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建平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调强
  • 3篇放疗
  • 2篇适形
  • 2篇晚期
  • 2篇腺癌
  • 2篇局部晚期
  • 2篇放射性
  • 2篇肺癌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相关基因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调强放疗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预后
  • 1篇预后模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中枢神...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7篇史建平
  • 6篇邹中华
  • 5篇吴锦昌
  • 3篇包睿康
  • 3篇薛景
  • 3篇周俊东
  • 2篇陈杰
  • 2篇朱忻
  • 1篇包瑞康
  • 1篇胡睿
  • 1篇朱国培
  • 1篇吴传峰
  • 1篇周莉钧
  • 1篇孟优
  • 1篇黄敏
  • 1篇周华
  • 1篇张兴利
  • 1篇李颖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转移性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63例,随机分组,治疗组(加用复方皂矾丸)32例,对照组31例;观察两组外周血的变化及CRP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发生率、CRP升高比率和放疗中断率分别为18.75%(6/32)、15.6%(5/32)、18.75%(6/32)、9.35%(3/32),对照组为67.7%(21/31)、45.2%(14/31)、67.7%(21/31)、35%(11/3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皂矾丸在鼻咽癌放疗中有明显的骨髓保护功能,能有效地减少因WBC、PLT下降或口腔黏膜炎症引起的放疗中断,对病程预后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史建平薛景包睿康邹中华吴锦昌
关键词:鼻咽癌复方皂矾丸骨髓CRP放疗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外照射治疗肺癌的有效性。方法建立C57BL/6小鼠Lewis肺癌(LLC)实体瘤模型后,按完全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单纯^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内放疗组、单纯外放疗组(15Gy)、^125I粒子组织问植入联合外放疗(^125I+外放疗8Gy)组,每组6只小鼠。分组处理后每3天测量肿瘤体积,15d后处死小鼠并测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行SNK法q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纯内放疗组、单纯外放疗组(15Gy)及联合放疗组(^125I粒子+外放疗8Gy)LLC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q=11.06,17.13,16.31,P均〈0.05),单纯外放疗组与联合放疗组最明显(抑瘤率分别为50.9%、48.4%),虽目前两者瘤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0,P〉0.05),但联合放疗组抑瘤率高于单纯内放疗组(48.4%与28.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4组小鼠肿瘤MVD值分别为(23.33±4.84)、(17.50±3.67)、(11.83±2.14)、(12.67±3.39)个微血管/高倍视野(×200),单纯内放疗组的MVD值低于对照组,且高于联合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92和3.25,P均〈0.05),而联合放疗组与单纯外放疗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7,P〉0.05)。结论放疗可通过降低肿瘤MVD值,减少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在达到相同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的情况下,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照射可有效减少外照射剂量,使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吸收剂量减低。
张兴利陈杰史建平吴传峰周俊东周华黄敏吴锦昌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小鼠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和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情况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8年诊断为PCNSL的15例患者,患者分别接受了手术、化疗、全脑放疗(WBRT)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岁(范围35~88岁).CD10,Bcl6,MUM1,Bcl2和MYC的蛋白表达分别占0%,57.1%,57.1%,100%和33.3%,有1例生发中心B细胞(GCB)和2例双重表达(MYC+/Bcl2+)淋巴瘤.12例患者为多发性脑病变.分别有7例,4例和3例患者接受了一线WBRT,二线WBRT和手术后巩固WBRT的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40.0个月,2年生存率为53.3%.与OS相关的因素是WBRT参与的时机(P=0.013).结论影响PCNSL治疗结果的因素是治疗方案.
