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卓莉

作品数:42 被引量:1,04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城市
  • 7篇遥感
  • 4篇城市化
  • 3篇定标
  • 3篇遗传算法
  • 3篇中国城
  • 3篇中国城市化
  • 3篇土地利用
  • 3篇辐射定标
  • 3篇GIS
  • 2篇短信
  • 2篇遥感数据
  • 2篇灾害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生态
  • 2篇水稻
  • 2篇能源
  • 2篇网络
  • 2篇垃圾短信

机构

  • 32篇中山大学
  • 16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广州大学
  • 2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约翰霍普金斯...

作者

  • 42篇卓莉
  • 12篇王芳
  • 10篇陈晋
  • 9篇史培军
  • 8篇黎夏
  • 6篇陶海燕
  • 4篇陶海燕
  • 4篇周涛
  • 4篇夏丽华
  • 4篇郑璟
  • 4篇冯艳芬
  • 4篇艾彬
  • 3篇钱峻屏
  • 3篇何春阳
  • 3篇陈健飞
  • 2篇叶涛
  • 2篇李京
  • 2篇李秋萍
  • 2篇辜智慧
  • 2篇潘耀忠

传媒

  • 7篇地理学报
  • 4篇热带地理
  • 3篇地理研究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遥感技术与应...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2篇遥感学报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2013年中...
  • 1篇中国灾害防御...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零膨胀贝叶斯时空建模的精细尺度伪基站垃圾短信分析方法
2022年
伪基站垃圾短信活动存在显著的时空自相关和异质性现象,采用时空分析方法可以精准把握伪基站的移动规律和行为模式,为相关部门综合施策、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然而,精细尺度下垃圾短信数据集中过多零数据导致的零膨胀问题,使当前的时空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为此,本文以2017年2月23日至2017年4月26日北京市色情服务类垃圾短信数据为例,构建零膨胀贝叶斯时空模型,不仅可以解决零膨胀问题,而且可以综合分析伪基站的空间、时间、时空效应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以识别伪基站活动的相对风险高值区、探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数据集中零值占比高达83.46%的情况下,基于零膨胀泊松分布的贝叶斯时空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色情服务类垃圾短信空间上的高风险区域主要聚集在北京市主城区的东部,风险值最高的区域属于朝阳区;周四、五、六风险趋势会相对增加,且18:00至次日02:00为高发时期;伪基站一般18:00从主城区的西南部开始向东北方向移动,凌晨01:00聚集在朝阳区西北部区域;商务住宅与住宿服务类城市环境与垃圾短信呈正相关,餐饮服务与派出所类城市环境呈负相关。研究表明,零膨胀贝叶斯时空模型为精细尺度的伪基站垃圾短信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有效整合多个时间截面的分析数据、充分考虑伪基站的时空关系和外部影响因素并解决数据中存在零过多现象的方法,为发展和验证伪基站的环境犯罪学理论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史雨飞陶海燕卓莉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及其在地表沉降中的应用与展望被引量:3
2007年
阐述了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的基本原理,概括了国内外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D-InSAR模型,针对长时间序列的城市地表沉降监测,应用较多的是基于相干点目标选择,相关的技术包括PSI、SBAS、CRT、CTA。通过多景数据的套合达到消除大气误差相位的目的。进一步总结了相关D-InSAR技术在地表沉降方面的应用进展。相关研究表明,D-InSAR技术能够应用于城市地表沉降监测,并且能够达到较高精度,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处理流程。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监测的时间尺度也在不断扩大、进一步拓展D-InSAR的试验区域。多种数据的结合和补充、方法的有效结合以及与传统的GPS、水准仪测量方法的结合是今后进一步关注的焦点和研究重点。
艾彬黎夏卓莉钱峻屏
关键词:地表沉降差分干涉城市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统计数据的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空间过程重建研究被引量:126
2006年
中国大陆目前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的城镇用地面积统计数据缺乏足够的空间信息,难以满足大尺度城市化空间格局和变化过程研究的需要.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以现有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快速恢复和提取中国大陆城镇用地空间信息,弥补现有统计资料不足的新方法.进而以该方法为基础,利用1992,1996和1998年的3期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重建了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化空间过程.利用统计数据对该方法提取结果的面积总量评估表明,二者在全中国大陆尺度上的面积相对误差在1992年小于2%,1996年和1998年则均小于1%,在省级尺度,相对误差最大的省份也没有超过10%,大部分省份的相对误差小于3%.同时利用高分辨率LandsatTM数据对该方法提取结果的城市空间格局特征分析也表明,利用DMSP/OLS提取的城市格局特征与LandsatTM提取的城市格局特征基本上是吻合的,两者的相似程度在80%左右.这说明利用该方法重建的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城市空间过程,基本上可以反映当时中国大陆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大陆宏观城市空间格局和变化过程研究提供帮助.
何春阳史培军李景刚陈晋潘耀忠李京卓莉一之瀬俊明
基于DMSP/OLS非辐射定标夜间灯光强度数据的中国城市化信息提取研究
