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斌

作品数:41 被引量:60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学成
  • 22篇化学成分
  • 9篇活性
  • 6篇皂苷
  • 5篇抗菌
  • 5篇活性部位
  • 5篇核磁
  • 5篇核磁共振
  • 4篇化合物
  • 3篇药理
  • 3篇知母
  • 3篇知母皂苷
  • 3篇荞麦
  • 3篇金荞麦
  • 3篇类化
  • 3篇类化合物
  • 3篇酚酸
  • 3篇酚酸类
  • 3篇2D_NMR
  • 2篇冬凌草

机构

  • 30篇沈阳药科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哈尔滨商业大...
  • 5篇日本高知大学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吉林省药品检...
  • 1篇北海道药科大...

作者

  • 40篇吴斌
  • 24篇吴立军
  • 20篇高慧媛
  • 7篇郑健
  • 6篇林文辉
  • 5篇陈广通
  • 5篇金哲史
  • 5篇陈明苍
  • 5篇李志雄
  • 4篇王立波
  • 4篇李文
  • 3篇邵萌
  • 2篇杨小珂
  • 2篇孙兆林
  • 2篇蔡晓菡
  • 2篇刘爽
  • 2篇范明松
  • 2篇谭英姿
  • 2篇张杰
  • 2篇季宇彬

