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钟音

作品数:61 被引量:807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病菌
  • 25篇抗药
  • 24篇抗药性
  • 16篇水稻
  • 15篇杀菌剂
  • 13篇抗性
  • 9篇稻瘟
  • 9篇稻瘟病
  • 9篇瘟病
  • 8篇霉病
  • 8篇枯病
  • 7篇多菌灵
  • 7篇药剂
  • 7篇拌种
  • 7篇拌种灵
  • 7篇病原
  • 6篇菌株
  • 6篇溃疡病
  • 6篇灰霉病
  • 6篇灰霉病菌

机构

  • 61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莱阳农学院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61篇叶钟音
  • 39篇周明国
  • 13篇刘经芬
  • 12篇马忠华
  • 9篇黄青春
  • 8篇刘波
  • 6篇方中达
  • 5篇王建新
  • 4篇陆悦健
  • 4篇石志琦
  • 3篇陈长军
  • 3篇高同春
  • 2篇张骞
  • 2篇彭云良
  • 2篇刘勇
  • 2篇马严明
  • 2篇杨荣明
  • 1篇史建荣
  • 1篇苗蓉
  • 1篇沈贵银

传媒

  • 13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植物病理学报
  • 5篇莱阳农学院学...
  • 5篇农药学学报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植物保护
  • 3篇世界农业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农药科学与管...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农药
  • 1篇高等农业教育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保技术与推...
  • 1篇菌物系统
  • 1篇农药译丛
  • 1篇中国甜菜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5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8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拓展校内外联合增强办学活力
1994年
拓展校内外联合增强办学活力南京农业大学叶钟音,沈贵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必须逐步对旧的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以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转换机制,使办学体制走向主体多元化,一方面面向...
叶钟音沈贵银
关键词:办学活力教育质量教育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土地管理联合办学
药剂诱导灰霉病菌产生抗速克灵菌株的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将灰霉菌株的菌丝块在含速克灵2、100、1000ppm 的 PSA 培养基上进行抗药性诱导,可产生速克灵抗药性菌株。该菌株与孢子诱导得到的抗性菌株及田间抗性菌株一样,抗性程度很高,最低抑制浓度值大于1000ppm,在无药培养基上连续转移8次,仍保持其抗药性。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小于“母株”。
刘波刘经芬叶钟音
关键词:灰霉菌速克灵抗药性药剂诱导
花生褐斑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测试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根据菌落直径法、菌丝干重法、孢子萌芽法与抑菌圈法测定结果,菌落直径法最适于花生褐斑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测定,并将其测定方法进行了标准化。同时根据孢子萌芽法测定结果,采用病斑分生孢子直接测定,确定了花生褐斑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测定系统方法。
刘勇叶钟音刘经芬方中达
关键词:花生褐斑病菌多菌灵抗药性
水稻恶苗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分子机理研究初探被引量:18
1997年
用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的丰余寡聚核着酸引物B1和B3,扩增了一段871bp的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moniliforme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和DNA序列测定,并根据该序列设计了Fmoniliformeβ-微管蛋白基因的特异性测序引物。经过对恶苗病菌对多菌灵具有不同抗性水平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核着酸序的比较研究,表明Fmoniliforme的β微管蛋白的165,198,200和257位置氨基酸末发生突变,在克隆的片段内也未发现能引起氨基酸改变的核着酸突变。说明该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的分子机理与目前已知的其他真菌有所不同,有待进~步研究。
