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春

作品数:25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血管
  • 11篇细胞
  • 10篇低切应力
  • 10篇切应力
  • 9篇平滑肌
  • 8篇体外
  • 8篇体外培养
  • 8篇平滑肌细胞
  • 8篇肌细胞
  • 6篇动脉
  • 5篇血管平滑肌
  • 5篇血管平滑肌细...
  • 4篇窦房
  • 4篇窦房结
  • 4篇解剖学
  • 3篇血管重建
  • 3篇祖细胞
  • 3篇骨髓
  • 3篇分化
  • 3篇C-MYC表...

机构

  • 25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沭阳县中医院

作者

  • 25篇刘艳春
  • 12篇姜宗来
  • 11篇刘波
  • 10篇张传森
  • 8篇张喜
  • 7篇张炎
  • 6篇李玉泉
  • 6篇杨向群
  • 4篇纪荣明
  • 3篇熊绍虎
  • 3篇蒋尔鹏
  • 3篇党瑞山
  • 3篇温昱
  • 3篇张峰
  • 2篇严志强
  • 2篇周瑾
  • 2篇刘芳
  • 2篇叶勇
  • 2篇孙瑜
  • 2篇申晓军

传媒

  • 6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学报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2篇第七届全国生...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第六届全国组...
  • 1篇21世纪医学...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分化为窦房结细胞
目前生物心脏起搏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度表达起搏基因和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移植两种策略,但是基因的安全性和短期表达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生物起搏治疗中的应用.理想的策略应该是,通过微环境的控制转变干细胞为起搏细胞进行生物起搏治疗....
张喜张传森刘艳春杨向群李玉泉
关键词:分化机制窦房结细胞
RNA干涉干扰素调节因子-1和CD74可抑制因高糖所致自发高血压大鼠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
2010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iRNA下调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CD74表达对高糖所致自发高血压大鼠源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的影响.方法:合成特异性IRF-1及CD74的RNA干扰片段,并将其插入载体pGSsi-U6/Neo/GFP以构建重组载体.借助Lipofectmine2000,将重组载体转染自发高血压大鼠源大血管平滑肌细胞,然后将细胞置于高糖环境培养.细胞计数、MTT法及PCNA表达以检测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携带特异性干扰IRF-1和CD74片段的重组质粒,经Lipofectmine2000转染后,分别见88.9%和80.5%的平滑肌细胞显示绿色荧光.与对照组相比,RNA干扰后,CD74和IRF-1的表达降至9.2%和4.2%.CD74和IRF-1表达的缺失导致细胞活力和PCNA表达的显著下调.MTT法的结果显示,IRF-1干扰引起平滑肌细胞OD的限制下降,但类似的结果在CD74干扰组中未见.结论:上述结果提示IRF-1和CD74基因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或可作为该疾病的治疗靶点.
叶勇熊绍虎张喜刘艳春孙瑜杨向群张传森
关键词:RNA干涉CD74干扰素调节因子高糖
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动脉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切应力对完整血管的生物学作用。方法 应用一种新的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 ,控制定常流和压力 1 0 0mmHg,在低切应力条件下体外培养猪颈总动脉 1、4、7d采用BrdU免疫组织化学、TUNEL法、Hoechst 3 3 2 5 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低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而凋亡率则先上升后下降 ,其中凋亡率在低切应力作用 1d时达到高峰。结论 在低切应力条件下血管发生重建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增殖的同时还存在凋亡 。
刘艳春姜宗来刘波张峰张炎李玉泉
关键词:切应力器官培养血管重建平滑肌细胞
低切应力对体外培养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为了探讨切应力影响血管重建的机制,观察了低切应力对完整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将一段完整的猪颈总动脉在体外进行培养,控制血管内培养液为定常流, 压力为1.33×105 Pa,切应力分别为2 Pa(S20组)、0.5 Pa(S5组)和0 Pa(S0组),培养时间分别为1、6和24 h,采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的表达。结果显示,S20组仅有少量的表达,而S5组和S0组,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短时间(1 h)内即出现c-Fos和c-Myc表达增高,与S20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随后,c-Fos又很快降低(6 h),24 h时已降至基线水平,而c-Myc的表达则持续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且与c-Fos相反,1 h的表达低于6 h。结果表明,在低切应力作用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fos和c-myc基因被激活,调节转录,从而调节切应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而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刘艳春刘波张炎姜宗来
关键词:切应力C-FOSC-MYC
