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妍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土地利用
  • 3篇开垦
  • 2篇LUCC
  • 1篇地理国情
  • 1篇地理国情监测
  • 1篇地名
  • 1篇地名志
  • 1篇地形图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载力
  • 1篇整治
  • 1篇整治规划
  • 1篇整治潜力
  • 1篇整治项目
  • 1篇陕北高原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模型
  • 1篇使用权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
  • 6篇国家测绘地理...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3篇吕妍
  • 5篇张树文
  • 4篇杨久春
  • 3篇周群强
  • 2篇杨黎康
  • 1篇匡文慧
  • 1篇卜坤
  • 1篇岳永胜
  • 1篇李飞
  • 1篇常丽萍
  • 1篇李淑杰
  • 1篇张养贞
  • 1篇张新乐
  • 1篇连恒
  • 1篇蔡红艳
  • 1篇刘永雷
  • 1篇崔蓉
  • 1篇叶剑
  • 1篇刘新龙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测绘标准化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KqPlanning的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以黄龙县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基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陕西省黄龙县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为例,探讨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的一般工作流程以及KqPlanning建库软件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注意事项及相关对策。
刘永雷吕妍杨黎康崔蓉
吉林西部开垦初期的LUCC类型空间分布重建——基于GEOMOD模型被引量:2
2015年
百年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全球土地系统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开垦初期的LUCC研究也必不可少,但是其数据来源较少,获取困难。该研究依据土壤类型、坡度、20世纪30年代的人口数量以及距居民点距离对耕地分布的驱动影响,在GEOMOD模型中输入20世纪30年代的耕地数量、20世纪50年代的耕地与非耕地空间分布图,从而模拟出20世纪30年代的耕地与非耕地空间分布图,同时也生成了一个耕地分布的适宜性图。该方法重建了当时的耕地空间分布,其重建结果比较理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吕妍张树文杨久春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续期问题的思考被引量:8
2010年
随着全国首例住宅续期问题的出现,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如何续期引起很大的争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讨论了住宅用地的规定年限少于法定最高年限和住宅用地的规定年限为70年的两种情况下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续期问题,主要观点是无偿自动续期。同时,谈及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应该有偿续期。
吕妍李淑杰
关键词:使用权
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区域差异——以陕西省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作物生产潜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亟需针对不同地理单元实施有效应对措施和调控策略。选择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陕北高原、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全球生态区模型(GAEZ)分析了陕西省不同地理单元作物生产潜力变化趋势,探讨了不同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区域差异,辨识出影响不同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1) 1980-2015年间,陕西省玉米生产潜力总量增加了150.55×10^4 t,小麦生产潜力总量则下降了402.69×10^4 t。(2)关中盆地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皆最大,陕北高原次之,秦巴山区的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皆最小;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的玉米生产潜力皆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趋势,关中盆地的玉米生产潜力则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的小麦生产潜力都呈下降趋势,陕北高原的小麦生产潜力则有所提高。(3)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减产效应,这一效应在关中盆地尤为显著,其次为陕北高原;气候变化导致玉米生产潜力增加,使小麦生产潜力下降;气候变化对不同地理单元的影响也不相同,在陕北高原表现为增产效应,在关中盆地和秦巴山区则为减产效应。(4)在陕北高原,气候变化的增产效应是玉米和小麦生产潜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对小麦的影响,耕地向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转化是降低作物生产潜力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在关中盆地,作物生产潜力的变化主要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小麦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玉米为大,以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大于对小麦的影响;在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变化是玉米生产潜力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小麦生产潜力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
王莺莺张依婧李飞吕妍
关键词: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陕北高原关中盆地
基于地名志的东北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被引量:14
2010年
研究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探讨了地名志等历史资料在确定东北地区大规模开发利用初始年限研究中的应用,并结合重分类、重心转移分析、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了镇赉县地名志等史料记载的土地开发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在康熙年间和1853年,镇赉县先后有过有记载的定居后小范围开垦活动,而直到1875年开始持续的土地开垦利用,此前镇赉县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在技术手段不发达的早期,村屯的演变过程与土地开发利用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从村屯演变特征来看,1907-1912年期间土地开发利用最为突出;到1975年时,镇赉县村屯格局基本形成,而此时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已由个人行为转变为集体的机械化。在开禁等政策、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影响下,镇赉县土地开发呈由东部和中部的平坦地区向西部地势较高地区扩展的过程。
吕妍张树文杨久春
关键词:地名志历史时期
基于遥感技术的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以2000年Landsat-7 ETM+影像、地形图、数字高程数据等为数据源,从河道平面形态及河流纵剖面形态对黑龙江上中游河道特征进行分析。从河流动力特征、流域自然环境条件及人类活动方面探讨其对河道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黑龙江上中游河道曲折系数均值为1.20,属于微弯顺直型河道,整体相对稳定,但局部河段河道形态复杂,河流纵剖面形态为下凹型曲线;河流形态的形成遵循一定的河流动力学规律,是水流和河床在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
张树文蔡红艳匡文慧张新乐张养贞吕妍
关键词:遥感河道特征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以黄龙县为例
2015年
为促进社会经济与土地资源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土地,依据国家要求和现状将编制新一轮的土地整治规划。该研究以黄龙县为例,根据编制土地整治规划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分析了黄龙县在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各方面的整治潜力,并依据重点项目要求,安排整治项目,平衡投资与收益,从而完成整治规划的编制,形成最终成果。
吕妍周群强叶剑刘新龙
关键词:整治潜力整治项目
水域生态承载力监测研究——以汉中市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水域生态承载力是反映水域利用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基于2001年DOM影像采集水域数据和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水域数据,依托生态足迹模型,定量分析汉中市2001年和2013年水域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及分布特征,揭示水源地水域利用安全程度的趋势,为水源地的保护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
岳永胜连恒吕妍周群强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模型
基于GIS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更新数据包提取被引量:6
2016年
以勉县为例讲述了新一轮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中更新数据包的提取,此次工作是以2013年度为基期,结合以往的农用地分等工作经验,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叠加法提取更新数据包,全面更新耕地质量等别。
吕妍杨黎康周群强
关键词:耕地质量
吉林西部开垦初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重建研究
百年尺度上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全球土地系统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百年尺度的研究需要长时期序列的数据,开垦初期的数据来源较少,获取困难,所以历史资料就成为其主要数据来源。本文就是在地形图、地名志、统计资料...
吕妍
关键词:历史资料地形图LUCC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