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岳伟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单粒子势模型下价核子的密度分布被引量:4
- 2003年
- 依据实验事实 ,利用单粒子势模型 ,计算了一些核态外层价核子的密度分布 .计算给出了价核子在核外部分布的概率和贡献 ,以此作为晕核态的判断标准 .通过研究均方根半径随结合能变化的规律 ,指出了晕核态存在的条件 ,尤其是质子晕核态存在的条件 .
- 林承键张焕乔刘祖华吴岳伟杨峰阮明
- 关键词:价核子密度分布
- 27,28P+28Si总反应截面增强及可能相关的机制
- 测量了27,28P和相应同中子异位素在28Si靶上的中能反应截面.测得N=12和13同中子异位素的反应截面在Z=15处突然增大.对Z≤14同中子异位素和28P的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用改进的光学极限近似的Glauber理论很好...
- 刘祖华阮明赵跃林张焕乔杨峰马中玉林承键陈宝秋吴岳伟詹文龙郭忠言肖国青徐瑚珊孙志宇李加兴陈志强
- 关键词:反应截面GLAUBER理论质子晕
- 文献传递
- ^(13)C激发态中子晕被引量:1
- 2000年
- 测量了入射能量11.8MeV的^(12)C(d,p)^(13)C转移反应角分布.通过DWBA计算的角分布与实验角分布的比较,抽取^(13)C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最后一个中子的密度分布.同时,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13)C的相应核态的性质作了深入地研究.实验和理论的密度分布都表明,^(13)C第一激发态为中子晕态.
- 刘祖华林承键李志常张焕乔陈宝秋马中玉吴岳伟刘建成李淑媛
- 关键词:DWBA碳
- 近垒能区~6Li+^(208)Pb熔合激发函数测量
- 2003年
- 测量了6Li+2 0 8Pb熔合反应近垒能区全熔合截面 ,并与考虑非弹道耦合和不考虑耦合的CCFUS程序计算做了比较 .结果表明在垒上能区 ,破裂使熔合截面减小 ,在垒下能区 。
- 吴岳伟刘祖华林承键张焕乔阮明杨峰李志常刘建成
- 关键词:^6LI^208PB熔合反应激发函数原子核物理
- ^(27,28)P+^(28)Si总反应截面增强及可能相关的机制被引量:3
- 2004年
- 测量了27,28P和相应同中子异位素在28Si靶上的中能反应截面.测得N=12和13同中子异位素的反应截面在Z=15处突然增大.对Z≤14同中子异位素和28P的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用改进的光学极限近似的Glauber理论很好地描述.28P的反应截面能够用扩大核芯以改进的Glauber理论来解释.但是,用改进光学极限和少体近似的Glauber理论却低估了27P的实验数据.理论分析表明,扩大的核芯加质子晕可能是响应27P+28Si反应截面增强的机制.
- 刘祖华阮明赵跃林张焕乔杨峰马中玉林承键陈宝秋吴岳伟詹文龙郭忠言肖国青徐瑚珊孙志宇李加兴陈志强
- 关键词:反应截面GLAUBER理论光学质子
- 核ANC和激发态中子晕被引量:2
- 2002年
- 利用转移反应1 1 B(d ,p) 1 2 B和1 2 C(d ,p) 1 3C抽取1 2 B 1 1 B +n和1 3C 1 2 C +n重叠函数的核渐近归一化常数 ,计算了1 2 B和1 3C核中价中子密度分布的均方根半径及其在核外的几率 .实验结果表明 ,1 2 B的第二 (Jπ=2 - ) ,第三 (Jπ=1 - )激发态和1 3C的第一 (Jπ=1 2 +)激发态为中子晕态 ,而1 3C的第三 (Jπ=5 2 +)激发态是中子皮态 .考察了库仑势和角动量对晕形成的阻碍效应 .
- 刘祖华林承键张焕乔李志常张竟上吴岳伟杨峰阮明刘建成李淑媛彭绍华
- 关键词:中子晕晕核原子核物理核反应
- ~6Li+208Pb的近垒熔合激发函数
- <正> 1 引言近几年来,人们对晕核和弱束缚核的近垒熔合反应很感兴趣。大家都知道,中子晕的存在对晕核的熔合截面造成两方面可能的影响。一方面使得晕核的核半径比r0A13系统化值明显偏大,从而使熔合位垒降低,熔合截面增强:另...
- 张焕乔刘祖华吴岳伟林承键杨峰阮明
- 文献传递
- 6Li+208Pb的近垒熔合激发函数
- 近几年来,人们对晕核和弱束缚核的近垒熔合反应很感兴趣.大家都知道,中子晕的存在对晕核的熔合截面造成两方面可能的影响.一方面使得晕核的核半径比r0A13系统化值明显偏大,从而使熔合位垒降低,熔合截面增强:另一方面又由于晕核...
- 张焕乔刘祖华吴岳伟林承键杨峰阮明
- 关键词:激发函数晕核熔合截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