犬骨髓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诱导分化(英文)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犬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随培养时间延长其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向内皮细胞(ECs)分化能力。方法:免疫微珠分选方法纯化犬骨髓CD14+细胞,EGM-MV2条件培养基培养,于不同时间检测EPCs的生物学特性;将存活至8周的EPCs以分化培养基(M199+20%胎牛血清+VEGF)诱导培养,检测ECs表面标志的表达。结果:早期EPCs为分选后8代之前的EPC,体积略小,类圆形,60%融合时呈串珠样排列,表达CD133、CD14;晚期EPCs由表达VE-cadherin、KDR、CD14的早期EPCs分化而来,形态为多边形,分泌活动明显加强,表达CD133、VE-cadherin、CD14和KDR;诱导分化细胞呈鹅卵石样外观,表达Ⅷ因子、CD31。结论:犬骨髓EPCs随培养时间呈现不同生物学特性,早期EPCs不稳定,晚期EPCs显示出更稳定的生物学特性,能够分化为ECs,是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良好的种子细胞。
温昱李彬党瑞山张传森张喜刘艳春
关键词:骨髓内皮祖细胞细胞分化内皮细胞
低切应力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
切应力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影响血管的重建。研究低切应力对完整血管平滑肌细胞原癌基因蛋白c-Fos和c-Myc表达的影响,可以初步探讨切应力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调亡的机制。本文应用血管体外应力培养系统,将一段完...
姜宗来刘艳春刘波张峰张炎
文献传递
干扰素调节因子-1和CD74的表达变化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源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相关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借助体外模型验证IRF-1、CD74、CD36、GAP43、CYP2E1和TCA4基因表达变化是否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方法: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将其分别培养于含不同浓度葡萄糖(5.5、15、25、30mmol/L和35mmol/L)、波动糖中(25mmol/L和5.5mmol/L葡萄糖交替,每一浓度持续12h)以及持续高糖(25mmol/L)中,48h后运用半定量RT—PCR检测IRF-1、CD74、CD36、CYP2E1和TCA4的表达变化,SPSS分析基因变化与平滑肌增殖的相关性。结果:葡萄糖浓度低于30mmol/L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加速。持续高糖中培养平滑肌细胞自第6h起增殖明显。统计分析显示,CD74、IRF-1和GAP43的表达变化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存在相关性。结论:IRF-1和CD74参与调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叶勇熊绍虎张喜刘艳春孙瑜杨向群张传森
关键词:干扰素调节因子-1CD74增殖高糖
骨髓源性多能成体祖细胞向起搏细胞的诱导分化
生物心脏起搏器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热点问题。当前构建生物心脏起搏器主要包括基因转染、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化起搏、传导组织移植三种方法。基因转染普遍存在外源基因在体内缺乏长期稳定表达、难以有效调控等缺点。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化起搏...
刘艳春
关键词:生物起搏器窦房结
文献传递
犬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向平滑肌样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犬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MAPC)的体外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犬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的形态、生长情况,检测其表面标志,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APC的生长周期及特异表面标志表达率;并以分化培养基诱导培养,采用RT-PCR方法检测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OCT-4及分化细胞SM-MHC (smooth muscle cells-myosin heavy chain)表达;检测分化细胞有无平滑肌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结果:光镜下观察犬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体积偏大,长多角型,数个细长伪足,细胞核大,胞质丰富,细胞增殖能力旺盛;表达表面标志CD13和SSEA-1.不表达CD44、CD45、CD133和MHCⅡ;RT-PCR结果显示表达OCT-4。诱导分化后,分化细胞表达平滑肌细胞表面标志——α^- SMA、calponin、SM-MHC;RT-PCR结果显示表达SM-MHC。结论:体外成功培养犬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具有与文献报道类似的生物学特征;MAPC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温昱李彬党瑞山张传森张喜刘艳春李瑞
关键词: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细胞分化平滑肌样细胞
骨髓多能成体祖细胞分化为窦房结细胞
目前生物心脏起搏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度表达起搏基因和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移植两种策略,但是基因的安全性和短期表达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生物起搏治疗中的应用。理想的策略应该是,通过微环境的控制转变干细胞为起搏细胞进行生物起搏治疗。...
张喜张传森刘艳春杨向群李玉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