盐化工工业废水的二级生物处理。装置具备一定的抗负荷能力,在实验范围内水力负荷(0.37~0.74 m/h)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通过工艺沿程水质记录,分析了COD、NH3-N、TN和SS在水解酸化区、一级缺氧/好氧区及二级缺氧/好氧区的贡献。
管硕张鸿涛吴春旭程林波宁涛
关键词:复合生物滤池可生化性
3种药剂对普通小球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生长的主要藻类普通小球藻,进行了药剂抑制实验。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小球藻生长的对数期分别投入不同剂量的2-甲基乙酰乙酸乙酯(EMA)、大麦秸萃取液(BSE)和异噻唑啉酮3种抑藻药剂后,小球藻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EMA对藻类的抑制效果甚微,最大抑藻率仅为31%,且对小球藻的生长有低促高抑的作用。BSE对小球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效期长、不复发;当投加浓度为1 mg/L,能起到抑制藻类生长的作用;当投加浓度为10 mg/L,能起到杀灭水体藻类的作用。异噻唑啉酮可有效抑制小球藻生长,5 mg/L的投加浓度就能起到杀灭水体藻类的作用,且药效期长、不复发。
高磊张鸿涛范婧周北海王玉双吴春旭
关键词:小球藻EMABSE异噻唑啉酮抑藻
污水处理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滤池,所述滤池内具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具有净水出口,所述过滤腔内填充有滤料且所述滤料上附着有反硝化微生物;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适于与污水源相连,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
张鸿涛曾如婷黄黛诗程林波吴春旭
城市污水回用于水上公园景观水体工程方案设计被引量:1
2014年
太原城市污水回用于汾河水上公园景观水体工程方案包括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工艺方案和太原市汾河水上公园景观水体水质保持总体工艺方案设计。主要介绍了设计思路、设计工艺流程、工程设计参数、设备配置情况和本工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总结了设计特点。
王玉双李冰高磊张鸿涛宋正光李晓崴吴春旭
关键词: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维护水质保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