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桂琼

作品数:1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肤
  • 4篇细胞
  • 3篇皮肤镜
  • 3篇丘疹
  • 2篇蛋白
  • 2篇肉芽
  • 2篇肉芽肿
  • 2篇上皮
  • 2篇综合征
  • 2篇组织病理
  • 2篇相关分子
  • 2篇相关分子表达
  • 2篇间质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表达
  • 2篇A431细胞
  • 2篇病理
  • 1篇大疱
  • 1篇大疱性
  • 1篇大疱性扁平苔...

机构

  • 10篇西安医学院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向桂琼
  • 10篇樊卓
  • 10篇党云
  • 8篇耿松梅
  • 8篇王丹丹
  • 6篇覃静净
  • 3篇郭圆圆
  • 3篇李静
  • 3篇孙喆
  • 1篇阎乎玲
  • 1篇郭坤
  • 1篇王静
  • 1篇张欢

传媒

  • 5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对A431细胞上皮向间质转换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人表皮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上皮向问质转换(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7.5μg/LTGF—β处理A431细胞72h后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EMT相关基因E钙黏着蛋白、N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未经TGF—β处理的A431细胞为对照组。结果TGF—β处理后,A431细胞独立分散,呈梭形。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E钙黏着蛋白表达量为未经TGF—β处理组的31.7%,N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表达量分别为未经处理组的2.475、11.340、2.615倍;Western印迹结果,N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表达量上升,E钙黏着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TGF—β可诱导A431细胞产生EMT现象,TGF—β表达量上升,可能参与表皮鳞状细胞癌发生侵袭、转移。
郭圆圆彭斌向桂琼耿松梅
关键词:细胞系转化生长因子Β
疣状角化不良瘤1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女,40岁。右颞部褐色结节1年余。皮肤科情况:右颞部可见约1.2cm×1.2cm大小褐色角化性结节,中心呈脐形凹陷,表面不光滑,无红肿、破溃,边界清楚,质地较硬。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杯状凹陷内充有角栓,棘层肥厚,凹陷内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即圆体和谷粒。诊断:疣状角化不良瘤。
张欢储召娓向桂琼耿松梅
关键词:疣状角化不良瘤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NB-UVB光疗,每周2次,共24次,同时口服抗组胺药;对照组仅口服抗组胺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12周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分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t=46.37,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76,P〈0.05);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83,P〈0.01)。结论 NB-UVB安全有效,可作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辅助治疗手段。
樊卓党云覃静净王丹丹向桂琼孙喆
关键词:咪唑斯汀西替利嗪
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2例
先证者,女,42岁,6岁时无明显诱因于腹部出现白色粟米大小脱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后白斑缓慢增多并融合成网状,怀孕期间白色斑点之间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斑,并迅速发展蔓延至整个躯干、四肢.生育后皮损无明显改善,仍缓慢增多.1...
郭圆圆向桂琼耿松梅
水疱型毛母质瘤一例
2016年
临床资料 患儿,女,13岁。因右侧肩部结节5个月,出现水疱样外观1个月,于2015年7月29日就诊。5个月前,患儿右侧肩部出现一蚕豆大小淡红色质硬结节,缓慢增大;1个月前结节表面出现水疱样外观,无自觉症状。自起病以来,患儿无发热、肌无力、肌肉酸痛及肌肉萎缩等全身症状。患儿既往体键,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皮损局部无外伤史或蚊虫叮咬史。
党云樊卓王丹丹覃静净向桂琼孙喆
关键词:毛母质瘤
黄芩素对人表皮鳞癌A431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表皮鳞癌A431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表皮鳞癌A4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6个黄芩素处理组,黄芩素处理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黄芩素干预,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于干预后24 h、48 h、72 h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A43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黄芩素处理组,黄芩素处理组的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μg/ml、20μg/ml、30μg/ml)黄芩素干预,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DMSO,干预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及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情况,细胞胞浆中细胞色素C和调亡诱导因子(AIF)水平以及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Caspase-3的活性。结果干预24 h、48 h及72 h后,黄芩素对A431细胞相应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2.29μg/ml,24.67μg/ml和18.66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黄芩素处理组总凋亡细胞率、细胞胞浆中AIF及细胞色素C含量、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细胞荧光强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细胞凋亡率、胞浆AIF和细胞色素C含量、细胞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与黄芩素作用浓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细胞荧光强度与黄芩素作用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黄芩素对人表皮鳞癌A431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可能是其发挥抑制皮肤鳞癌细胞作用的重要机制。
覃静净樊卓王丹丹党云向桂琼
关键词:黄芩素细胞凋亡
浅表脂肪瘤样痣一例被引量:2
2018年
浅表脂肪瘤样痣(nevus lipomatosus superficialis)是一种以真皮内异位的脂肪组织聚集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种错构瘤,1921年由Hoffmann和Zurhelle首先报道。本病较罕见,临床容易误诊。笔者近来诊治1例,报道如下。
党云樊卓向桂琼王丹丹覃静净孙喆
关键词:浅表脂肪瘤样痣HOFFMANN脂肪组织门诊就诊错构瘤特征性
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二十例组织病理及皮肤镜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幼年性黄色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3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的20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患者临床、组织病理资料及皮肤镜特征。结果幼年性黄色肉芽肿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平均发病年龄(2.12±4.29)岁。典型皮损表现为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的黄色、红色或棕色丘疹和结节,质硬,表面光滑。20例患者皮损均为单发。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真皮内见边界相对清楚、无包膜的细胞团块,主要由组织细胞、Touton巨细胞及少量炎性细胞组成。20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患者皮肤镜模式均表现为橘黄色、粉红色无结构区+血管结构,表现为落日征17例(85%)、苍白黄色球形云13例(65%)、白色条纹5例(25%)。血管结构呈不规则分布,其中线状血管60%、点状血管55%、分枝状血管35%。结论幼年性黄色肉芽肿患者皮肤镜下具有独特的表现,可作为其辅助诊断技术。
党云向桂琼王丹丹樊卓
关键词:组织病理皮肤镜
粟丘疹样汗管瘤37例临床及皮肤镜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皮肤镜在粟丘疹样汗管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就诊的37例粟丘疹样汗管瘤患者临床、组织病理资料及皮肤镜特征,并比较粟丘疹样汗管瘤与汗管瘤、粟丘疹皮肤镜特征的差异。结果粟丘疹样汗管瘤37例患者(男9例,女28例),平均发病年龄(40.12±9.10)岁。典型皮损表现为直径0.5~5 mm群集性丘疹,大部分丘疹顶端见粟丘疹样损害。经组织病理确诊,粟丘疹样汗管瘤、汗管瘤、粟丘疹在皮肤镜下有其各自特点。粟丘疹样汗管瘤在皮肤镜下皮损区主要表现为典型的花环样结构,细小的色素网状结构。汗管瘤主要表现为单个或簇集性黄白色均质性结构,周围围绕纤细的浅褐色色素网。粟丘疹表现为亮白色均质结构。结论粟丘疹样汗管瘤是汗管瘤的一种亚型,皮肤镜有助于汗管瘤、粟丘疹及粟丘疹样汗管瘤的鉴别诊断。
党云樊卓向桂琼王静
关键词:皮肤镜组织病理特征
泛发型丘疹型环状肉芽肿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主因全身多发性淡红色扁平丘疹7年,于2011年5月6日来我院门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出现淡红色扁平光滑丘疹,未予治疗,随后皮疹逐渐增多至颈后、腰背等处,丘疹部分融合,无自觉不适.既往体...
向桂琼耿松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