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PCI后QTd的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岳文伟张丽莉刘爱婷
-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PCIQTDQT离散度CTO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血运重建对心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血运重建前后的左室局部和整体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至少一支冠状动脉闭塞时间超过1个月的CTO患者32例,其中14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18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周均行RT3DE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取连续3次测量的平均值,并进行室壁运动评价。结果术后6周LVEF由术前(54.1±6.4)%增加至术后(59.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室壁运动计分为(24.1±3.9)分,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为1.5±0.2,术后室壁运动计分为(21.2±3.3)分,WMSI为1.1±0.1,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TO患者成功的血运重建治疗可以提高左室整体和局部心功能,RT3DE可准确、方便地评价CTO患者心室重构、左室整体和局部心功能。
- 岳文伟刘爱婷王涛张丽莉柳翠霞贾如意刘同宝
- 关键词: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慢性完全闭塞血运重建
-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术后QTd、QTcd变化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血运重建(CRY)术前、术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20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24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利用标准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术前、术后1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QTd及QTcd进行测量计算。结果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行PCI治疗与CABG术后的QTd及QTcd较术前均显著缩短(P〈0.01),两组QTd及QTcd缩短程度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仍存在存活冬眠心肌或顿抑心肌。血运重建后再灌注心肌可恢复电生理功能,且两种血运重建方法术后1个月内至少在改善心肌电活动程度和时间上是一致的。
- 岳文伟王涛张丽莉刘爱婷张晓建
-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搭桥术
- 联合用药后替硝唑乳汁浓度与时间关系
- 2008年
-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后替硝唑乳汁浓度与时间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以甲硝唑为内标物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同一患者应用替硝唑(800 mg/d)23、d后不同时间乳汁浓度。结果替硝唑乳汁浓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同一患者静脉滴注替硝唑2、3 d(800 mg/d)后02、、46、、81、8、24 h乳汁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连续应用替硝唑3 d,体内有药物蓄积现象,应尽可能减少替硝唑用药次数,减少新生儿被动用药。
- 方英立刘爱婷周文
- 关键词:替硝唑色谱法高压液相泌乳
-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与心功能恢复的关系
- 2008年
-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血运重建前后整体和局部心功能变化。方法选择38例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并血运重建成功的CTO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术前显示CTO处存在通畅的侧支或逆灌血流患者22例;B组为术前显示CTO处无侧支或逆灌血流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周均行RT3DE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室壁运动评价。结果A组患者术后6周LVEF由(53.8±5.6)%增加至(6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显著改善(P<0.05),B组患者术后6周LVEF由(49.7±5.0)%增加至(51.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改善不明显。结论使用RT3DE评价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的CTO患者心脏功能和血运重建对于CTO存在良好侧支循环并保持通畅的患者,左心室整体和局部心功能明显提高。
- 岳文伟刘爱婷王涛张丽莉崔前英贾如意刘同宝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侧支循环心功能