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前列腺
  • 6篇膀胱
  • 4篇膀胱癌
  • 4篇META分析
  • 3篇蛋白
  • 3篇直肠
  • 3篇直肠前
  • 3篇直肠前列腺
  • 3篇术后
  • 3篇前列腺活检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经直肠前列腺...
  • 3篇抗生素预防
  • 3篇活检
  • 2篇异位开口
  • 2篇异位肾
  • 2篇肾发育
  • 2篇肾发育不良
  • 2篇输尿管

机构

  • 18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郴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8篇吕晨
  • 15篇赵晓昆
  • 13篇肖宁
  • 13篇杨明根
  • 13篇吴志平
  • 5篇钟朝晖
  • 3篇侯轶
  • 2篇候轶
  • 2篇刘洋
  • 2篇朱煊
  • 2篇张选志
  • 2篇蒋宏毅
  • 1篇胡胜
  • 1篇徐冉
  • 1篇彭再如
  • 1篇金鹏

传媒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新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间隙连接蛋白Cx43 mRNA、Bcl-2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43、Bcl-2及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Cx43、Bcl-2及Bax在35例BTCC和21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BTC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同时取正常膀胱组织15例做对照。结果 BTCC组织中Cx43 mRNA的表达比值[Cx43/人肌动蛋白(β-actin)]为(0.34±0.37),低于BTCC癌旁组织中的(0.79±0.70)和正常膀胱组织的(0.8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 mRNA表达比值为(0.35±0.43),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16±0.33)和正常膀胱组织的(0.1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旁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Cx43 mRNA及Bcl-2mRNA的表达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x43 mRNA在BTCC病理分级G3的表达为(0.30±0.16),G2的表达为(0.54±0.22),G1的表达为(0.60±0.25),3个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 mRNA在BTCC病理分级G3的表达为(0.47±0.15),G2的表达为(0.35±0.11),G1的表达为(0.24±0.10),3个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BTCC组织中Bcl-2 mRNA的表达水平(0.40±0.15)高于初发癌组织(0.28±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在BTCC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 mRNA的表达水平与BTCC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以及肿瘤有无复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x43表达下调与BTCC的发生、进展及其恶性特征有关,Cx43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或Bcl-2/Bax)在BTCC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与细胞的凋亡过程有关。
吴志平赵晓昆吕晨杨明根肖宁
关键词:CX43BAX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抗生素对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后菌尿预防效果的荟萃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预防性抗生素能否减少术前为清洁尿、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TPB)患者术后菌尿的发生率。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1966年1月至2007年12月)、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88年1月至2007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79年至2007年12月)、CNKI数字图书馆(1979年1月至2007年12月)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检索、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RCT67篇,排除55篇,符合纳入标准12篇进入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术前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能显著降低TPB术后1周内菌尿的发生率,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I)为0.32(0.23~0.46),P〈0.01;喹诺酮及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菌尿的风险;各疗程预防应用抗生素均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术前为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喹诺酮及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各疗程抗生素均能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
杨明根赵晓昆吴志平肖宁吕晨侯轶
关键词:抗生素预防细菌尿META分析
β-胡萝卜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作用于T24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24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均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8.83%和63.02%(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β-胡萝卜素能诱导T24细胞调亡,5μmol/L组T24细胞的凋亡指数为(0.065±0.018)(P<0.05),10μmol/L和20μmol/L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126±0.022)和(0.190±0.024)(P<0.01),呈现剂量依赖效应,10μmol/L组及20μmol/L组Hochest染色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结论:β-胡萝卜素抑制T24细胞的生长,并且呈现剂量依赖效应,其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
吴志平赵晓昆吕晨
关键词:Β-胡萝卜素膀胱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
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附52例报告)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下应用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结合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治疗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均成功行一期取石术,2例需二期PCNL清石,3例需ESWL。手术时间74±26分钟,失血量0.61±0.59g/L,残石率14.4%±9.3%。3例术后大出血,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瑞士EMS第四代碎石清石系统整合气压弹道碎石与超声碎石技术,处理复杂肾结石安全高效。
肖宁蒋宏毅赵晓昆赵洪青吕晨金鹏胡胜杨明根
关键词:肾结石
Meta分析抗生素对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英文)
2009年
目的:分析预防性抗生素能否减少术前为清洁尿、行经直肠前列腺活检术( TPB)患者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MEDLINE( 1979.01—2007.12)、EMBASE(1988.01—2007.12)、Cochrane Collaboration Reviews (1993.01—2007.12)、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 CMCC, 1979—2007.12)、CNKI数字图书馆(1979.01—2007.12 )进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的检索,采用Rev 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随机对照试验68篇,排除56篇,符合纳入标准12篇进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抗生素能显著降低TPB术后1周内菌尿和术后中度发热的发生率,但不能减少菌血症的发生率,其RR值及其95%CI分别为0.32(0.23 ~0.46) ,0.37(0.17 ~0.77)和0.96(0.61 ~1.50) ;各疗程抗生素均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喹诺酮、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以及TMP +SMZ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结论:术前为清洁尿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减少TPB术后菌尿和发热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菌血症的发生率;喹诺酮、喹诺酮联合硝基咪唑均能明显降低TPB术后发生菌尿的危险,各疗程抗生素均能明显减少TPB术后菌尿的发生率。
