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新伟

作品数:165 被引量:909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1篇病毒
  • 30篇流行病
  • 29篇流行病学
  • 18篇综合征
  • 17篇流感
  • 16篇血清
  • 15篇基因
  • 14篇登革病毒
  • 14篇急性呼吸
  • 14篇冠状
  • 14篇冠状病毒
  • 13篇严重急性
  • 13篇严重急性呼吸
  • 11篇血清学
  • 11篇食品
  • 11篇聚合酶
  • 10篇疫情
  • 9篇登革热
  • 9篇酶链反应
  • 9篇聚合酶链反应

机构

  • 160篇广州市疾病预...
  • 18篇中山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暨南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市越秀区...
  • 1篇广州市第八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茂名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61篇吴新伟
  • 60篇狄飚
  • 46篇蒋力云
  • 38篇王鸣
  • 37篇伍业健
  • 32篇杨智聪
  • 28篇鲁恩洁
  • 26篇刘于飞
  • 26篇张晶
  • 25篇陶霞
  • 25篇何丽娟
  • 25篇周勇
  • 23篇侯水平
  • 19篇刘远
  • 19篇邓志爱
  • 18篇和鹏
  • 18篇张欣强
  • 17篇谢华萍
  • 16篇胡玉山
  • 16篇白志军

传媒

  • 17篇热带医学杂志
  • 1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1篇华南预防医学
  • 9篇实用预防医学
  • 7篇预防医学情报...
  • 6篇中国食品卫生...
  • 5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病毒学报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16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州市水体中诺如病毒检测及分型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掌握广州市水体中诺如病毒污染状况。方法 2010年间按月采集广州市内河涌和市场售卖贝类产品的水体用PEG浓缩后,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再进行序列测定。结果除7-10月间的样品为阴性外,其余月份均有阳性检出。测得的11份序列,与国内北京、深圳测得的序列相近。结论广州市水体中存在诺如病毒的污染,且污染的时间分布上与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分布相吻合。GⅡ型诺如病毒是引起广州市诺如病毒暴发和流行的基因型。
蒋力云曹毅敏许杨耿进妹谢华萍刘于飞吴新伟狄飚杨智聪
关键词: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实时定量RT-PCR
巢式PCR检测孑孓中登革病毒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是登革热(D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的病原体,属于黄病毒科。DF和DHF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6...
蒋力云吴新伟何丽娟伍业健刘远鲁恩洁狄飚王鸣
关键词:登革病毒巢式PCR检测登革热疾病预防
文献传递
创伤弧菌PMA RTi-PCR检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将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i-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以一种快速准确的创伤弧菌检测方法。方法以vvh基因作为检测创伤弧菌的靶基因,用PMA对样品基因组提取进行前处理,抑制该DNA分子的RTi-PCR扩增。结果终浓度为3.0mg/L的PMA可有效抑制死细胞(1×108 CFU/mL)DNA的扩增;当PMA浓度小于或等于5.0mg/L时,对创伤弧菌DNA的扩增没有显著的影响;含有不同比例死活细菌的创伤弧菌混合液RTi-PCR结果表明,PMA RTi-PCR能选择性定量创伤弧菌中的活菌。纯培养创伤弧菌活细胞的检测灵敏度检测极限为2.5×101 CFU/mL,并且Ct值与细胞数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值为0.9982。结论 PMA RTi-PCR是一种快速灵敏且能有效鉴别并定量检测病原活细胞的新方法。
张晶周勇陶霞吴新伟
关键词:创伤弧菌PMA
广州地区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分析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对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方法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752份,首先采用荧光定量PCR筛选出总肠道病毒阳性的标本,再分别使用CA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总肠道病毒阳性率为8.78%,CA16阳性率为2.26%,EV71阳性率为2.53%。阳性率较高的地区为人口密集区,年龄为2~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接触者的阳性率约为患者的一半。结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检测、EV71和CA16分型以及接触者的排查,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隔离,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吴新伟蒋力云伍业健康燕李向忠陈艺韵谢华萍杨智聪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A16PCR分子生物学
一株副猪链球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对从一患者脑脊液中分离的副猪链球菌菌株进行病原学鉴定,并了解其生物学特征。方法:对该菌株使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S rRNA和管家基因 recN基因分析、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ANI)、药敏实验、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该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在血平板上草绿色溶血,经16S rRNA、 recN基因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为副猪链球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并携带有黏附类等多种毒力基因。 结论:副猪链球菌可导致人类感染,可通过基因测序方法进行诊断。
侯水平廖鑫龙王安娜陶霞禹志红和鹏吴新伟
关键词:生化反应
广州市2004年流感病毒监测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刘远鲁恩洁杨卫路何丽娟蒋力云周秀珍狄飚吴新伟周端华王鸣
关键词:流感病毒监测分析预防控制工作病毒病原学血清学
一种SARS冠状病毒诊断基因芯片的研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筛选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获得其有效检测的基因位点;利用已有的基因芯片技术,研制了一张用于SARS冠状病毒诊断的基因芯片。经临床标本检测验证,该基因芯片的粗符合率达到94.29%;检测灵敏度达到10-2/m l病毒分子,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赖建华张智清余敏吴新伟任永富谭德勇
关键词:基因芯片
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疫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3-2006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3-2006年的乙型脑炎疑似病例血清545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脑炎IgM抗体。结果共测出乙型脑炎抗体阳性28例,病例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其中增城7例占25%,天河6例占21.43%,番禺5例占17.86%,花都3例占10.71%,黄埔2例占7.14%,白云2例占7.14%,从化2例占7.14%,芳村1例占3.57%。病例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总数的92.86%。结论建立乙脑监测系统,对重点高发地区的≤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脑疫苗预防接种。
张伟吴新伟李向忠狄飚谭慧峰鲁恩洁何丽娟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学检测
RNA干扰抑制登革病毒复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研究RNA干扰(RNAi)对Ⅰ型登革病毒(DENV-1)在白纹伊蚊C6/36细胞内复制的影响,本研究设计并合成针对I型登革病毒Pr M基因的小干扰RNA,以脂质体法转染入C6/36细胞后,用DENV-1感染已转染的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效应,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定量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含量。结果表明:转染siRNA的C6/36细胞在受登革病毒攻击7天后仍无明显细胞病变效应,细胞存活率比对照组提高2.26倍,细胞内登革病毒RNA拷贝数比对照组降低约97.54%。说明利用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登革病毒核酸在C6/36细胞内复制,并对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岳锦亚吴新伟伍业健李向忠蒋力云李巧艳李磊杨霞
关键词:登革病毒C6/36细胞RNA干扰荧光定量PCR
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抗体检测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点与监测人群病毒的抗体水平,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流感甲型H1N1抗体,对比分析1570名疫区学生与1326名监测人群血清标本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水平。结果疫区学生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率、流感罹患率分别为32.17%、22.23%,明显高于市区监测人群的22.62%、15.38%(P=0.000,P=0.000)。疫点学生与市区监测人群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分别为9.94%、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已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点学生和市区监测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30.89%、3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疫点人群显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隐性感染者(t=4.701,P=0.000),监测人群中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者的抗体滴度无显著差异(t=0.248,P=0.804)。结论疫点学生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监测人群。提示隐性感染人群具有潜在的传染力,应加强隐性感染者的监测。
鲁恩洁周颖陈艺韵吴继彬李铁钢许杨耿进妹谢华萍蒋力云吴新伟伍业健李魁彪狄飚王鸣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抗体滴度血凝抑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