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励申申

作品数:18 被引量:22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暴雨
  • 7篇台风
  • 7篇降水
  • 4篇梅雨
  • 3篇登陆台风
  • 3篇中尺度
  • 3篇梅雨锋
  • 2篇条件性对称不...
  • 2篇梅雨锋暴雨
  • 2篇环流
  • 2篇降水强度
  • 2篇海温
  • 2篇暴雨过程
  • 1篇带通
  • 1篇带通滤波
  • 1篇低频振荡
  • 1篇低涡
  • 1篇低涡结构
  • 1篇东太平洋
  • 1篇动能收支

机构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广西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8篇励申申
  • 16篇寿绍文
  • 2篇王信
  • 1篇张诚忠
  • 1篇唐镭
  • 1篇彭广
  • 1篇林开平
  • 1篇陈博杰
  • 1篇刘宣飞
  • 1篇白杨
  • 1篇赵忠明
  • 1篇寿亦萱
  • 1篇张颖超
  • 1篇范可

传媒

  • 1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篇气象科学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带偶极型对流活动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被引量:2
2000年
采用 1 979~ 1 994年 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和 OL R资料 ,研究了热带对流的变化特征 ,讨论了热带对流年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关联。指出 :夏季热带对流存在以西太平洋暖池附近和赤道中太平洋附近为中心的年际变化方差大值区 ,且这两个中心的对流变化呈偶极型反位相振荡 ,这种偶极型对流活动与东亚夏季风有密切关系。当暖池附近对流偏强 (弱 ) ,赤道中太平洋附近对流偏弱 (强 )时 ,东亚夏季风偏强 (弱 ) ,雨带偏北 (南 ) ,长江流域少 (多 )雨。进一步分析表明 :热带偶极型对流活动主要与东亚热带外地区的正压型大气环流异常相联系 ,而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大气环流主要表现为斜压型异常。
刘宣飞励申申唐镭
关键词:热带对流大气环流
厄·尼诺对我国台风降水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指出厄·尼诺翌年夏季西太平洋台风发生偏少,高频区位置偏西;台风登陆我国机率较高,我国境内台风降水量明显偏多。
励申申
关键词:台风降水
梅雨锋中尺度切变线雨带的动力结构分析被引量:30
2001年
利用密集的地面观测网资料以及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产品 ,分析了 1 991年 7月 8~ 9日江淮地区梅雨锋中尺度切变线雨带的中尺度动力结构。发现沿切变线走向有一条中尺度涡管 ,位于对流层中低层 ,高度呈波状起伏。波峰处有较强经向环流 ,强降水位于波峰附近的经向垂直环流之下。降水强度与涡管强度密切相关 ,涡管增强时降水增强。涡管强度与中低空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有关。
寿绍文励申申张诚忠范可
关键词:梅雨锋中尺度切变线条件性对称不稳定降水强度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被引量:57
2000年
对赤道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暖池海温与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作功率谱分析和相关分析 .指出秋冬季增暖的厄尔尼诺事件对应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多 ,春夏季开始发展的 EN-SO事件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偏少 .对两种在不同季节增暖的 ENSO事件对应的异常流场特征及其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用 1 991年和 1 994年实例作对比分析 .不同季节增暖的 ENSO事件在太平洋热带地区环流调整的不同阶段可能是影响夏季风活动和东亚夏季天气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 .
励申申寿绍文
关键词:江淮流域夏季降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旱涝
台风区和外围暴雨区的旋转风、散度风动能收支被引量:5
1997年
用完全的散度风(vD)和旋转风(vR)动能收支方程对8116台风和8407台风以及8116台风与其外围暴雨区的关系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台风区的有效位能通过散度风动能(KD)转换为旋转风动能(KR)。台风向区域外部输出动能,在暴雨区上空通过涡度、散度场相互作用的转换机制由KR向KD转换,散度风加大触发对流发展产生暴雨。
励申申寿绍文
关键词:台风暴雨动能收支散度风
登陆台风与其外围暴雨的相互作用被引量:31
1992年
本文对8116号登陆台风及其环境和外围暴雨区分别作了动能平衡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动能制造是三个区域动能平衡的主要能源,动能水平辐散和摩擦消耗则是主要能汇。在台风登陆减弱过程中,暴雨区的动能增加。台风区上层动能水平辐散呈显著的不对称型。台风右侧次天气尺度强风带起了向暴雨区输送动能使暴雨得到发展的作用。暴雨发生后,通过暴雨区北界向环境输送动能,于是,台风辐散的动能通过暴雨区最后输送给环境。这种动能传递过程可能是台风与环境大气相互作用引起台风衰减的机制之一。
励申申寿绍文王信
关键词:登陆台风相互作用
台风降水及副高活动对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响应
1991年
本文对东太平洋海温异常(SSTA)与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及中国夏季台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前期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时,我国夏季台风降水量呈“南多北少”,反之,则是“北多南少”。台风降水量分布型对SSTA的这种关系,可认为是厄尔尼诺事件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化,从而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和台风发生源地及移动路径的结果。
励申申寿绍文陈博杰李新东
关键词:降水台风海温
登陆台风动能平衡和转换的诊断被引量:3
1994年
对一次登陆台风及其外围暴雨和环境的动能平衡以及天气尺反动能与一尺度扰动动能的转换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摩擦消耗和动能的水一输出是台风的主要能汇。台风消亡期间,外围暴雨区动能增大,动能制造项G_k是暴雨区的主要能源。G_k的增大可能与天气尺度动能转换成中尺度扰动引起暴雨的发展相联系。
寿绍文励申申王信
关键词:登陆台风台风
暴雨低涡结构、成因及移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1990年
中尺度暴雨低涡主要位于800—700百帕等压面上,中心位于西南风和东北风急流之间,下方为反气旋环流,上方对流层高层亦为反气旋环流。低涡中心为下沉区,外围为上升带。暴雨低涡中心具有向着扰动场上的不稳定区移动的明显的倾向性。
寿绍文励申申王信
关键词:暴雨低涡
1991年梅雨锋暴雨与锋生环流的诊断分析被引量:14
1996年
利用原始方程模式锋生环流诊断方程对1991年7月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锋面横向次级环流在低层是一个热力正环流,低空急流出口区的次级环流使锋面附近的上升运动得到加强;100hPa青藏高压东侧的偏北风与中层的偏南风耦合形成对流层上层的反环流叠加在锋面横向环流上形成深厚的上升气流区是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西风急流出口区的横向环流对暴雨的加强有间接贡献。
励申申寿绍文潘宁
关键词:梅雨锋暴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