城市化研究是当今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时快速地获取城市化相关信息,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基础信息,无论对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化问题的研究,还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卓莉
关键词:GIS遥感图像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城市植被胁迫评价被引量:15
2007年
快速获取城市植被的胁迫状态,不仅对城市植被健康状况的维护,而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受胁迫植被的生理特征和光谱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星载高光谱Hyperion数据,计算出与胁迫相关的14种高光谱植被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城市植被胁迫强度分类器,对城市植被的胁迫强度进行了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商住区的植被受胁迫程度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和郊区;植被的受胁迫现象在大块绿地外围呈环状分布;构建的植被胁迫强度分类器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植被受胁迫的强度信息,可为大面积城市植被胁迫监测提供一种较为可靠而快捷的方法.
王芳黎夏卓莉夏丽华钱峻屏艾彬
关键词:HYPERIONBP神经网络
社区居住环境的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社区作为城市内部空间尺度单元之一,作为人类的活动中心,居住环境备受人们关注,因此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目前城市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GIS、空间数据探索性分析和网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外环以内131个街镇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居住环境的空间格局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社区居住环境是不同因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应地表现出局部的差异性和整体上的趋同性。并从空间联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研究区各个社区在空间上布局和规划的方案。
艾彬徐建华黎夏卓莉
关键词:GIS网格计算居住环境
基于高光谱特征选择和RBFNN的城市植被胁迫程度监测被引量:11
2008年
以Hyperion星载高光谱数据为例,基于指数提取-特征选择-分类识别-模式分析的思路,分析广州市的城市植被胁迫状况。提取与胁迫相关的高光谱植被指数,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滤除相关性很高的植被指数,利用选取的特征应用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城市的植被胁迫程度进行分类,对广州市受胁迫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运用特征选取和RBF神经网络可以较好的区分城市植被受胁迫的程度;城市植被受胁迫的程度与城市交通污染、人为干扰相关性比较大;受胁迫植被的强度分布呈现从城市中心向外的梯度变化,在大块绿地外围呈环状分布。
王芳卓莉黎夏夏丽华
关键词:城市HYPERIONRBF神经网络
湖南省单、双季稻识别与生育期提取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基于MODIS数据,构建并分析了湖南省典型地物的植被指数及地表水分指数的时序曲线,利用分类回归树区分单、双季稻像元,并使用转折点法和最大变化斜率法提取双季稻的主要生育期。结果表明,湖南省内双季稻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区、湘江流域株洲以下、衡阳以上河段的干流及各级支流周边的平原区,以及永州、郴州境内阳明山和南岭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单季稻主要分布在双季稻种植区外围,湘西州、怀化市等地的山间谷地也有种植。双季稻生育期在空间上保持了较好的相对一致性。洞庭湖以南平原区以及湘南山地丘陵区的各阶段生育期均早于省内其他地区,而洞庭湖区东北部、娄底、邵阳等地则相对滞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单、双季稻及生育期的分布都较为破碎,且空间镶嵌程度较高。上述结论可为后续开展湖南省水稻自然灾害与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提供支持。
王尧卓莉易沵泺叶涛
关键词:水稻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GIS的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以遥感和GIS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主线,主要开展以下3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预处理及其在城市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2)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在草原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3)元胞自动机在地质灾害现象...
卓莉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GIS遥感数据
文献传递
广东省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分析——模糊数学方法被引量:13
2010年
给出了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定义,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提供了计算台风暴潮灾害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评估模式,进而探讨了脆弱性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将其应用于广东省台风暴潮灾害的脆弱性评估,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综合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对台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张俊香卓莉刘旭拢
关键词:台风暴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