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1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粪便pH和涂片检查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及意义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 探讨粪便pH和涂片检查细菌球/杆在菌群失调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腹泻3d以上或疾病中并发腹泻的1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粪便(10rain内),观察其性状、颜色、测pH、粪便常规,涂片革兰染色查细菌总数、形态特点、革兰球菌/杆菌及细菌培养。另选同期住院的非腹泻患者、职工家属和到保健科定期体检的小儿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经培养确诊为菌群失调的有118例,其中男76例,女42例,年龄最小45天,最大5岁。粪便pH失调组分布在6~8,≥7者占78.8%,对照组分布在5~6.5,多集中在≤5.5,占8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u=12.02,P〈0.01)。涂片查球菌/杆菌失调组为3/7~8/2,球菌〉140%者106例(89.8%),对照组为3/7~1/9,球菌≥40%者无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11.19,P〈0.01)。两种快速诊断法的灵敏度分别为94.9%和100%,特异度均为95%,诊断界值pH为6.5,球/杆为3/7。结论 粪便pH和涂片检查肠道菌群失调方法简便、快捷、经济实用,能在15min内作出诊断,尤对急重症患者可赢得治疗时机,值得推广。
- 姜秀菊廖卫史志红高荣凯宋伟帮赵瑞敏崔静鲍威尔
- 关键词:菌群失调肠道PH涂片
- 长期应用甘利欣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临床观察长期应用甘利欣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 84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利欣胶囊 15 0 mg口服 ,3次 / d,疗程 2年 ;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肝功能、Child- Pugh积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Child- Pugh积分等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 .0 1) ;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 ,Child- Pugh积分等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0 .0 1)。死亡病例对照组 (13/4 3,32 .6 % )较观察组 (4 / 4 1,9.6 5 % )明显增多 (P<0 .0 5 )。治疗结束时临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利欣长期应用能有效地抑制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的炎症活动、改善失代偿状态、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许明策史志红张卫中
-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甘利欣失代偿期安全性
- 乙型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分析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1例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例,记录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并进行SGA和NRS2002营养评估。结果在纳入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Child A级7例,B级39例,C级4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则分别为7例、38例和45例(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72.34±41.46)g/L、(91.35±26.36)g/L、(30.32±5.02)g/L,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89.67±69.24)g/L、(104.24±25.67)g/L和(35.23±5.46)g/L,P<0.05】;酒精性肝硬化BMI水平为21.67±3.45,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23.56±5.97(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SGA评分发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5.6%,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64.8%(P<0.05),存在营养风险发生率为78.9%,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67.0%(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存在营养不良,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具有更高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在临床上应注意甄别,并给予积极的干预。
- 史志红周晓班志芬
- 关键词: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营养风险
- 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对照组14例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比较2组患者住院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实验室数据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优先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是治疗高脂血症性重度胰腺炎的有效方法。
- 杨亚莉史志红许明策李波班志芬赵瑞敏高荣凯樊和明
- 关键词:血浆置换持续血液滤过胰腺炎高脂血症
- 三联疗法与维拉帕米合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许明策张卫中史志红高荣凯赵瑞敏
- 关键词:维拉帕米幽门螺杆菌细菌耐药十二指肠
- 以数字模型对中药药效进行综合评价的意义和思考被引量:9
- 2002年
- 随着我国加入WTO,如何使中药在全世界得以推广使用,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与西药相比,中药本身存在某些弱点(如:作用机理不明确、质量难控、量效关系复杂及在单个指标上药效强度不如西药等)应该为中药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负一定的责任。但是随着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我们也看到了中药在治疗疾病上的优势,这些优势也是西药在现阶段很难实现的,比如:具有丰富的多效性,表现出双向调节的作用,在某些药效中有不反弹不耐受的特点,副作用较弱,适合弱势群体等。因此,在正视中药的弱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优点,其中,如何对其药效进行科学的评价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当前文献报道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中药的多项药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涉及的模型有最简单的加减乘除,也有矩阵法及模糊数学的应用,在评价参数的选择上同样也是多种多样。尽管这些评价方法所涉及的模型源于西医观点,其方法还不完善,但它们给予我们如何按中医观点对中药药效进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探索的方向。
- 赵玉男邢东明丁怡杜力军史志红孙虹
- 关键词:数学模型中药药效综合评价
- 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微生态制剂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照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
- 杨亚莉史志红许明策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微生态制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 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研究食管静脉曲张在无痛胃镜下进行套扎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182例肝硬化患者,共进行267例次内镜下套扎治疗,将其分成2组,其中普通内镜组115例次,无痛胃镜组152例次,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中出血情况,术后调查患者对内镜下套扎治疗的耐受情况及医师对手术的满意度,无痛胃镜组观察术前及术后7天的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下降9.5%(P<0.01),舒张压下降15.3%(P<0.01),均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普通胃镜组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升高10.5%(P<0.01),舒张压升高13.45%(P<0.01),亦为一过性,术后即恢复;两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操作医师对食管蠕动及视野满意度无痛胃镜组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P<0.01)。结论食管静脉套扎术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是一种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
- 杨亚莉史志红许明策李波班志芬赵瑞敏高荣凯樊和明
- 关键词:无痛胃镜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分期、细胞分化和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分期、细胞分化和病理组织类型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100例患者Hp感染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Hp感染14C-尿素呼吸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检测值和乙肝病毒DNA拷贝量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Hp阳性率在病理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侵袭性和临床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感染与乙肝病毒感染、AFP含量均呈正相关(r=0.152,P=0.026;r=0.806,P=0.018)。结论 Hp感染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和病理组织类型有关。
- 史志红周晓班志芬
- 关键词:细胞分化肿瘤分期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对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致病作用的观察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肝硬化(L C)患者胃粘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 接受内镜检查的L C患者2 0 4例,非L C患者2 36例。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 Starry染色诊断Hp感染。结果 L C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Hp感染率分别为30 .6 9%和4 2 .4 2 % ,与L C无胃粘膜病变者(36 .14 % )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 5 ) ;L C患者Hp感染率(34.31% )低于非L C患者(48.31% ,P<0 .0 1)。结论 Hp感染不是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
- 史志红张卫中许明策
- 关键词:肝硬化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