陆悦健周明国叶钟音D.W.HollomonJ.A.Butters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恶苗病菌苯并咪唑抗药性机理
烯丙异噻唑对水稻叶片中NAA、ABA含量的影响与稻瘟病抗性的关系被引量:7
1999年
离体条件下,植物激素NAA和ABA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芽没有影响,ABA对菌丝生长也没有影响,NAA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稻株上,NAA能减轻稻瘟病的发生,且对烯丙异噻唑有增效作用;ABA则加重病害的发生,对烯丙异噻唑有拮抗作用。烯丙异噻唑处理的水稻在接种稻瘟病菌48 h内,水稻叶片中NAA含量能迅速升高,而ABA变化幅度较小。这些结果表明,生长素可能参与烯丙异噻唑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反应。
马忠华周明国叶钟音方中达
关键词:烯丙异噻唑稻瘟病诱导抗性水稻
拌种灵对柑桔溃疡病菌菌体细胞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01年
通过对柑桔溃疡病菌菌体细胞的药理学研究表明 ,拌种灵对病原菌的生长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 ,其有效抑制中浓度 (EC50 )为 2 6 2 5 7μg·mL-1,这种抑制作用在病原菌生长的不同时期具有很大差异。拌种灵对菌体细胞膜通透性没有影响 ,对细胞膜Na+ K+ ATP酶及其活化能、菌体蛋白合成及细胞呼吸作用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
关键词:拌种灵柑桔溃疡病菌活性菌体
烯酰吗啉(DMM)的特性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56
2000年
本文介绍了烯酰吗啉的防病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烯酰吗啉主要用于防治由霜霉属、疫霉属等引起的卵菌病害 ,具有保护、治疗和抗孢子产生的活性。DMM干扰病原菌细胞壁聚合体的正确组装 ,影响细胞壁的形成。DMM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抗性风险。
黄青春叶钟音
关键词:烯酰吗啉抗药性杀菌剂
稻瘟病菌对有机磷杀菌剂交互抗性及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采用滤纸条法测定,稻瘟病菌抗异稻瘟净菌株对克瘟散具有交互抗性;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具有抑菌活性,但对异稻瘟净、克瘟散、稻瘟净和稻瘟灵无增效作用,在液体培养基中,Pb对抗药性菌株的抗性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田间抗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无关。
彭云良刘经芬叶钟音周明国
关键词:稻瘟病菌异稻瘟净杀菌剂
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56
1994年
根据课题组对中国主要作物病害抗药性监测、抗药性分子机理和有关杀菌剂抗性治理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中国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已存在田间抗性,并证实禾谷镰刀菌在室内可发生频率为10-6~10-8的多菌灵抗药性变异;苏、沪等地的果、蔬灰霉病菌、水稻恶苗病菌以及北方甜菜褐斑病菌已普遍发生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多菌灵在部分田块失去了防效。南方单、双季稻区已存在抗异稻瘟净的稻瘟病菌群体,其中广西平南抗药菌株占自然群体比例高达91.7%,与克瘟散存在交互抗性和部分菌株对稻瘟灵存在交互抗性。但并未发现稻纹枯病菌对井冈霉素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机制研究表明,三唑醇抑制Neurosporacrassa甾醇脱甲基酶活性,RIP突变菌株增加对三唑醇的排泄作用,药剂在菌株体内积累减少而降低对靶标酶抑制作用;抗三唑醇Ustilagomaydis麦角甾醇营养缺陷体,在无甾醇条件下长期培养能恢复△7甾醇合成和正常生长及增加对三唑醇的敏感性;大麦云纹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则因菌体β-微管蛋白与多菌灵亲和性下降;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可能与无毒基因有关。并提出了治理抗药性的措施,特别是施用新合成的高效、广谱种子消毒剂浸种灵(TH-8?
周明国叶钟音刘经芬
关键词:杀菌剂抗药性病害防治
柑桔溃疡病菌对杀菌剂拌种灵抗逆性生理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在离体条件下对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citri胞外产物的分泌量、胞外蛋白酶活性、拌种灵的作用动态进行了测定 ,并对病原菌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在一定浓度拌种灵的选择压力下 ,柑桔溃疡病菌胞外产物及胞外多糖的分泌量增多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在拌种灵浓度低于 10 μg/m L时亦增高 ,但胞外蛋白的产量受到抑制。接触药剂的菌体细胞原生质浓缩。胞外产物对拌种灵具有拮抗作用 。
黄青春周明国叶钟音
关键词:柑桔溃疡病菌抗逆性拌种灵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