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迢迢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工作记忆
  • 4篇海马
  • 3篇神经元
  • 3篇皮层
  • 3篇前额
  • 3篇前额叶
  • 3篇前额叶皮层
  • 3篇额叶
  • 3篇额叶皮层
  • 2篇信息熵
  • 2篇实验室
  • 2篇小鼠
  • 2篇脑片
  • 2篇海马脑片
  • 2篇安全管理
  • 2篇CA1区
  • 2篇大鼠前额叶皮...
  • 1篇蛋白
  • 1篇地形图
  • 1篇电活动

机构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神经病...

作者

  • 13篇刘迢迢
  • 8篇田心
  • 3篇白文文
  • 2篇刘爱丽
  • 1篇谭涛
  • 1篇乔嘉琪
  • 1篇陶华英
  • 1篇司家瑞
  • 1篇郑旭媛
  • 1篇陈小佳
  • 1篇孙洋
  • 1篇黎小沛
  • 1篇张丹
  • 1篇郑小波

传媒

  • 3篇国际生物医学...
  • 2篇生理学报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探析被引量:6
2017年
科研实验室是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进行科学实验、创造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实验员在实验室课题组长(Principal Investigator,PI)的领导下,开展科研活动,管理科研实验室,为科研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天津医科大学医学神经工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经验,从实验室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实验用品管理和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方面探析科研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刘迢迢
关键词:实验员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实验室文化
健康人工作记忆脑电theta网络因果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计算健康受试者工作记忆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网络的因果流,为研究工作记忆大脑信息传递机制提供支持。方法实验数据为18名健康受试者在300次视觉工作记忆的32通道EEGs。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工作记忆时EEGs在各个频段的能量密度,选取能量密度最大的频段为工作记忆的特征频段。计算EEGs特征频段分量之间的因果连接强度DTF,构建因果网络,在计算网络每个节点的DTF加权因果流的基础上,计算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4个脑区的(节点)平均因果流,研究工作记忆脑区之间的信息传递特征。结果工作记忆EEGs在theta频段的能量密度最大(911±15μV^2/Hz)。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脑区的平均因果流:额叶为0.0033±0.0002,顶叶为0.0005±0.0003,枕叶为-0.0022±0.0004,颞叶为-0.0051±0.0003。结论 theta频段是工作记忆EEGs的特征频段。工作记忆EEGs的theta网络因果源在额叶,因果汇在颞叶和枕叶,提示工作记忆各个脑区的信息传递是从额叶流到颞叶和枕叶。
窦萌萌田心张丹刘迢迢郑旭媛
关键词:工作记忆脑电因果网络脑区
工作记忆障碍Gamma振荡缺失的脑网络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也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能力下降,不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健康,还给患者的家庭以致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老年化...
刘迢迢
关键词:工作记忆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发病机制
文献传递
快速老化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神经元放电特征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对记忆脑区海马CA1神经元电活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脑片和细胞外记录技术,记录快速老化(sAM.P/8)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在海马脑片CA1区的锥体神经元自发放电序列,通过计算2组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和神经元放电间隔(ISI)研究快速老化对海马CA1区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结果快速老化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为(1.052±0.364)Hz(样本数n1=14),正常对照组为4.416+1.306Hz(样本数n1=22),前者比后者显著降低(P〈0.05);快速老化组ISI≥1s,占80.5%,正常对照组ISI均≤1S,其中95.6%≤0.5S,前者比后者显著延长。结论快速老化组小鼠海马脑片CA1区神经元的发放频率降低,ISI延长。提示快速老化对小鼠海马区神经元兴奋性电活动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郑小波刘迢迢田心
关键词:海马脑片
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神经电活动相关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神经信息相关分析方法,涉及神经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研究两种不同模态信息:神经元集群发放spike和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LFP)的非线性时空整合特点。应用多通道...
白文文刘迢迢田心
文献传递
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的频谱相干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
目的:大脑不同模态神经信号的相互协同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是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研究大鼠在工作记忆任务中,工作记忆责任脑区(前额叶皮层)检测到的两类不同模态的多通道神经信号:连续时间序列形式...
刘迢迢
关键词:前额叶皮层神经生理学
