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东亮

作品数:70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3篇文学
  • 16篇小说
  • 7篇散文
  • 7篇作家
  • 7篇文体
  • 7篇文学批评
  • 7篇长篇
  • 6篇代文
  • 6篇长篇小说
  • 5篇十七年文学
  • 5篇乔叶
  • 5篇文化
  • 4篇文坛
  • 3篇当代文学
  • 3篇叙事
  • 3篇学术
  • 3篇语言
  • 3篇知识分子
  • 3篇批评史
  • 3篇中篇

机构

  • 64篇信阳师范学院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7篇吕东亮
  • 2篇梁玉洁
  • 1篇陈卓
  • 1篇陈国恩
  • 1篇周建华
  • 1篇周强
  • 1篇韩晗
  • 1篇陈昶

传媒

  • 10篇信阳师范学院...
  • 6篇小说评论
  • 6篇廊坊师范学院...
  • 4篇周口师范学院...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郑州师范教育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南腔北调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新文学评论
  • 1篇江汉论坛
  • 1篇南方文坛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文史知识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杨礼赞》的历史性和典范性被引量:1
2007年
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不过,它更多地为人所知则是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后。许多年来,这篇文章被当作范文来阐释和学习,它所运用的象征、借物言志等手法一直被视为散文写作的圭臬。和许多经典作品一样,《白杨礼赞》的经典化使它脱离了最初产生的时空,从而迈入永恒,它的典范性的修辞价值冲淡了它所携带的历史意义。现在看来,《白杨礼赞》的历史意义似乎更值得重视,因为要找出同样一篇借物言志的象征性抒情散文并不困难,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白杨礼赞》是独一无二的,它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转折,并开启了后来的写作范式。这一点,语文教学似乎不能忽略。
吕东亮
关键词:《白杨礼赞》历史意义典范性中国现代散文中学语文教材散文写作
“黄泥地”归去来——论刘庆邦的长篇小说《黄泥地》
2016年
刘庆邦的长篇小说新作《黄泥地》讲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一个普通村庄的各色人等相互纠缠构陷的故事。小说对乡土中国的生存情状进行了隐喻式的书写,在描述其相对封闭性、稳定性的同时,又以现代乡绅房国春形象为载体书写了乡土中国的疏离性、瓦解性力量。小说直面现实、叙述细密,同时带有浓郁的挽歌气息,写作旨趣也倾向于"为乡土中国保存一个肉身"。
吕东亮
传奇的表与里——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新作《河洛图》
2020年
李佩甫是长期关注中原文化生态的作家,他的全部作品都可以概括为中原书写,他的创作也都可以视为解读中原的文化实践。这样一位作家与豫商康百万家族题材的相遇既是偶然的,也有文化上的必然性。十多年前,李佩甫应邀创作出电视剧本《河洛康家》。
吕东亮
关键词:李佩甫电视剧本必然性长篇小说
苦难历史的倾情书写——论冯金堂的长篇小说《黄水传》
2023年
《黄水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部描写黄河的长篇小说,是河南周口农民作家冯金堂的代表性作品。小说以写实的笔触,再现了黄泛区百姓在社会变革中的生产、生活状况,有力地揭示出了黄泛区百姓的生存困境。小说可谓一部黄泛区人民的家史、黄泛区的革命斗争史。小说充满地域风味,语言鲜活,是当代河南文学史上一部不容忽视的作品。
吕东亮刘蒙蒙
1933:鲁迅的两部选集被引量:1
2012年
鲁迅在1933年出版的两部选集《鲁迅自选集》和《鲁迅杂感选集》对于鲁迅自我形象的建构和写作姿态的塑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在两部选集所昭示的由"纯文学作家"到"杂感专家"的转变中,鲁迅面对重重质疑,最终对杂文的价值和前途充满信心,赋予了杂文文体现代性的品格。相对于同年出版的周作人的《知堂文集》,鲁迅的姿态更值得珍视。
吕东亮
关键词:选集文学概论文体
干校文学的双璧——《干校六记》和《云梦断忆》的回忆诗学与文化政治
2012年
杨绛的《干校六记》和陈白尘的《云梦断忆》在新时期以来关于干校的写作中是成就最高的两部作品,堪称"干校文学"的双璧。两部文本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往事的选择性叙述,呈现出"回忆诗学"的审美特征,在自我意识、写作姿态和文体风格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两部文本躬身自问的思想姿态和"温柔敦厚"的审美表达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政治场域中别具一格,其对人性美人情美的吁求也可以视为在民主、理性等宏大叙事之外的另一种启蒙。
吕东亮
关键词:文化政治
成为一个具有小说道德的小说家——乔叶访谈录被引量:6
2013年
吕东亮(以下简称吕):您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走上创作之路的?当时是否想到能有今天的成功?您开始写作的时候,文学已经"失去轰动效应了",是什么支撑您义无反顾地在文学之路上打拼?您是如何处理文学与现实生存(养家糊口)之间关系的?
吕东亮乔叶
关键词:小说家访谈录乔叶道德轰动效应
乔叶论被引量:5
2013年
2001年左右,散文家乔叶开始向小说家乔叶转型。后来的创作实践证明,这一转型是非常成功的,而且成功来得又是那么迅疾、那么饱满、那么坚实。这成功在使我们认识一个前景远大的新锐女作家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当今时代的文学生态。
吕东亮
关键词:乔叶文学生态小说家散文家女作家
记忆的“变形记”——读白桦的两篇关于洛阳的散文并议其人
2017年
白桦的两篇关于洛阳的散文《洛阳灯火》和《忆洛阳》之间,发生了一场深刻的"记忆"的变形记,这和作家主体在记忆时的想象机制有关,从根本上说则是中国社会变形记的一个侧影。白桦在两篇散文的记忆书写中表现出了一个"问题中人"对于宏大政治的关切和期求,而这在"去政治化"的当下文化语境中必然遭遇落寞。
吕东亮
关键词:记忆机制去政治化
秦牧散文的文体改造与源流
2007年
秦牧作为17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之一,其成绩是与他所自觉进行的文体改造分不开的。秦牧的身份和处境使得他的文体改造颇为顺利。秦牧17年文体改造体现在特写强调、抒情风味、辨证色彩三个方面,这与当时的文风密切相关。秦牧的文体改造延续了学者散文的文脉,也印证了文体改造在文学史上的积极意义。
吕东亮周强
关键词:散文文体源流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