杨明根赵晓昆吴志平肖宁吕晨
关键词:抗生素预防抗生素META分析
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附15例报告)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以AJCC2002年肾癌临床和病理分期为标准,选择临床分期为Ⅰ期、病理分期为T1a期(肿瘤最大径≤4cm)的外生型肾肿瘤1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经腹腔入路组6例,经后腹膜腔入路组9例。距肿瘤边缘0.5~1.0cm处进行局部切除。结果15例手术中14例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1例因腹腔镜下无法彻底止血而中转开放完成手术。14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10~200min,平均160min;术中失血量60~300ml,平均160ml;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7d,平均5d;术后引流液300~600ml,平均420ml;术后住院时间4~8d,平均5d。术后随访5~8个月,所有肿瘤均无局部或切口、远处复发,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术损伤小、效果肯定、恢复快,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
朱煊吕晨刘洋钟朝晖张选志
关键词:肾肿瘤腹腔镜
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部位与其合并肾发育畸形不同类型,提高对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儿童33例,成人5例,均为女性。术前通过各项辅助检查,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和患肾发育情况,确定手术方式。结果本组病例明确输尿管异位开口侧异位肾28例,输尿管异位开口并双侧重复肾5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肾发育不良并肾积水3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多发结石及重度积水1例,输尿管异位开口侧重复肾并上肾盂重度积水1例。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因肾发育不良行肾切除25例(异位肾切除22例),重复肾切除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9例,其中异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重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结论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肾发育畸形术前诊断应确定输尿管异位开口侧肾脏位置,畸形和发育不良等问题,而最终确定其手术方式,避免手术探查。
吴志平赵晓昆钟朝晖吕晨
关键词:输尿管异位开口肾发育不良异位肾
醋酸泼尼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评价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及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通过Stamey试验、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筛选出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前2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左氧氟沙星,后2周单用左氧氟沙星,醋酸泼尼松片15mg/次,1次/d,口服,连续2周后停药;左氧氟沙星0.1mg/次,2次/d;对照组方法同上,仅将醋酸泼尼松片换为安慰剂。所有患者均行入组前、治疗第2周和第4周随访并行NIH-CPSI评分、EPS等检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估。结果:治疗后2周和4周,试验组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分别为(9.56±2.05)、(4.59±1.18)、(2.38±1.24)、(2.59±1.20)分和(11.72±2.41)、(5.51±1.42)、(2.92±1.17)、(3.33±1.08)分;对照组NIH-CPSI总分、疼痛评分、排尿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分别(6.53±2.70)、(3.20±1.30)、(1.40±1.05)、(1.80±1.15)分和(8.53±2.91)、(3.88±1.44)、(2.08±1.11)、(2.55±1.33)分。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第2周和第4周NIH-CPSI总分、疼痛、排尿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EPS中WBC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第2周和第4周WBC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药物的耐受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泼尼松联合左氧氟沙星能更有效地缓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EPS中WBC,耐受性好,但长期疗效及耐受性尚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杨明根赵晓昆吴志平肖宁吕晨候轶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醋酸泼尼松左氧氟沙星
β-胡萝卜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凋亡和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作用于T24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指数,半定量RT-PCR检测Cx43、Bcl-2、Bax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x4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10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均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抑制率分别为28.83%、63.02%,并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凋亡率分别为0.126±0.022和0.190±0.024(P≤0.01),随β-胡萝卜素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02)。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上调Cx4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间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下调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Bax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上调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β-胡萝卜素(10,20μmol/L)能通过有效下调Bcl-2 mRNA及其蛋白在T24细胞的表达,上调T24细胞Cx43转录水平的表达、增强细胞间隙连接所介导的GJIC功能,从而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吴志平赵晓昆吕晨杨明根肖宁
关键词:Β-胡萝卜素CX43BCL-2BAX
经胸腹联合切口及胁腹切口肾切除术治疗巨大肾肿瘤的疗效比较
2008年
目的比较经胸腹联合切口及经胁腹切口肾切除术治疗巨大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194例巨大肾肿瘤患者的疗效,其中经胁腹切口96例(A组),经胸腹联合切口98例(B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肿瘤大小、血管内癌栓清除率、止痛剂使用、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长期随访和问卷调查(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22.5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停止使用止痛药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等情况。结果收回有效问卷A组56例(58.3%),B组60例(61.2%)。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及拔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155.6±10.8min、209.9±12.6ml、17.8±2.2cm和3.82±0.66d,B组分别为123.6±4.9min、150.2±10.0ml、20.2±2.2cm、3.27±0.5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血管内癌栓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而术后使用止痛药的病例数、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经胁腹切口肾切除术相比,经胸腹联合切口肾切除术具有显露好、视野开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明根赵晓昆吴志平肖宁吕晨
关键词:胸腹联合切口肾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