朱忻高敏洁邹中华包睿康陈杰史建平周俊东吴锦昌薛景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全脑放疗
前程适形+后程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前程适形+后程放射治疗(IMR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行1—2个周期顺铂+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后,分别行前程适形+后程IMRT(A组)及全程IMRT(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肿瘤靶体积(GTV)、临床靶体积、危及器官计划体积(PRV)剂量。结果两组1a肿瘤局控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枕部0—1度不良反应轻于B组。A组颈部淋巴结靶区平均GIN明显低于治疗前,PRV剂量(小脑)明显低于B组(P均〈0.05);前程行10次适形放疗的适形度指数好于行16次放疗者,CTV1、CTV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前程适形+后程IMRT的疗效优于全程TMRI,且以10次适形放疗最佳。
史建平薛景包瑞康邹中华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
非共面野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非共面野调强技术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受照剂量和体积的影响。方法:选取7例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采用共面野和非共面野调强技术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肺、脊髓和心脏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非共面野调强计划相对于共面调强计划而言,可在不影响靶区剂量分布的情况下,明显降低肺V5、V10和V20的体积百分比,而对肺V30、V50、脊髓和心脏剂量的分布无影响。结论:在局部晚期肺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非共面野调强可能在减少肺组织的受照剂量,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危险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周俊东朱忻史建平包睿康邹中华吴锦昌胡睿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性肺炎
乳腺癌代谢相关基因识别与预后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预后价值。方法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中获取代谢相关基因。EdgeR软件包用于鉴定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乳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单变量Cox和Lasso-penalized Cox回归分析建立预后模型。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建立有效的预测模型。利用列线图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定量实时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关键基因表达。结果在乳腺癌中鉴定出与代谢相关的178个DEGs,并构建了一个包含14个基因的预后模型。在TCGA预后模型和GEO验证模型中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结果显示高风险组预后较差,进一步验证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乳腺癌组织中TSTA3、MTHFD2、P4HA1和SEPHS2表达上调(均P<0.001),INPP1表达下调(P=0.026)。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与乳腺癌代谢基因相关的预后评估模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该模型有助于更精准地评估不同患者对于代谢相关治疗的反应性,预测抗肿瘤疗效,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练炼孟优王莹韩泽鑫李颖史建平邹中华王文杰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模型
腮腺癌术后不同放疗计划剂量学的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腮腺癌靶区位于头部的一侧,形状凹形,用何种照射方法可以更有效的使靶区剂量均匀及保护危及的器官,是目前讨论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比较采用二维常规、三维适形、正向和逆向调强放疗技术对腮腺癌术后靶区进行放疗计划设计,重点分析比较调强技术在保护正常器官和改善靶区适形度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比较5种腮腺癌术后靶区照射技术,包括二野对穿照射(2F-2D)、二维电子线+X线混合照射(X+E)、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正向多子野调强放疗(multi-segment radiotherapy, MSRT)照射。随机选择8例腮腺癌术后患者,为每位患者设计上述5种照射技术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60 Gy,2 Gy/次,共30次。分别比较这5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靶区剂量均匀度以及正常器官受照剂量,同时比较2种调强技术放疗计划时间和实施治疗时间。结果:在靶区覆盖方面,3DCRT的V95%和适形指数(CI)(97.5%和0.78)明显优于二维照射(77.9%和0.45)(P<0.01),但劣于IMRT(99.1%和0.85)和MSRT(99.7%和0.81)(P<0.01);两调强技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MSRT的实施时间(平均治疗时间5 min)明显短于IMRT(平均治疗时间15 min)。在正常器官保护方面,脑干、脊髓和对侧腮腺的受照剂量,IMRT(19.4、28.1和8.5 Gy)和MSRT(17.0、28.0和0.8 Gy)优于3DCRT(25.4、37.7和1.8 Gy)更优于二维(51.7、58.8和54.6 Gy),但同侧中耳、眼球、眼晶体和下颌骨的受照剂量5种计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3DCRT、MSRT和IMRT技术无论从靶区覆盖还是对正常器官保护方面均优于二维照射技术,而调强计划(包括IMRT和MSRT)优于3DCRT计划,但MSRT在靶区覆盖、正常器官的保护上与IMR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计划的执行效率优于IMRT技术。
邹中华史建平吴锦昌周莉钧朱国培
关键词:腮腺癌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