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的频谱相干对工作记忆事件的编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基于大鼠前额叶皮层多通道局部场电位和锋电位的频谱相干编码,研究不同模态的神经信号如何相互协同编码工作记忆行为事件。方法应用Cerebus多通道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大鼠Y迷宫工作记忆行为事件中在体前额叶皮层上同时记录的2类不同模态的多通道神经信号:连续的多通道局部场电位(LFPs)和离散的多通道锋电位(Spikes)。利用短时傅里叶(STTF)计算多通道LFPs的功率谱密度(PSD)。发展和应用Multitaper频谱相干编码方法,选取窗口500ms,移动步长125ms计算行为事件参考点前后5s共10s时间长度的多通道LFPs-Spikes的频谱相干值。结果2只大鼠各10次实验结果在第2-4秒、0.3~15Hz的频谱相干值(0.6524±0.0197)与其他时间和频率频谱相干值(0.3214±0.0164)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在Y迷宫工作记忆行为事件中的多通道LFPs-Spikes协同编码并预测了该工作记忆行为事件。
刘迢迢白文文孙洋田心
关键词:工作记忆
高协同纳米递药系统经鼻给药对淀粉样前体蛋白与早老素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协同纳米递药系统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阿尔茨海默病(AD)APP/PS1转基因小鼠100只为实验组,并随机分为氯碘羟喹组22只、多奈哌齐组22只、空颗粒组21只、联合给药组25只、AD模型组10只,前4组采用高协同纳米递药系统经鼻分别给予氯碘羟喹、多奈哌齐、空纳米颗粒、多奈哌齐联合氯碘羟喹,AD模型组无任何干预措施;另选取同月龄C57野生型小鼠20只为对照组。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给药前第1~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P<0.01);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8.0±8.0)%vs(22.0±12.0)%,P<0.05]。与AD模型组比较,联合给药组第1、2、4、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联合给药组、多奈哌齐组和氯碘羟喹组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明显升高(P<0.05,P<0.01)。联合给药组额区和颞区θ频带明显低于AD模型组,α+β频带明显高于AD模型组(P<0.05,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联合给药组海马Aβ沉积最少,其次为氯碘羟喹组,均较AD模型组减少。联合给药组海马AchE和Aβ表达低于其他4组。结论高协同纳米递药系统经鼻联合给予多奈哌齐、氯碘羟喹均能一定程度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相应组织状态。该系统可能成为治疗AD的新型给药方式。
牟苇杭杨慧云刘迢迢陶华英
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I_A和I_K在出生后早期的变化被引量:3
2013年
大脑快速发育期(brain growth spurt,BGS)是神经元生长、突触连接的关键时期;电压门控性K+通道是维持细胞兴奋性和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通道。本文旨在探究BGS期内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K+通道电流及其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变化,以期找出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K+通道发育的关键期。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出生后0~4周大鼠海马CA1区脑片上的锥体神经元全细胞电压门控性K+通道电流及其通道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在测试电压为+90mV下,以出生后0周为参照,出生后1~4周的瞬时外向K+通道电流(IA)的最大电流密度的增幅分别为(16.14±0.51)%、(81.73±10.71)%、(106.72±5.29)%、(134.58±8.81)%(n=10,P<0.05);延迟整流K+通道电流(IK)的最大电流密度增幅分别为(16.75±3.88)%、(134.01±2.85)%、(180.56±8.49)%、(194.5±8.53)%(n=10,P<0.05),显示K+通道电流密度于1~2周增幅最大;IA的激活曲线向左移,半数激活电压随周龄增加逐渐减小,分别为14.67±0.75、13.46±0.64、8.39±0.87、4.60±0.96、0.54±0.92(mV,n=10,P<0.05);IK的激活曲线向左移,半数激活电压随周龄增加逐渐减小,分别为8.94±0.85、6.65±0.89、0.47±1.15、1.80±0.89、8.56±1.08(mV,n=10,P<0.05)。IA的失活曲线向左移,0周龄与1周龄之间的半数失活电压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出生后1~4周随周龄增加半数失活电压逐渐减小(P<0.05),分别为45.68±1.26、46.81±0.78、48.64±0.81、51.96±1.02、58.31±1.35(mV,n=10)。以上结果表明,随着鼠龄的增加,IA和IK电流密度逐渐增加,电压门控性K+通道半数激活、失活电压降低,尤其是出生后1周至2周变化明显,上述变化与海马神经元的逐渐发育成熟及其功能的完善有关。
陈小佳谭涛刘迢迢田心
关键词:海马脑片
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Na^+通道在出生后早期发育的变化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探索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电压门控性Na+通道发育的关键期,本研究采用膜片钳技术,分别对急性分离的出生后0周、1周、2周、3周、4周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结果显示,随着大鼠出生后周龄的增大,Na+通道的最大电流密度逐渐增大,出生后1~4周相对于出生后0周的最大电流密度的增幅分别为(42.76±4.91)%、(146.80±7.63)%、(208.79±5.28)%、(253.72±5.74)%(n=10,P<0.05),出生后1周与2周之间的增幅最为显著;Na+通道的稳态激活曲线向左移动,出生后0~2周的半数激活电压逐渐减小,分别为39.06±0.65、43.41±0.52、48.29±0.45(mV,n=10,P<0.05),出生后2~4周的半数激活电压变化不大,出生后0~4周的斜率因子没有显著变化;Na+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及半数失活电压没有显著变化,但出生后1~2周斜率因子减小,分别为5.77±0.56、4.42±0.43(n=10,P<0.05),出生后0~1周、2~4周之间的斜率因子没有明显变化;Na+通道失活后恢复曲线左移,出生后1~3周的恢复时间常数逐渐减小,分别为8.30±0.24、7.15±0.21、6.18±0.25(ms,n=10,P<0.05),而出生后0~1周、3~4周之间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出生后的发育,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动作电位发生变化,超射值与最大上升速率增大,阈值降低,与Na+电流的变化一致。结果提示,出生后1~2周可能是电压门控性Na+通道发育的关键期,此期间Na+通道分布显著增加,激活曲线左移,失活速度变快,失活后恢复的时间缩短。
乔嘉琪刘爱丽刘迢迢田心
关键词:发育动作电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