传媒

  • 9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波谱学杂志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成药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5篇2006
  • 1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被引量:55
2005年
目的研究冬凌草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对冬凌草的乙醇冷浸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其结构并进行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的抗癌活性对比。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1)、β谷甾醇(2)、熊果酸(3)、齐墩果酸(4)、水杨酸(5)、sideritoflavone(6)、冬凌草甲素(7)、冬凌草乙素(8)、冬凌草丙素(9)、胡萝卜苷(10)、enmenol1αOβDglucoside(11)、葡萄糖(12)。冬凌草甲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S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L929、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组织淋巴瘤细胞U937以及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都有较好活性而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杀伤作用较弱。结论Sideritoflavone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冬凌草甲素比冬凌草乙素有更好的抗癌活性,且其抗癌活性有较强的选择性。
左海军李丹吴斌高慧媛吴立军池岛乔
关键词:冬凌草冬凌草甲素抗癌活性
留兰香的活性成分(Ⅰ)被引量:27
2006年
目的对唇形科薄荷属植物留兰香(Mentha spicataL.)的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 methoxy 4 hydroxybenzoic acid,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 dimethoxy 4 hydroxybenzoic acid,Ⅱ)、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hes-peretin 7OβDglucoside,Ⅲ)、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 7OβDpyranglucoside,Ⅳ)。结论化合物Ⅰ,Ⅱ为首次从薄荷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Ⅳ为留兰香中首次分离得到。
郑健高慧媛陈广通吴斌吴立军
关键词:活性部位化学成分
皂苷类成分吸收分布和代谢及排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皂苷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重要天然产物,但由于其生物利用度普遍较低,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影响了该类成分的新药开发与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皂苷类化合物体内外代谢等过程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有利于深入探索该类成分的体内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智宇江蔚新吴斌
关键词:皂苷代谢排泄
益母草的化学成分被引量:32
2006年
目的分离、鉴定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Houtt.)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 20柱色谱法等分离,并通过1H NMR1、3C NMR等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4,′5′五甲氧基黄酮(5,7,3,′4,′5′pen-tamethoxy flavone,Ⅰ)、汉黄芩素(wogonin,Ⅱ)、洋芹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 7Oglucopyra-noside,Ⅲ)、大豆素(daidzein,Ⅳ),槲皮素(quercetin,Ⅴ)。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Ⅱ、Ⅳ为首次从益母草属中分离得到,Ⅲ、Ⅴ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蔡晓菡车镇涛吴斌高慧媛吴立军
关键词:益母草化学成分黄酮
人参茎叶中一个新天然产物的结构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从人参茎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天然产物-达玛烷型三萜皂苷元dammar-20(22),24-diene-3β,6α,12β-triol,并利用质谱、核磁共振谱和化学方法对此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解析.通过2DNMR(HMQC、HMBC)进行了1H和13CNMR信号全归属,并纠正了文献中的个别化学位移的信号指认错误.
王立波高慧媛吴斌宋小妹唐志书王薇吴立军1
关键词:核磁共振人参
2D NMR对刺五加种子中的一个三萜皂苷进行结构解析(英文)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质谱、核磁共振谱并结合文献对一个三萜皂苷 hederagenin 3-O-β- D-glucu ronopyranpside进行结构解析. 通过 2D NMR(HMQC、HMBC)对其进行了 NMR全归属.
张杰高慧媛吴斌吴立军
关键词:三萜皂苷对刺HMBCDNMR核磁共振谱
麻叶千里光中两个新单萜苷化合物被引量:7
2005年
从麻叶千里光(SeneciocannabifoliusLess.)抗菌活性成分中分离得到两个新单萜苷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1-(2-hydroxy-2,6,6-trimethyl-4-β-Dglucosyloxycyclohexylidene)butane-2,3-dione(麻叶千里光苷D,cannabisideD)和6hydroxy3(3-O-β-Dglucopyranosylbut1enyl)-2,4,4-trimethyl-cyclohex-2-enone(麻叶千里光苷E,cannabisideE)。
吴斌李文林文辉高慧媛吴立军金哲史
关键词:药物化学核磁共振波谱
麻叶千里光抗菌化学成分的研究(Ⅲ)被引量:17
2005年
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和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追踪抗菌活性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麻叶千里光的水提醇沉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苄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1)、(6S,9S)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2)和(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3)。它们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吴斌李文林文辉高慧媛吴立军金哲史
大鼠口服大黄、黄芩及其配伍后的血液和尿液成分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通过定性定量研究比较动物口服大黄、黄芩及其配伍水提物后大鼠血液和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探索大黄黄芩配伍后药效物质的体内变化过程。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时间段大鼠血、尿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来确定其药时曲线和尿排曲线,利用HPLC-MSn等技术分析鉴定入血成分和入尿成分。结果:大鼠口服单味大黄、单味黄芩与口服大黄黄芩配伍相比,配伍后大黄素、大黄酸的第2次吸收峰值明显早于单味大黄,且大黄酸的血药浓度亦高于单味大黄;而配伍后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减少,且药时曲线的第2次峰值变得不明显。配伍后大黄素的尿累计排泄量由单味大黄的0.88%增加至2.15%,而对大黄酸基本无影响;配伍使黄芩苷的尿排泄量由单味黄芩的2.02%减少至1.13%。灌胃给予大黄水提物后,从大鼠的血液和尿液中初步鉴定了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异大黄素、异大黄酚、6-甲基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等20多个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从大鼠灌胃黄芩水提物后的血中和尿中鉴定了圣草酚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木犀草素、千层纸素A等30多个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论:动物口服大黄黄芩配伍水提物后,部分有效成分的药时曲线和尿排曲线与单味给药相比有明显差异,提示中药配伍后对不同的化学成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配伍后进入血中和尿中的成分并非口服单味大黄和单味黄芩后入血入尿成分的简单相加。
吴斌刘爽孙兆林唐意红黄成钢
关键词:黄芩配伍血液成分尿液成分
金荞麦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8
2005年
目的研究中药金荞麦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化学成分 ,依据理化性质、波谱 (NMR、EI- MS)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荞麦中初步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赤杨酮 (glutinone ,Ⅰ )、赤杨醇 (glutinol,Ⅱ )、棕榈酸单甘油酯 (glycerolmonopalmitate ,Ⅲ )、木犀草素 (luteolin ,Ⅳ )、正丁醇 - β- D- 吡喃型果糖苷 (n butyl -β- D fructopyronoside ,Ⅴ )。 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荞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萌杨跃辉高慧媛吴斌王立波吴立军
关键词:化学成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