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小龙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脂肪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脂肪细胞
  • 2篇皮下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转运
  • 2篇吡格列酮
  • 2篇细胞
  • 2篇格列酮
  • 2篇腹部
  • 2篇腹部皮下
  • 2篇VISFAT...
  • 2篇3T3-L1...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蛋白4表达
  • 1篇血脂
  • 1篇血脂代谢
  • 1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叶小龙
  • 4篇王长江
  • 4篇林刚
  • 4篇曹永红
  • 4篇代芳
  • 2篇陈明卫
  • 1篇邓大同
  • 1篇贾敬华
  • 1篇杨明功
  • 1篇左祥生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5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1992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死亡的糖尿病患者2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5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24.1%)、脑血管疾病(22.2%)、肺部感染(17.7%)、肾功能衰竭(6.9%)、糖尿病急性并发症(5.9%)。60岁以下组首要死因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60-69岁组和70-79岁组首要死因是脑血管疾病,80岁以上组的首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肺部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邓大同杨明功叶小龙陈明卫
关键词:糖尿病
肥胖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中Visfatin mRNA表达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Visfatin基因在肥胖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体质指数(BMI)的不同,将40例胆石症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肥胖组20例,对照组20例。用RT-PCR方法检测两组的大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肥胖组和对照组网膜组织的Visfatin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均P〈0.01)。Visfatin mRNA表达量肥胖组网膜高于对照组(P〈0.01);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合并2组数据,网膜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呈正相关(均P〈0.05),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均P〉0.05);腹部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量则与总胆固醇(TC)、TG、VLDL-C具有相关性(均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舒张压(DBP)和年龄相关(均P〈0.05);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VLDL相关(P〈0.05)。结论网膜Visfatin表达量可能与肥胖发生及血脂代谢相关。
林刚叶小龙王长江曹永红代芳
关键词:肥胖VISFATIN血脂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α和吡格列酮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子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3T3-L1脂肪细胞中葡萄糖转运子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了解其是否有时间依赖性。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安徽医科大学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进行。对3T3-L1细胞进行培养并诱导分化为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后随机分为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组和吡格列酮组3组。肿瘤坏死因子α组和吡格列酮组分别加含20μg/L肿瘤坏死因子α或10-4mol/L吡格列酮培养基培养,提取干预后1,3,6d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做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GLUT4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未加任何药物干预组做对照。结果:①GLUT4mRNA表达:对照组细胞为0.506±0.049;肿瘤坏死因子α组干预后1,3,6d表达低于对照组(0.465±0.039,0.410±0.010,0.320±0.019,F=17.8,P=0.001),并随干预时间呈递减关系;吡格列酮组干预后1,3,6d表达高于对照组(0.544±0.064,0.616±0.065,0.664±0.070,F=4.87,P=0.043),且与干预时间呈正比。②GLUT4蛋白的相对含量:对照组细胞为0.624±0.093;肿瘤坏死因子α组干预后1,3,6d低于对照组(0.549±0.112,0.460±0.111,0.286±0.117,F=7.39,P=0.011),且随干预时间递减;而吡格列酮组GLUT4干预后1,3,6d高于对照组(0.693±0.098,0.750±0.106,0.866±0.074,F=4.0,P=0.048),随干预时间呈递增关系。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α可降低3T3-L1脂肪细胞中GLUT4mRNA和蛋白表达量,吡格列酮的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α相反,两者作用均呈时间依赖性。②在3T3-L1脂肪细胞中,吡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GLUT4的表达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可能部分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曹永红王长江代芳林刚叶小龙左祥生
关键词:3T3-L1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吡格列酮GLUT4胰岛素抵抗
Visfatin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visfatin基因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糖代谢正常者(对照组20例)和T2DM患者(22例)的大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体重、血压、腰围、臀围、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和HOMA-IR。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网膜组织的visfatin mRNA表达量分别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P<0.05)。糖尿病组网膜的visfatin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P<0.05);糖尿病组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数据合并,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所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所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HOMA-IR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参数。
叶小龙王长江林刚曹永红代芳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脂肪组织网膜VISFATIN
吡格列酮对3T3-L1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3T3-L1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T3-L1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T3-L1细胞进行正常的诱导分化,实验1组在3T3-L1细胞诱导时加入吡格列酮(0.1mmol/L),实验2组在诱导分化后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中加入吡格列酮(0.1mmol/L)。提取细胞总RNA和总蛋白做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GLUT4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GLUT4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促进3T3-L1脂肪细胞GLUT4mRNA和蛋白表达。
曹永红王长江贾敬华代芳陈明卫林刚叶小龙
关键词:噻唑烷二酮类3T3-L1脂肪细胞吡格列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