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新
- 作品数:57 被引量:3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清除自由基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了解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构效关系,进一步论证La(Ⅲ)能经代谢调控减轻胁迫伤害。以大豆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胁迫后期(5d),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和类黄酮清除活性氧自由基(O2-;.OH)能力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一定浓度下不同类黄酮化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类黄酮含量T1组较CK增加4.82%,T2组较CK降低1.65%;La(Ⅲ)+T1组较CK增加5.15%,La(Ⅲ)+T2组较CK降低1.63%,UV-B辐射胁迫对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有低强度促进高强度抑致的效应;La,UV-B,La(Ⅲ)+UV-B处理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较CK,增幅分别为La(Ⅲ)(3.02%),La(Ⅲ)+T2(2.55%)>T2(-3.68%),La(Ⅲ)+T1(2.36%)>T1(1.13%)。La(Ⅲ),UV-B,La(Ⅲ)+UV-B组超氧基清除率较CK,增幅为La(Ⅲ)(3.16%),La(Ⅲ)+T2(39.02%)>T2(31.40%),La(Ⅲ)+T1(13.95%)>T1(5.58%),La(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增加类黄酮清除自由基能力,减轻UV-B辐射对大豆幼苗伤害。类黄酮清除自由基能力与其组成和构效相关;3种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槲皮素>桑色素>芦丁。
- 向丽周青叶亚新
- 关键词:UV-B辐射大豆幼苗类黄酮自由基
- 双酚A对大豆、玉米和水稻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双酚A(BPA)普遍应用在工业制成品中,因需求量递增而产生的环境安全问题引发各方关注.与BPA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工作相比,BPA影响植物生长的机理的研究甚少.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的重要生理过程,可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探测和分析.基于此,本文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了BPA对大豆、玉米和水稻幼苗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BPA可降低大豆和玉米初始荧光F0,增加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对水稻各荧光参数无影响,即3.0 mg·L-1BPA可改善大豆和玉米光合PSⅡ系统,增强光能吸收,提高光合电子传递和光能转化效率;6.0 mg·L-1BPA可增加大豆和水稻的ΦPSⅡ、ETR和qP,降低F0,除增加qN外不影响玉米的其它荧光参数,表明6.0 mg·L-1BPA能改善大豆和水稻光合PSⅡ系统,提高光能转化和电子传递效率;除10 mg·L-1BPA对水稻各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及17.2 mg·L-1BPA增加玉米和水稻的qN外,10 mg·L-1和17.2mg·L-1BPA可增加3种作物F0,抑制其它各荧光参数,即高剂量BPA引起作物光抑制,PSⅡ中心受损,光能转化和电子传递效率降低.此外,对比3种作物荧光参数变幅可知,BPA对大豆各荧光参数的影响>玉米>水稻.总之,BPA对3种作物叶绿素荧光反应的影响在方式和效果上存在差异.
- 李曼王庆庆王丽红叶亚新周青
- 关键词:双酚A大豆玉米水稻叶绿素荧光
- 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9年
-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SOD活性的影响及3种植物受影响程度的差异。以萝卜、玉米、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模拟冷害的实验方法,通过氮蓝四唑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从胁迫温度变化和胁迫时间变化两个角度研究低温胁迫对小麦、玉米、萝卜幼苗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小麦、玉米、萝卜幼苗的SOD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0℃胁迫组酶活性低于常温组;随着胁迫时间的变化,小麦、玉米、萝卜幼苗的SOD活性走势不同,但0℃胁迫时,酶活性变化不大,且低于常温组酶活。适当的低温处理可以增强SOD活性,超过植物耐受范围后,酶活性遭到抑制而降低。
- 叶亚新金进秦粉菊宋艳秋
- 关键词:低温胁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小麦玉米萝卜
- 竹黄多糖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为竹黄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从野生竹黄子实体中获得能产生竹黄多糖的无性株,然后用其进行液态发酵培养,通过摇瓶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初始pH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α=0.05),其显著性依次为:碳源浓度>生长因子浓度>酸碱度>氮源浓度,在交互作用中只有CGF×CN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 g/L+酵母膏8 g/L+玉米浆2 g/L,最佳初始pH值为6.0。当摇瓶装量为50/250 ml(V/V),接种量为10%(V/V),培养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20 r/min时,120 h后发酵液的竹黄多糖含量为8 g/L。[结论]该试验初步研究了利用竹黄无性菌株通过液态发酵生产竹黄多糖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
- 陈佳佳叶亚新金琎李兆兰
- 关键词:正交试验液态发酵
- 稀土镧对镉胁迫小麦遗传学防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以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率为指标,应用水培法研究了重金属Cd对小麦幼苗的毒害及稀土La的防护效应。结果表明:Cd胁迫降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加染色体畸形率,且毒害效应与剂量和处理时间正相关。Cd胁迫下小麦根外观上呈现大量褐色斑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扭曲,生长延缓或停滞;细胞分裂过程中表现为高频率出现的微核及染色体滞留。La对小麦幼苗Cd污染具有防护效应,可使小麦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升高、染色体畸变率下降,且对微核的防护效应尤其显著。
- 叶亚新金进王金虎田苗高平
- 关键词:镧小麦幼苗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
- Ce^(3+)对低温胁迫下萝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以萝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稀土元素铈(Ce3+)对低温胁迫萝卜幼苗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胁迫时间的延长,萝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超氧化氢酶活力均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有所下降;喷加30 mg/L的CeC l3后,萝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上升。这表明适当浓度的铈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的萝卜幼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叶亚新金琎陈佳佳李莎莎
- 关键词:铈萝卜幼苗低温胁迫抗寒性
- 学分制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 2015年
- 为保障高校的教学质量,急需建立与学分制教学相匹配的教学质量监控。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质量监控面临的问题,结合构建原则,从监控组织体系、各教学环节监控质量标准体系、监控评价体系和监控反馈整改体系四个方面对学分制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 徐潇文叶亚新董延茂
- 关键词:学分制模式教学质量
- 甲醛与苯对动物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及联合毒性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甲醛与苯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骨髓细胞微核的诱发效应。方法甲醛、苯及两者联合作用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采用静吸式染毒方法,每天2 h,连续染毒15 d,考查微核率的变化。结果染毒后小鼠外周血红细胞、骨髓PCE细胞微核率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甲醛和苯均可不同程度的影响小鼠外周血红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微核细胞率,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联合作用时效应最强。
- 姚雪梅叶亚新王琦
- 关键词:甲醛苯PCE微核
- 遗传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实践与探索被引量:2
- 2011年
- 文章结合遗传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实践经验指出: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重心,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教学方式多样化,组合利用科学化,以期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再者,教师必须明确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注重终身教育与持续学习,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教育人才。
- 叶亚新
-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方式
- 纳米硒对小鼠学习记忆和含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以传统硒源亚硒酸钠为对照,探究纳米硒(Nano-Se)对小鼠学习记忆、脑组织和肝组织中两种含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两种硒源的硒分别以每只1、2、4μgSe/d的水平对小鼠进行灌胃。运用Y型迷宫试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肝脏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脱碘酶(ID)活性。结果纳米硒(Nano-Se)三个剂量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学习记忆成绩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脑组织和肝脏中的GSH-Px和I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且均强于同剂量的亚硒酸钠组(P<0.01或P<0.05)。结论纳米硒(Nano-Se)能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和肝脏两种含硒酶活性。
- 秦粉菊叶亚新姚雪酶
- 关键词:纳米硒学习记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脱碘酶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